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還蠻愛吃顆粒的蝶魚

珊瑚糧、魚糧、淨水產品、開缸養水、生態多元、繁殖系列
知識分享、產品諮詢 LINE ID:@algae
兩年前莫名其妙愛上蝶魚, 但不可避免地挫敗一陣子. 在研究國內外網站後, 決定設一缸可以養長長久久的蝶魚缸.
設備齊全後真正的轉折點在蝶魚神人KO大的"自然法則".
1. 要將缸內的有機質降至最低. 我仍採用我最熟悉的KZ系統, 使用臭氧加活性碳. 有機質低後可減少細菌茲生, 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 細菌感染是蝶魚的大敵.
2. KO大的自然法則. 缸內決不下藥. 萬不得以時再撈出至檢疫缸下, 即使在檢疫缸下時也得思之再三.
3. 缸內決不可有白點. 白點會造成表面傷口, 細菌容易趁虛而入.
應該有許多人開始ㄍ一ㄠ不能有白點又不能下藥, 要我怎麼辦? 可解決辦法就是 Hypo, 低比重療法. 相關用法可查詢國內外網站. 比重的升降是FO缸的巧招, 可治寄身蟲, 幫助魚隻開口, 受傷容易復原...
至於平常維護就比較見笑, 一個月換一次水, 每天餵食2~3次, 花15分鐘喇沸石, 與加KZ藥水.
對了, 理想的蝶魚缸要400公升以上與至少運作半年的系統. 當然新設缸也可直接養蝶魚, 只是會花不少時間在治療魚隻上.

感謝分享~~~~
 
兩年前莫名其妙愛上蝶魚, 但不可避免地挫敗一陣子. 在研究國內外網站後, 決定設一缸可以養長長久久的蝶魚缸.
設備齊全後真正的轉折點在蝶魚神人KO大的"自然法則".
1. 要將缸內的有機質降至最低. 我仍採用我最熟悉的KZ系統, 使用臭氧加活性碳. 有機質低後可減少細菌茲生, 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 細菌感染是蝶魚的大敵.
2. KO大的自然法則. 缸內決不下藥. 萬不得以時再撈出至檢疫缸下, 即使在檢疫缸下時也得思之再三.
3. 缸內決不可有白點. 白點會造成表面傷口, 細菌容易趁虛而入.
應該有許多人開始ㄍ一ㄠ不能有白點又不能下藥, 要我怎麼辦? 可解決辦法就是 Hypo, 低比重療法. 相關用法可查詢國內外網站. 比重的升降是FO缸的巧招, 可治寄身蟲, 幫助魚隻開口, 受傷容易復原...
至於平常維護就比較見笑, 一個月換一次水, 每天餵食2~3次, 花15分鐘喇沸石, 與加KZ藥水.
對了, 理想的蝶魚缸要400公升以上與至少運作半年的系統. 當然新設缸也可直接養蝶魚, 只是會花不少時間在治療魚隻上.

受益良多~~~~~~~~~~~~~~~
 
好功力… 用KZ養~~~ 養得還真是好…
請問一下 NO2、PH、溫度 和 比重 都控制在多少? (正常比重時)
 
蝶魚缸....讚
 
你兒子看到會很難過的!!
兒子不牢靠, 比較難過的是老子吧!

