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轉貼兩篇我之前的回覆給大家參考
其實我發現這個問題也是偶然發現的,有一次我去水產雜誌社買書,後來就在那坐下來翻閱一些書,其中一本是有關魚類生理學的書,裡面有介紹魚類調節滲透壓的機制(但是當時我沒意會到會有什麼問題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直到我到某幾家魚店買魚,發現暴斃的機率很高,且有時會看到迅速的瘦背現象(魚不進食而瘦背需要長時間,所以我認為應該有其他的原因),後來又於一篇有關迴游魚類資料發現,當從淡水進入海水時,魚會有短暫的時間脫水而造成體重減輕,但迴游魚類早已有這方面的調節機制可以再轉換環境時啟動,所以會慢慢回復正常體重,但衡滲透壓的海洋硬骨魚類並無類似保護機制,體液滲透壓低於海水,因此體內水分通過鰓和其他體表不斷滲出體外。它們保持體內水分的途徑有2種:一方面不斷吞食海水以及從食物攝取水分;另一方面腎臟的腎小球數量少,腎小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強,使排尿量減少;同時,通過鰓的泌氯細胞把過多的鹽分排出體外,以免因吞飲海水而使鹽分在體內大量積累。
但珊瑚蟭魚類長期生活在穩定的比重當中,對於比重的適應有其極限,我個人的推斷大約1.007-1.030的範圍內,(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比方說潮間帶魚類耐受極限的範圍更廣,魚鰓部受損或體弱時較無法承受較高的比重)當比重瞬間增高,或因為某些因素無法保住體內的水分造成脫水現象,會使體重減輕,首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管是不斷吞食海水以及從食物攝取水分或通過鰓的泌氯細胞把過多的鹽分排出體外都需要耗損能量,比重從1.012瞬間增加到1.022就好像把一個平地人丟到3000公尺氧氣稀薄的地方住一樣,呼吸頻度會增加,當然能量的耗損加重,但高山原住民到平地反而精神飽滿的道理是相同的.....
後來經我多次的測量特定魚店的原水比重後才發現比重超低,其用意是降低滲透壓負擔及防禦寄身蟲,減輕新魚的死亡率,不過一般的魚友都是使用正常比重下,即使長達6個小時緩慢的對水,對魚的負擔仍然是相當的大,體健的舊魚耐性較佳,但新魚的承受力就很低...
所以後期我進魚則不使用傳統的對水做法,水館正常比重的魚我都直接丟檢疫缸(我檢疫缸比重稍低於正常比重),超低比重的魚則是直接大幅調降檢疫缸比重再將魚放入檢疫缸....
 
魚進入比原水更高比重環境必須使用更高的能量來調解滲透壓,對魚來說增加負擔就是緊迫,所以需要更長的時間適應,反之則否...但這必須在魚的耐性範圍之內(1.007-1.030)....
腎小球主要功能是過濾比方說氨,腎小管則是重吸收與排洩,淡水魚體液滲透壓比環境高,所以水會從體表鰓部往體內跑,所以腎小球數量高吸收大量代謝後產生的氨,腎小管數量低則是重吸收水分或其他物質能力低,排出大量的尿(內含大量的氨跟水分)
海水魚剛好相反,體液滲透壓比環境低,所以水分從鰓魚體表往外跑,所以腎小球數量低無法濾出大量代謝後產生的氨,所以氨隨著水分從鰓部排出,腎小管數量高則是重吸收水分或其他物質能力強,儘量保住水分,僅排出微量的尿液,同時,通過鰓的泌氯細胞把過多的鹽分排出體外,因為排鹽分並非自然產生而是要耗費大量能量....
比方說1.022到1.020的水中直接丟即可,甚至1.022到1.012都可以直接丟...因為可減低耗費的能量負擔...
但是1.022丟純水則必死(短時間可以,所以能淡水浴)因為無法即時排出大量的水分,水分一直累積最後就會死亡
若1.012到1.022的水中則耗費能量負擔增加,最好是一天往上調1-2度慢慢調上去,所以水要調成1.013一天一天慢慢往上調而不是使用傳統對水方式...

