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得白點病應該是不能跟倒缸畫上等號,真正的倒缸應該是水中有毒物質太高導致活體死亡....
其實海水魚都相當脆弱(來源的問題),因為內臟受損導致免疫系統異常低落,環境上的緊迫而讓病原都能輕易的取其魚命...
白點病的發作條件
很多疾病都差不多)
1.絕對要有病原蟲(病原蟲無所不在,活石,海水,魚都有可能帶進來,除非你事先消滅他)
2.任何導致免疫系統低落的原因
比方說來源問題,環境惡化...等等...
何謂環境惡化...
1.溫度,PH,比重脫離舒適條件區間太遠(通常只要在正常的區間範圍都不會有大問題)
2.空間狹小,魚種衝突的緊迫
3.一次進太多魚,造成硝化系統(菌的數量來不及跟上)負擔...水質短暫程度不一的惡化...太嚴重的話可能會倒缸,不嚴重的話試劑測不出變化,但舊魚開始生病(可觀察舊魚來判定,因為新魚通常都會生病)
要讓魚存活率高的三大條件:
1環境要儘量的優:
空間大,溫度,PH,比重在正常的區間,硝化系統大,魚又不打架則優
2魚要龜毛的挑:
會搶食又已經活很久的魚最優...起碼已經淘汰掉受損的個體...
3.能殺的病原儘量的殺:
目前來說,只有寄身蟲能有效的完全殺除,其他如真菌,病毒,細菌都沒辦法,如果你願意的話,病原截斷法肯定是很絕對的,不過必須承擔魚種耐藥性的風險,及學習藥理方面的知識...
事實上最大的問題還是來自於魚本身的狀況,這段時間雖然我沒養海水魚改養淡水,我淡水魚沒檢疫,魚一天到晚擦身也不會死,奇妙的是我從沒遇過白點病,魚只有相當少數的幼魚死亡...這段時間也常有魚友來電討論,昨天一個魚友跟我說,他有一隻自己手撈的小藍紋,入缸被大魚照三餐帶宵夜打,打到皮開肉綻還見骨,常常躲起來,然而生命力依然強韌,不時還偷跑出來偷吃飼料,直到後來沒死還長大....神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