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水=補充海水元素?

我覺得算法不重要!!測試出合理範圍才是重點吧!!
忽然讓我想到98汽油+92汽油=95汽油!!

真的、我當初也是第一個就想到汽油:em01::em01:
98+92=190/2=95
以辛烷值來說確實是95汽油沒錯
 
初期換水的確是最直接及有效的保養方式,當然以平均跳海2年的玩家而言,初期換水的確可以達到基本需求,但是通常缸齡超過2年通常狀況都會開始走下坡(某些元素已消耗殆盡),即使換水也無法維持,這時就是要去考慮到缸中生物的生長條件所消耗的元素另外進行補充。
基本上如果爬文超過2年,這些技巧都因該很熟練了XD~~~

這也是新手提問時最簡單的處理方式~~"換水",因為新手無法吸收及了解海水飼養的技巧及經驗。
 
我到也想到一個問題
海水中若含鈣 400 也應該是平均值吧
不等於隨便地方一撈海水的鈣都是 400 吧
所以應該生長在個各不同區域的生物
都有他們喜歡或是原生的生存環境

如海中鈣要400 如此生物才能正常生長
那我添加到450 呢?就一定比較好囉
隨便生物怎麼消耗都在400以上
不論怎麼補水怎麼換鈣含量低的海水
都能維持在400以上....是這樣嗎??

以上純屬一個只養過魚的人胡思亂想..............
 
我到也想到一個問題
海水中若含鈣 400 也應該是平均值吧
不等於隨便地方一撈海水的鈣都是 400 吧
所以應該生長在個各不同區域的生物
都有他們喜歡或是原生的生存環境

如海中鈣要400 如此生物才能正常生長
那我添加到450 呢?就一定比較好囉
隨便生物怎麼消耗都在400以上
不論怎麼補水怎麼換鈣含量低的海水
都能維持在400以上....是這樣嗎??

以上純屬一個只養過魚的人胡思亂想..............

400是小弟的舉例的一個數值
海水的含鈣量是在350~400之間
上面的試算是在缸中固定消耗量與換入新海水的含鈣量也在固定範圍下所演算的例子

缸中的生物不見得都會消耗到水中的鈣
FO缸對於水中的元素(鈣)等等就不是很講究、魚隻的營養來源主要來自飼料
而含骨的LPS跟SPS軟體對鈣就很注重

補水不會對缸中的所有元素有所變動(不會稀釋掉元素)
而換海水或是換海水素、只要缸中有生物在消耗鈣
不管在怎麼換水都無法把鈣給補到當初的數值上、頂多減緩所被消耗掉的元素
除非你拿含鈣量超過400以上的海水來做換水

至於缸中所消耗掉的鈣到底多少?或需保持在多少?不一定
牽涉到缸中的軟體種類、軟體多寡等因素
但至少要保持到天然海水的水準範圍內

網站上很多人就是因為怕鈣被消耗而掉的很多、所以才裝設鈣反來維持在400~450
那麼不管缸中在怎樣消耗也不用怕會掉到安全值以下

確實每個地方的海水含鈣量都不同、所以如果有在飼養LPS、SPS的話、更應該注意且知道缸中的含鈣量
一星期消耗了多少、換水後補充了多少、應該要在添加多少鈣
久了後會得到一個平均值、那麼即使往後不測也能大該知道每週或每天應該加多少鈣了

鈣因為是大家所知的對於珊瑚骨骼扮演有重要角色、且試劑取得方便所以很受重視
其餘元素因為試劑的取得不便且對於珊瑚作用還不是很明朗因此導致許多人不關心且不重視

如果真的能單靠換水(不額外補充鈣 氫氧化鈣、鈣反、鈣粉等)就能把鈣給一直持續給穩住、那我想鈣反、鈣質添加液應該沒人會買了吧.....
 
最後編輯:
400是小弟的舉例的一個數值
海水的含鈣量是在350~400之間
上面的試算是在缸中固定消耗量與換入新海水的含鈣量也在固定範圍下所演算的例子

缸中的生物不見得都會消耗到水中的鈣
FO缸對於水中的元素(鈣)等等就不是很講究、魚隻的營養來源主要來自飼料
而含骨的LPS跟SPS軟體對鈣就很注重

補水不會對缸中的所有元素有所變動(不會稀釋掉元素)
而換海水或是換海水素、只要缸中有生物在消耗鈣
不管在怎麼換水都無法把鈣給補到當初的數值上、頂多減緩所被消耗掉的元素
除非你拿含鈣量超過400以上的海水來做換水

至於缸中所消耗掉的鈣到底多少?或需保持在多少?不一定
牽涉到缸中的軟體種類、軟體多寡等因素
但至少要保持到天然海水的水準範圍內

網站上很多人就是因為怕鈣被消耗而掉的很多、所以才裝設鈣反來維持在400~450
那麼不管缸中在怎樣消耗也不用怕會掉到安全值以下

確實每個地方的海水含鈣量都不同、所以如果有在飼養LPS、SPS的話、更應該注意且知道缸中的含鈣量
一星期消耗了多少、換水後補充了多少、應該要在添加多少鈣
久了後會得到一個平均值、那麼即使往後不測也能大該知道每週或每天應該加多少鈣了

鈣因為是大家所知的對於珊瑚骨骼扮演有重要角色、且試劑取得方便所以很受重視
其餘元素因為試劑的取得不便且對於珊瑚作用還不是很明朗因此導致許多人不關心且不重視

如果真的能單靠換水(不額外補充鈣 氫氧化鈣、鈣反、鈣粉等)就能把鈣給一直持續給穩住、那我想鈣反、鈣質添加液應該沒人會買了吧.....

