補充一下:
根據Ronald L. Shimek, Ph D的文章 表示, 一個成熟的活種砂至少要 18個月以上才會成熟, 接種活砂應該要儘量使用活種砂, 而且必須不斷地feeding 砂層, 經過很長久的時間才會成熟, sand sifter (翻砂生物 ) 的重要性必須能夠不斷地將營養提供給砂中的生物 ( nutrition and movement) , 營養主要來自魚便便和殘餌, 如果沒有慢慢地增加缸內生物並成功地飼養, 砂中的生物是會死亡的,其實活砂是越養越穩定, 許多見不到的生物慢慢在底床活下來才是重點,大型肉眼可見的翻砂生物能幫助砂中生物穫得營養, 並且完成denitrification 作用
 
了解,原來大的翻沙生物跟小的翻沙生物都是需要的,
我只聽到了一半,搞迷糊了
謝謝胡兄
 
to KHU大大
之前去綠島浮潛時
隨手抓了一把水中的沙
發現其中有類似臭酸大大的"成蟲召集令"一文所提的蟲
不知是否適合引入水族缸呢
我以為翻沙的功用是使活砂層物質及養分能夠有效流動
使其分部均勻[個人感覺的 未證實]
主要建立厭養菌以分解硝酸鹽
所以我只是停留在找個會翻動砂子的生物
我想我還是先做些功課
再好好和您請教囉
 
如果大家讀一讀上面簡介原文, 大型翻砂生物就是要讓砂中的養份能均勻地疑動,讓細小的生物能被魚缸中的排洩物和餘餌等餵到, 也就是讓營養 ( or 碳源) 能被砂層中的細菌和微小甲殼生物利用, 而不是我們人類眼睛可見的觀點是將藻類除走而已 , 所以活砂缸等於在養砂, 當砂中的生物越來越豐富, 生態越建立穩定, 也就設缸成功
引入大型的蟲類, 先前 LTY 大大是在版上"活砂召集令"認為不妥, 我自己是覺得沒有很大關係, 這些沙蠶有如深入沙中的蕩皮蔘, 以砂中細菌有機會為食, 將來可能會死亡一些, 即使死亡, 屍體也會變成碳源, 但後來應該還是會達到生態平衡的數量, 這一點我個人參考一些國外網站和網友的經驗文章,也發現他們有引進成蟲或蟲卵, 如果有不同的意見, 也歡迎各界討論
 
老胡我沒有其他的意思,我只是覺得我知道的很少,不過有時候被搞迷糊了,
有些基礎的知識還是需要做功課的,還是謝了胡兄的文章連結,蠻有價值的
 
chlinf11兄: 討論一個活砂主題有何其它不同意思? 真是把我弄糊塗了.. .....大哥您也想太多了吧? 大家針對一個主題提出看法, 提出資料來源, 提出經驗.... 學校裡面和公司裡面大家不是都這樣?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或資料, 也可以討論出來, 提出不同的看法, 又不是好像古代學武功, 一定要有個權威或是師兄師弟的, 有什麼不能講的吧
大哥放輕鬆點吧..haha!!
 
昨天barkety給了一隻野採的大型楊歲足
看起來超像海星
目前都一直躲在中層的活石區
沒有翻砂現象
究竟他是海星
還是楊歲足本來就不太翻砂呢
不知KHU大大能否提供辨認的特徵
之前danieal兄所提的四眼蝦虎
不知是否有相關連結可以提供圖片作為參考
 
[這個帖子最後由pie在 2002/07/13 08:26pm 編輯]

高速公路大塞車
不然怎能和你聊潛水的事
去barkety小邱那抓陽歲足時已經9點多了
又去airpig78那討論一下魚經
海老闆就下班了
明天有機會再下去
準備進一隻金頭蝦虎試試
順便在問問有沒有其他的翻砂生物 :em18:[move]文字[/move]
 
太好了!!如果你那邊確定可以弄到大型翻砂生物,那我設活砂就更不用擔心了!!
 
關於將砂層上的藻類移走..去除...
可能是我們人為了觀賞的原因(美觀)....
而一般大型翻砂生物..如蕩皮蔘(用吃的方式翻沙)..金頭沙(用"滾石不生苔"的方式翻沙)..
也能達到去除藻類的附加功用吧~~
所以就直接的把牠們當做除藻的幫手吧!!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