好功力… 用KZ養~~~ 養得還真是好…
請問一下 NO2、PH、溫度 和 比重 都控制在多少? (正常比重時)
我真的沒有用測試劑在量, 倒是我有用海王星系統監測. 溫度約29, PH8.2~8.4, ORP300~370.
no2應該是零. 不過FO缸真的要在意的是氨, 氨灼傷(ammonia burning)會傷害魚體表面, 眼睛是最脆弱的, 因此氨會造成矇眼, 魚隻身體發癢. 許多魚友看到魚隻擦身或矇眼時, 常直覺以為是寄生蟲. 其實只要把氨處理好就可不藥而癒.
至於寄身蟲處理也不難也不需下藥. 我平常的比重約1.022, 當新魚來時造成寄身蟲感染, 我會在換水時調整為1.018. 由於魚隻為較高等的有脊椎動物, 本身可以調適比重的變化. 而寄身蟲因等級較低, 比重一變化便會死亡. 過一星期後再每天 0.001的增加(500公升加500g的鹽), 直至1.022.
比重的觀念也可用在檢疫缸. 在下新魚時可用較低的比重, 降低魚隻緊迫, 新魚比較容易開口, 等魚適應後再慢慢加至主缸的比重, 然後移至主缸. 同樣地, 魚若生病也可移至比重較低的檢疫缸, 病魚可將較多的能量用在恢復健康上, 而不是對抗滲透壓.
不過請注意, 若系統裡有活石, 珊瑚, 無脊椎動物切勿改變比重, 會倒的. 國外很多不稱FO缸而叫FOWLR (Fish only without live rock)
 
清爽有型,不錯看!!!
 
其實你對自然法則尚未完全瞭解,但難能可貴,可以養好這樣漂亮的蝶魚缸
在你的論述中,缸內決不下藥,這是自然法則
而利用沸石與加KZ藥水,來維持水質,這是科學養殖法,利用科學來改善養殖是正確的
藉低比重來治療魚的白點病,是不正確的
KO魚友,我完全不認識,但彼此在養魚的認知上應該是相同的,如有錯,請KO魚友不吝指正
在你的發文中:阿拉伯冬瓜蝶訓餌過程分享-駕鶴-製餌方法P6
http://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197919&page=7
文中提到,請我是否能再多着墨一些自然法則?
因為講到自然法則,如同我回覆你文章中所說的:

.............
簡單的來說:
當大家都說海水魚難養,你所做的方式和所聽來的方法,大概就是錯的
没有人會去挑戰養海水魚的八股文,但事實上海水魚八股文很多都是錯的
...............

養海水魚的前輩或達人,都知此一事實,但為了和諧没有人會去矯正現時的錯誤
增添彼此在網路上的困擾

台灣的海水魚書早期大都翻譯自日本,市場上有好幾本書籍
如五彩繽紛:彩色觀賞魚圖鑑與養殖小百科400種…… 等等的書本
我没推薦大家買,只是在重慶南路書街逛書時,我都手拿這一本來研究
這一本書整理細分出各種海水魚的種類和難養程度
日本的學者在海水魚的研究上僅歸類約十種蝶魚是難養蝶魚
其餘如蓋刺科或雀鯛科或其他科屬的大部份魚類,都是歸類於易養的魚類
反觀兩岸三地的各論壇中,海神仙、魚醫生、石美人或小型蓋刺科…… 等等的魚,卻都說難開口或難養久
尤其海神仙(對岸俗稱:神像)在香港和大陸的部份論壇上竟把牠歸類到難養的魚類
海神仙在我的養殖過程中,並不覺得需要訓餌或者會難養久

海水魚,究竟是容易或難飼養,並不是没有指標
如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chi/family.php?id=F393
光是蝴蝶魚科共有46種
去除掉十種日本學者公認難養的專吃珊瑚蟲食性的蝶魚
其中有八種難養的蝶魚:天皇蝶、箭蝶、黑斜紋蝶、黃斜紋蝶、冬瓜蝶、八線蝶、黑珍珠蝶和羽毛關刀
和兩種中難度蝶魚:雲蝶和法國蝶
以這十種難飼養的蝶魚類
如果再加上雖然歸類在容易飼養類中,但口器小(嘴巴小)如黃火箭、三尖火箭、黑關刀
和以歸屬於容易養殖類,但卻以活蟲為主食的蝶魚,如咖啡蝶、黑尾蝶、熊貓蝶…… 等等的蝶魚類
除了這些因吃珊瑚蟲或活體的習性外
其餘的蝶魚類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魚隻,對我們施行自然養殖法來說是完全不用訓餌的
非屬於蝶魚科的大部份魚科,就更不用說了,其差異就在自然法則上
如果你經常對普通容易飼養的海水魚做訓餌,海水魚對你來說就是難養啦,這是一種簡單的辨別法
而為什麼日本學者認為容易,我們卻養得很辛苦,這正是飼養上的有所錯誤

