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水的意義跟水質的迷思

專業魚缸搬運、移缸服務 冷水機安裝/清洗/維修
各式海洋生物販售,魚缸訂製,客製化魚缸

zabonyuzu

🏆🏅🏅🏅
註冊時間
2008/12/24
文章
1,085
按讚
100
經驗點數
1,306
位置
台北
金幣
771
魚缸大小
2呎
系統類別
Probiotic
生物種類
SPS Dominant
老實說小弟才接觸海水缸1年

對養水跟水質還是有迷思

只知道養水要乖乖到1個月或以上

但到底是為何要養水呢

大部分人的回答可能都是培養硝化菌

但說實在的已開始大缸以低密度飼養,有效率好的蛋白機跟活石也是可以飼養

NO2搞不好是測不出來的,可是水質不好一定是無庸置疑的

數據這些東西我認為也是不能全部代表水質這一大項

還是有很多人數據都正常但還是養什麼死什麼

所以說水質到底還包含什麼,到底是怎樣的水質可以達到生物適合的條件

養水到底是要養什麼,一個月以後除了硝化菌還有養成什麼東西讓水質穩定

不然以一開始的天然海水不是就是最適合生物原本生存的環境嗎

煩請有經驗的大老或專家幫小弟解惑!
 
我個人是邊養水邊進魚
一般系統會穩定
缸子裡一定有足夠的藻類
爆藻後~系統大約就算比較穩定了
我倒覺得養魚的關鍵應該是
確實檢疫過再下主缸
進魚速度要放慢~一隻魚檢疫完下缸後
從被追打~到正常進食~到不被追打
再進下一隻魚~這樣會比較好
一次進太多魚~一般新魚舊魚都會緊迫導致亂追打的機率變更高~
另外一次進太多魚~魚種對檢疫藥物反應不一定
要用一樣的標準去檢疫多種的魚是不保險的
 
這個問題在淡海水都有人在討論吧?!不過這種問題很難去界定,有些人配合完善的裝備加上天然海水,也是有打幾天就丟魚的,也是正常,也有像你說的養了3~4個月的水,啥數據都正常,還是放啥死啥,但是畢竟魚缸是封閉式環境,有些自然界該有的元素或菌種,看不到也測不出,但可能會在養水過程中自然生成,數據正常也不代表這些元素有生成,所以按照正常養水流程養水後放魚也是要看魚隻狀態來去估測水質是否是OK的,我海水養不久,淡水倒是養過10幾年,從龍魚/神仙/異型都養過不少,但是到現在也從未測過數據,頂多測個PH跟雜質含量而已~~~所以大家就互相討論參考之吧~~
 
我個人是邊養水邊進魚
一般系統會穩定
缸子裡一定有足夠的藻類
爆藻後~系統大約就算比較穩定了
我倒覺得養魚的關鍵應該是
確實檢疫過再下主缸
進魚速度要放慢~一隻魚檢疫完下缸後
從被追打~到正常進食~到不被追打
再進下一隻魚~這樣會比較好
一次進太多魚~一般新魚舊魚都會緊迫導致亂追打的機率變更高~
另外一次進太多魚~魚種對檢疫藥物反應不一定
要用一樣的標準去檢疫多種的魚是不保險的


但以小弟的經驗好像變養水邊養魚跟慢慢養水,似乎缸子穩定的速度有差耶
 
其實硝化菌原本就存在
養水的目的是要讓原本已經存在的硝化菌~其密度繁殖到可應付缸中大量氨源為止
這就是為什麼用舊海棉可以加快養水速度的原因~因為上頭已經繁殖大量的硝化菌

一般天然海水和活石~雖然上面都已經附有硝化菌~
但因為是從海裡取出的關係~
上頭的硝化菌密度未必能趕上缸中氨或其他營養鹽的產生速度
因為以相對水量來說~魚缸裡有機物的產生速度遠遠高於大海
所以才要經由養水~讓缸中硝化菌達到理想的密度後~為即將入缸的魚或它日大量的餵食做準備

當然~如果缸中的飼養密度和營養鹽產生速度能跟大海一樣低的話
活石上的硝化菌理論上是可以應付缸中的營養鹽的~而養水的步驟也可以跳過
但要做到這樣似乎很困難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
假使~一個100公升的魚缸一天如果產生1公克的營養鹽(絕大部分經由餵食或者生物死亡分解)
大海裡平均每100公升的水一天所產生的營養鹽可能遠遠低於1公克(因為水量奇大無比的關係)
原本大海中的活石和海水所含有的硝化菌量~只夠應付大海裡極低的氨
到了我們的缸中後~就必須經由養水~讓原本不足的硝化菌繁殖到足以應付每100公升1公克的營養鹽
這就是養水的目的所在~與其說是養水~倒不如說是把魚缸的營養鹽分解系統~儘可能培養成一個接近大海的小型系統


個人意見~
有錯誤請指正
 
最後編輯:
這個問題在淡海水都有人在討論吧?!不過這種問題很難去界定,有些人配合完善的裝備加上天然海水,也是有打幾天就丟魚的,也是正常,也有像你說的養了3~4個月的水,啥數據都正常,還是放啥死啥,但是畢竟魚缸是封閉式環境,有些自然界該有的元素或菌種,看不到也測不出,但可能會在養水過程中自然生成,數據正常也不代表這些元素有生成,所以按照正常養水流程養水後放魚也是要看魚隻狀態來去估測水質是否是OK的,我海水養不久,淡水倒是養過10幾年,從龍魚/神仙/異型都養過不少,但是到現在也從未測過數據,頂多測個PH跟雜質含量而已~~~所以大家就互相討論參考之吧~~

謝謝前輩很有道理,可是小弟想知道那些自然界該有的元素或菌種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在養水中突然生

成?
 
