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譚兄舉的例子非常好....其實大多數健康的魚兒根本完全不需要傳統的對水就能輕易的適應缸中水質,連傳統的對水都不需要了,更不需要刻意調低比重來應付低比重水族館的魚了,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于一個,那就是海水魚幾乎都是不健康的,這個問題早就在疾病板頂置文章裡面說明過了.....
海水魚的高死亡率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不健康,環境,比重,水質,緊迫,病原都是次要因素...
很多人都只看到表象,認為一隻魚外觀看來好好的甚至會吃顆粒就以為這隻魚很健康,而不清楚這隻魚的來源傷害.....是誰說能以外觀或者會吃顆粒來判斷這隻魚就很健康呢??
癌症初期的病人一樣能跑能跳能吃能喝,他健康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一隻魚對環境,比重,病原的耐受力主要看他本身的組織器官受損的程度還有先天的耐受力,並非因某些特定的案例,就可以否定調整比重...等妥善處理的程序是完全不需要的....
就好像某些個案的海水魚可與環境病原拮抗,卻不代表所有的魚隻都有此等能耐(事實上有更多更多的案例,海水魚死于病原,比重.水質.來源傷害....等各種因素)
一隻水族館買回的海水魚死亡通常是伴隨著多重因素,比方說環境,水質,魚隻追咬的緊迫,比重適應,不吃,病原....等,水質正常魚就不會生病嗎??事實上很多魚都死于水質正常的水中喔,甚至水質超優良的飼主也常會遇到魚隻死亡,為什麼??因為海水魚不夠勇呀,來源傷害讓他很難抵禦環境病原或者是環境些微的變化,所以一隻海水魚抓回來,我們盡可能給予舒適的環境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沒錯吧....
妥善處理低比重水族館的魚並非就是海水魚不能活在海中,事實上紅海線(比重好像在1.030吧)的魚種很多人也是用我們所謂的正常比重來養呢.......
一般海水魚的體液滲透壓我推斷大約在1.006左右,也就是說只要低于這個比重魚幾乎都難以長期存活,因為水分會一直從鰓跟體表滲入體內,海水魚的腎小管數量非常少,腎小球的數量非常多的緣故(後者是重吸收水分的器官),海水魚無法排出多餘的水分最後死亡...
我跟老千兄一樣都不期待所有的魚友去認同某些觀點(老千兄甚至也不願說明某些作用機轉)
我們都相信人類都會有一種無堅不催的主觀意識去拒絕接受某些外來訊息(即使是千真萬確的訊息),但是身為疾病板的管理者,即使只有一個人接受,我還是願意詳細且清楚的說明一遍,純粹只是善盡告知的義務而已,絕非與反對的魚友爭論喔,希望各位大大別誤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