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最後由icliao在 2005/06/11 10:07am 第 2 次編輯]
致 海水新手參考
早在20年前, 有個印尼華僑叫李安(Lee Eng)成功的飼養海水魚數年, 而且只靠很簡陋的工具, 他九個月沒換水, 小丑魚活得好端端的還在缸內產卵繁殖, 在當時震驚海水魚界. 他只靠一個打氣幫浦製造水流, 另外就是靠活岩裡的消化菌亦稱過濾細菌來過濾水中多餘的養份及毒素.
所以簡單的說, 身為島國居民更可以利用這份優勢, 只要到海邊收集活岩和海水 在加上基本的水流馬達就可能養得活海水魚. 但是主要還是靠對於海洋生態與自然界就存在的過濾方式要有了解. 以飼養魚的話要深入研究特定魚種的覓食需要, 生活習慣, 與其他魚的相容性……等. 飼養魚的數量及餵食不能過量而且要注意水質的變化. 包括淡水蒸發也會影響水的鹽分比重, 海水的比重要控制在1.024左右, 要以比重計測量酸鹼度, 硬度要在7-12dkh, 酸鹼度在ph8.1-8.4左右, 很多藥劑可以幫助維持, 不過只要飼養密度低, 勤換水, 這些東西只是養魚的話或許可以省略.
魚類及軟體動物的排洩物及腐敗食物所產生的毒素主要為毒性高的阿摩尼亞, 會經由喜氧的過濾細菌分解成較不具毒性的亞硝酸再進一步分解成毒性弱的硝酸鹽. 飼主應該經常(最好每週)化驗這些氮化合物. 在消化菌充足的正常環境下, 是不會有任何阿摩尼亞及亞硝酸. 新缸一開始在過濾菌未繁殖完全或未達到平衡時才會有此兩物質, 所以新缸要等待1-2個月才開始飼養魚. 每當增加新魚或動物時過濾菌也需要時間繁殖以達到新平衡, 不能一次增加太多魚隻. 消化菌遭受破壞時,重金屬或某些治療魚病的藥物如缸內添加了, 會殺死過濾菌也會造成阿摩尼亞及亞硝酸的產生, 忽然有魚隻死亡腐敗, 過濾菌無法一次消化所有的蛋白質化合物也會造成氮化合物的增加, 所以觀察氮化合物會了解魚缸內的狀況. 養魚目標要以無阿摩尼亞NH3/4, 無亞硝酸NO2硝酸鹽NO3在40 ppm以下.
活岩內的過濾細菌也要在氧氣充足的環境才能發揮過濾功效而且魚類也需要氧氣, 所以良好的水循環讓水能充分流動促使水中氣體與大氣的氣體交換才能保持水質健康. 定期換水, 至少每個月20-30%是保持水質必要的工作. 另外活岩的數量要佔總水量30%左右才有足量過濾菌. 活岩儘可能選則輕且不規則型狀的, 蘊藏較大量消化菌, 而且要從海中打撈上不久沒有臭味或腐敗的活岩. 使用已經敗壞的活岩(通常是因為寄生活岩上的海洋生物因缺水或缺氧死亡), 反而會造成水質的負擔但是可以將其浸泡在24-28度海水數週並且經常換水至無腐臭味即可使用.
除了活岩, 使用厚且細的砂床也可以提供厭氧環境, 讓另一種過濾細菌在缺養的環境下進一步分解硝酸鹽到完全無毒的氮氣. 但此方法要用厚細砂床, 深度15-18 cm以上才有效果, 如果砂太粗, 底層不易產生缺氧環境, 而且砂床易卡住髒東西腐敗. 當然如果經濟上許可, 其他設備例如高品質的蛋白質除抹器對水質極有幫助, 尤其希望提高飼養密度的話更有幫助. 只是養魚的話, 燈光也完全看個人喜好及預算決定.
致 海水新手參考
早在20年前, 有個印尼華僑叫李安(Lee Eng)成功的飼養海水魚數年, 而且只靠很簡陋的工具, 他九個月沒換水, 小丑魚活得好端端的還在缸內產卵繁殖, 在當時震驚海水魚界. 他只靠一個打氣幫浦製造水流, 另外就是靠活岩裡的消化菌亦稱過濾細菌來過濾水中多餘的養份及毒素.
所以簡單的說, 身為島國居民更可以利用這份優勢, 只要到海邊收集活岩和海水 在加上基本的水流馬達就可能養得活海水魚. 但是主要還是靠對於海洋生態與自然界就存在的過濾方式要有了解. 以飼養魚的話要深入研究特定魚種的覓食需要, 生活習慣, 與其他魚的相容性……等. 飼養魚的數量及餵食不能過量而且要注意水質的變化. 包括淡水蒸發也會影響水的鹽分比重, 海水的比重要控制在1.024左右, 要以比重計測量酸鹼度, 硬度要在7-12dkh, 酸鹼度在ph8.1-8.4左右, 很多藥劑可以幫助維持, 不過只要飼養密度低, 勤換水, 這些東西只是養魚的話或許可以省略.
魚類及軟體動物的排洩物及腐敗食物所產生的毒素主要為毒性高的阿摩尼亞, 會經由喜氧的過濾細菌分解成較不具毒性的亞硝酸再進一步分解成毒性弱的硝酸鹽. 飼主應該經常(最好每週)化驗這些氮化合物. 在消化菌充足的正常環境下, 是不會有任何阿摩尼亞及亞硝酸. 新缸一開始在過濾菌未繁殖完全或未達到平衡時才會有此兩物質, 所以新缸要等待1-2個月才開始飼養魚. 每當增加新魚或動物時過濾菌也需要時間繁殖以達到新平衡, 不能一次增加太多魚隻. 消化菌遭受破壞時,重金屬或某些治療魚病的藥物如缸內添加了, 會殺死過濾菌也會造成阿摩尼亞及亞硝酸的產生, 忽然有魚隻死亡腐敗, 過濾菌無法一次消化所有的蛋白質化合物也會造成氮化合物的增加, 所以觀察氮化合物會了解魚缸內的狀況. 養魚目標要以無阿摩尼亞NH3/4, 無亞硝酸NO2硝酸鹽NO3在40 ppm以下.
活岩內的過濾細菌也要在氧氣充足的環境才能發揮過濾功效而且魚類也需要氧氣, 所以良好的水循環讓水能充分流動促使水中氣體與大氣的氣體交換才能保持水質健康. 定期換水, 至少每個月20-30%是保持水質必要的工作. 另外活岩的數量要佔總水量30%左右才有足量過濾菌. 活岩儘可能選則輕且不規則型狀的, 蘊藏較大量消化菌, 而且要從海中打撈上不久沒有臭味或腐敗的活岩. 使用已經敗壞的活岩(通常是因為寄生活岩上的海洋生物因缺水或缺氧死亡), 反而會造成水質的負擔但是可以將其浸泡在24-28度海水數週並且經常換水至無腐臭味即可使用.
除了活岩, 使用厚且細的砂床也可以提供厭氧環境, 讓另一種過濾細菌在缺養的環境下進一步分解硝酸鹽到完全無毒的氮氣. 但此方法要用厚細砂床, 深度15-18 cm以上才有效果, 如果砂太粗, 底層不易產生缺氧環境, 而且砂床易卡住髒東西腐敗. 當然如果經濟上許可, 其他設備例如高品質的蛋白質除抹器對水質極有幫助, 尤其希望提高飼養密度的話更有幫助. 只是養魚的話, 燈光也完全看個人喜好及預算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