應該不算是在養水中生成,而是在養水中添加的東西交互作用下產生的,就像在養水期間會放置一些物質(像是豆漿或是死魚蝦之類的),讓菌去生成又消失,之間的交互作用下就會產生一些元素或是某些菌,封閉式環境下是由人去創造的生態空間,所以才會每個人創造的生態會有不同~~~純個人見解,還請其他大大討論指教~
 
我的也是一邊養水一邊放魚跟軟體~但魚別放太多~先買ㄍ試水魚來放~死ㄌ一次~第2次就穩定存活ㄌㄋ~要等養水期1~2ㄍ月對我來說真ㄉ是好久ㄋ~@@
 
不要異想天開的好..每個步驟都有每個步驟的意義 ..我們這麼大的家族8.4.......很多都是過來人..前輩的指導有一定的經驗和痛苦經歷..但是結果都是甜美的..所以偷吃歨不建議..也許有人是成功的.但我還是建議按部就班來最實際...
 
但以小弟的經驗好像變養水邊養魚跟慢慢養水,似乎缸子穩定的速度有差耶

當然啦
但我邊養水邊養魚的意思是
一開始下的魚一定是對水質要求較不高的魚種
一開始就要養如神仙類的~當然無疑是會傷害到魚
像小丑雀鯛類的~比較適合
如果有些人比較會忍不住~養水一兩週就想養魚的人就可考慮
當然~如果忍得住~還是確實養好水再進魚比較好
 
一缸子的好水
基本上是可以養生物的
但它就像一個剛買魚用的包裝袋
小袋子可以生你把魚帶回家沒事
大一點的袋子可以把魚送出國沒事
但應該不會有人認為可以再用更大的袋子
例如100公升的袋子養魚吧
的確他或許不會死魚 但卻可能只能維繫一週
缸子就是這樣的道理

當你把魚缸整理好了
倒進去所謂的活菌
加了所謂好的活石
一切看都已運轉 但其實這些菌態
再缸子甚至於連生存的地方他們都還沒找好
連住的地方都還不穩定 菌族的數量 也尚未增加或足夠
當然就無法勝任處理生物過濾的機能
好的活石很活
富含生物 但這些生物大多數是來讓你養的
並非是如你想的 是來替你工作的
所以一下子丟進太大量的活石 沒有一個好的環境 連活石上得生物都無法生存
換來的也只是一缸臭水罷了

所以把系統架設好
慢慢花點時間培養
其實他不是你表面想的那樣簡單
除了菌種可以依不同的菌種找到自己合適的居住環境
配合慢慢增加的污染量 慢慢壯大各菌種的群落
其實缸子的生物過濾機制緩衝才得已慢慢建立

而活石的一些小生命或是微生物
也才得已慢慢找到自己合適的生存空間
或許是砂或許是其他顆活石
他們就可以提供類似活砂微生物的機制
協助幫您打通砂層或石縫裡的孔隙
讓石頭更可以起過濾的機制

而時間的等待也有足夠的時間替代
讓我們所要的鈣藻可以慢慢增生到所有物體的表層
一但有鈣藻的生長
除了可以見更更為完整的生態系
對於缸子藻類的競爭也會提供一個很大的保護緩衝
因為不單資源有鈣藻再消耗 表面也都被鈣藻所佔據
其他藻類自然就因為鈣藻的優勢而難以取得生長空間

其實這些都不是所謂數據的問題
但卻是能不能養好一缸好礁岩缸的關鍵
只不過近來因為大家的沒耐心
其實養的不順利的時有所聞
甚至養的亂七八糟的 莫名其妙的問題一堆的缸子也有
甚至於老手也遇到這樣的問題
說穿了就是把系統熟成的觀念看的太淡了
養海水魚比的可不是
三天就可以放魚 一小時就可以放軟體
或許嚴苛說來那只是流於表面商家的炫技罷了
大家可以好好的用心去觀察
到底你的養水是養啥
因為養水若是告知我一個時間表
其實你所理悟道的也只是一個很死的時間數據罷了
花時間慢慢熟成你的缸子
用心去看、去調整你的缸子的變化
若是只是空等待的作法 不是說你不需要
而是等待的最終 其實你所察覺到的只是
根本沒差呀 我看下次不用養水了
自然你就無法領悟啥是養水 為何需要養水了
 
臭酸大講的真詳細,雖然我很懶的測數據,但是基本的養水,從淡水到海水,我都還是很堅持要完成這步驟,至於添加藥劑或營養源這類的,就真的見人見智了,我也有試過淡水,怎樣添加藥劑或是酸性濾材,PH怎樣就是降不下來,所以我之後就很少去添加藥劑,除非治病~~~~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