我認為1.010-1030的範圍多數魚都能適應,最重要的是往高處放的處理程序,一般主缸水的比重範圍約1.018-1023會比較適當..
如果從1.023的水管進魚到自己1.020這樣要對水多久
ans:我認為不用對水,因為是往低處放
 
小譚兄舉的例子非常好....其實大多數健康的魚兒根本完全不需要傳統的對水就能輕易的適應缸中水質,連傳統的對水都不需要了,更不需要刻意調低比重來應付低比重水族館的魚了,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于一個,那就是海水魚幾乎都是不健康的,這個問題早就在疾病板頂置文章裡面說明過了.....
海水魚的高死亡率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不健康,環境,比重,水質,緊迫,病原都是次要因素...
很多人都只看到表象,認為一隻魚外觀看來好好的甚至會吃顆粒就以為這隻魚很健康,而不清楚這隻魚的來源傷害.....是誰說能以外觀或者會吃顆粒來判斷這隻魚就很健康呢??
癌症初期的病人一樣能跑能跳能吃能喝,他健康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一隻魚對環境,比重,病原的耐受力主要看他本身的組織器官受損的程度還有先天的耐受力,並非因某些特定的案例,就可以否定調整比重...等妥善處理的程序是完全不需要的....
就好像某些個案的海水魚可與環境病原拮抗,卻不代表所有的魚隻都有此等能耐(事實上有更多更多的案例,海水魚死于病原,比重.水質.來源傷害....等各種因素)
一隻水族館買回的海水魚死亡通常是伴隨著多重因素,比方說環境,水質,魚隻追咬的緊迫,比重適應,不吃,病原....等,水質正常魚就不會生病嗎??事實上很多魚都死于水質正常的水中喔,甚至水質超優良的飼主也常會遇到魚隻死亡,為什麼??因為海水魚不夠勇呀,來源傷害讓他很難抵禦環境病原或者是環境些微的變化,所以一隻海水魚抓回來,我們盡可能給予舒適的環境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沒錯吧....
妥善處理低比重水族館的魚並非就是海水魚不能活在海中,事實上紅海線(比重好像在1.030吧)的魚種很多人也是用我們所謂的正常比重來養呢.......
一般海水魚的體液滲透壓我推斷大約在1.006左右,也就是說只要低于這個比重魚幾乎都難以長期存活,因為水分會一直從鰓跟體表滲入體內,海水魚的腎小管數量非常少,腎小球的數量非常多的緣故(後者是重吸收水分的器官),海水魚無法排出多餘的水分最後死亡...
我跟老千兄一樣都不期待所有的魚友去認同某些觀點(老千兄甚至也不願說明某些作用機轉)
我們都相信人類都會有一種無堅不催的主觀意識去拒絕接受某些外來訊息(即使是千真萬確的訊息),但是身為疾病板的管理者,即使只有一個人接受,我還是願意詳細且清楚的說明一遍,純粹只是善盡告知的義務而已,絕非與反對的魚友爭論喔,希望各位大大別誤會,謝謝^^
 
下面引用由suger29922005/04/21 02:51am 發表的內容:
養魚沒功夫.水質要顧好!
魚能不能養活.我想有時要靠運氣!
沒錯...運氣也很重要
好的運氣可以挑到很勇的魚...
 
下面引用由laris5432005/04/20 12:17pm 發表的內容:
看來..有前輩出關囉
最近剛從那進了一隻火焰
比重也是1.014
ㄚ彬還特別叮嚀對水要久一點
...
報告..
火燄熄滅了
三天
 
下面引用由laris5432005/04/22 02:32am 發表的內容:
報告..
火燄熄滅了
三天
太慘了~~~我的還是熊熊烈火中!!!三週了......
不過剛好就是我現在在 HYPO 中.... 1.009 ... @"@
是不是這一原委,僅供參考。
 
看到這篇文章, 小弟真是直冒汗呀...
小弟上星期才在那邊買一隻小女王, 挑選時就發現魚鰭上有白色的小痕跡, 問老闆, 老闆告訴我那是被其他魚攻擊的傷口, 原本秉持著寧缺勿濫的挑魚精神, 不打算買下他, 但女友在旁邊哀求, 還是花了1.5大張把它給帶回家...
下缸並沒有發現海水比重的差異, 對水不到十分鐘就讓魚進入缸子, 在隔離箱訓餌一天, 會吃薄片顆粒後就下缸, 今天已經是第七天了, 索餌狀況正常, 但那白色痕跡越來越大, 查一下疾病版, 看到下面的文章, 天呀... 細菌性爛鰭... 有點受騙的感覺... 不過還是要怪自己經驗不足...
目前在那邊只買過美國石美人, 小藍面跟這次的小女王, 前兩次都掛了, 如果連這次的也掛了, 那這家店對我缸子的存活率就是零了... 應該不會有下次了...
http://www.ph84.idv.tw/cgi-bin/board/topic.cgi?forum=5&topic=441&show=50
 
入主缸3天.好養的泗水也掛了一隻.我想不祇限定抹某一水館
.別地區的也有類似情況.當然選魚時更重要.買時就知道可能
那隻會見耶穌.學經驗啦.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