這篇說的很棒.........給你一個~佳~哈哈!

紅字部份~個人非常認同~

藍字部份~因為人是貪心的越養越多~銷耗越快~:em01:
 
我完全認同原PO的說法

但我覺得添加那些東西最大的困難是不知道加多少才夠

測試劑很貴就算了,有些莫名其妙的維他命、微量元素連測試劑都沒出

而且過去都經驗都是不加沒事,加了就出事

所以這個問題到現在都一直困擾著我

嗯嗯
 
我完全認同原PO的說法

但我覺得添加那些東西最大的困難是不知道加多少才夠

測試劑很貴就算了,有些莫名其妙的維他命、微量元素連測試劑都沒出

而且過去都經驗都是不加沒事,加了就出事

所以這個問題到現在都一直困擾著我

嗯嗯

我也是困擾粉久
最後只加 鍶、鉬、碘、鈣
碘 很容易被蛋白打掉所以添加
鍶、鉬 會影響共肉表現所以添加
其餘元素就只能拿香拜拜、保佑軟體別出事:em06:
 
我也是困擾粉久
最後只加 鍶、鉬、碘、鈣
碘 很容易被蛋白打掉所以添加
鍶、鉬 會影響共肉表現所以添加
其餘元素就只能拿香拜拜、保佑軟體別出事:em06:
我比你多一點
我還有鎂鐵錳
 
提供一個不同的觀點

姑且不論換水與否

CA MG KH NO3 PO4 比重 都是水質的一個標準

自始以來 都有一個標準的存在

而這個標準 飼養環境不同 標準也會有些微的改變

並不能統合稱之

然而 在其如此狀態下 飼養後 還是無法起色 甚至慢慢傷亡了

會比較頃向於 缸子中某些無法量測的水質元素跑掉了

所以 絕大部分的人 換水當作補充元素!!

且 跑掉數據太多 換大量的天然海水

會是直接性震撼改變的最佳途徑!!

如果錯誤 請見諒
 
最後編輯:
提供一個不同的觀點

姑且不論換水與否

CA MG KH NO3 PO4 比重 都是水質的一個標準

自始以來 都有一個標準的存在

而這個標準 飼養環境不同 標準也會有些微的改變

並不能統合稱之

然而 在其如此狀態下 飼養後 還是無法起色 甚至慢慢傷亡了

會比較頃向於 缸子中某些無法量測的水質元素跑掉了

所以 絕大部分的人 換水當作補充元素!!

且 跑掉數據太多 換大量的天然海水

會是直接性震撼改變的最佳途徑!!

如果錯誤 請見諒

大哥說的沒錯
海水的元素含量都只是一個範圍、而且每個缸子所需範圍都不同、並沒有所謂的一定數值
有些人軟體爛掉、死亡後量了所有數據發現都正常啊、但為何還是死了?
其理由就如大哥所說缸中某些無法測量的數據跑掉
有可能變成0 或是不足


很多元素不見得有就好、我們還必須把它保持在一個正常範圍
就如鈣來說、假設測出來鈣含量100來說(舉例)
100還是有鈣啊、但為何軟體會受不了?
小弟文筆、所知範圍有限因此拿空氣中含氧量來比喻
在海平面、空氣中的含氧量为20.95%、假設含氧量在6 - 10%時人會發生嘔心、嘔吐無法劇烈動作甚或喪失活動能力、知覺喪失後死亡
以上可知、在這6-10%裡還是有氧氣啊、但人為何還是會受不了而死亡?因為低於所需正常範圍

在回到主題、如把軟體當成人看待的話不管是哪種元素、不是有就好而是要保持在正常範圍
多少才能稱為正常範圍?不知道、只能依海水數據作為參考

之所以會po此文章不是小弟在眾人面前耍弄大刀
而是想把換水能補充元素沒錯、但不可能補充到跟新海水一模一樣的數據回來這事實給說出來
就像缸中的鈣假設只剩100 即使換了一半的水也只能補充到250左右、而不能變成跟天然海水一樣回到350~400回到合理範圍值
除非短時間一直大量換水、但震盪過大又是一則隱憂

小弟很努力的在此默默爬文學習、爬著爬著發現到一件事
每當有人問說:需不需要添加元素時?
大約有99%的回答都是不需要、換水即可瓶瓶罐罐都不用
難而真的都不需要嗎?

勤換水維持好水質小弟一直持正面態度
並且想順便表達、想長期飼樣好軟體、我們應該 『了解、知道、如何、維持』
了解=缸中生物所需環境(光度、水流、食物等等)
知道=缸中一週(每天)所消耗掉多少元素
如何=缺少元素時該如何補充或該使用什麼替代物補足亦或該加多少
維持=如何維持正常範圍值、多久換水、多久該加元素、該加多少、或該添購什麼來維持
而非一昧的否定掉市面上這些瓶瓶罐罐或設備
 
最後編輯:
我比你多一點
我還有鎂鐵錳

上次去買時發現到動物園也有出耶
但看了進口的有特別說不含硝酸鹽、磷酸鹽 動物的沒說
想了想還是買進口的好了:em06:
不然動物的價格還真是有吸引力..............

每次買東西時都會不由自主心中OS吶喊:何時換我中樂透~~~~~~:em08::em08:
 
換水 對我而言 就是補充量不到的元素 以及導入菌種

至於 CA MG KH NO3 PO4 這幾種

就用測試劑 去量測缸子的水

並加以調整 使其到達自己所預設的範圍值

這樣來想 會比較單純點

當然 有錯 也請提供 讓我改進學習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