自然法則就是師法自然,其實没有技術可言,只是常識,也是養殖基礎學
以自然法則來飼養,稱為自然養殖法
有別於自然養殖法就是科學養殖法,科學養殖法才有技術,但過程偏頗就非真科學
科學養殖雖能養很多的魚,密集於一缸,但也容易養死很多魚
好像禽流感只會群聚死亡於飼料雞,放山雞或野生鳥類為何不滿山遍谷是屍體,我不懂
簡言之,放山雞養殖就是自然養殖,温室中的飼料雞就是科學養殖,不用贅述差別了

為何大多數的人,飼養海水魚會養不好,大概都是偏頗了養殖理論
西元2000年,自己會投身海水魚,早預見景氣漸差,恐被裁員,而做一技之長或可轉業
公司的二波裁員潮,只是幸運自己未被裁,也不代表以後真不會被裁員
雖然没有養過淡水魚,但知淡水魚的技術純熟,自己起步晚,無置身處、無出路
買了許多海水魚的書籍研讀,才造缸下海
心中有個信念,海水魚的書中,必然有許多錯誤的論點,否則海水魚不會難養
相同的,所有的海水魚論壇中必然還有很多錯誤的文章,不然海水魚不會難養
如此類推,你也不要看了我的文章,就相信我,要自己要多加驗證,發覺真相所在

兩大錯誤的論點造成海水魚難養
第一、錯誤的硝化菌認知行為
第二、錯誤的檢疫行為
錯誤的養殖方式造成海水魚的死亡,所以有人說:只要養海水魚就是在消耗大自然,一點都不為過
養死了很多魚,都推給海腳捉魚時下毒,不知道自己或水族館也是幫凶
不過也很奇怪,毒魚,魚都不死在海腳家,卻死在我們的魚缸中,海腳好神哦!好會算計時間

一、論述(錯誤的硝化菌認知行為)

大家都知道養魚要養水,養水就是在培養和繁殖硝化細菌
用簡單的理論來說,地球就是藉由細菌來維持生態的平衡,保護地球
保護地球的二大菌類:一是專門分解有機物質而轉化成無機質的消化菌和攻擊防禦系統的病菌、病毒
二是分解無機質的硝化菌類,還原毒素,並由菌囊形成保護膜,而有防護作用
這兩大類菌種請不要混淆

當開始設缸養海水時,有人用死魚或死蝦作培植基
整個魚缸只會充滿各式的消化菌和病菌,即便是這些有機質完全分解後
消化菌或病菌已消失下,然後得到各種完美的科學水質數據值也不足以證明:
此時硝化菌量已飽和於整個魚缸中
因為硝化菌是要在潔淨的水質中着床,才能很緩慢的繁殖,污染的水源中他的氧氣會被消化菌所消耗掉
病菌或消化菌的形成或增殖速度,遠比硝化菌來得快速,而污染的水質中容易形成噬食硝化菌的原蟲

更有些人會把打架中的弱勢魚,隔離於下缸的過濾缸中養,形成過濾缸中的污染,硝化菌群的崩解

甚至有一說,跟別人要髒白棉來做硝化菌繁殖的基質,然而髒白棉只充滿各式腐生的消化細菌
並非養殖用的硝化菌,由這些基礎理論就可得知,短期養水就可養魚的理論是錯誤的

究竟養水要多久才能養魚,時間没有一定,但越久越好是不能否認的,最好是多年的魚缸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新手,養魚不到二、三年,倒缸就撤掉,幾年後
又興致勃勃重新養水再養魚,倒缸又再撤掉
如果說,能在早期倒缸不養時,不用燈光浪費電源
但讓海水持續運轉,也不用花時間去清理魚缸,任其長藻,即便是魚缸壁,內外不透光
數年後又要再養時,換掉所有海水,從新量比重,只清洗主缸,我相信放什麼魚,就活什麼魚

硝化菌具有保護作用,我們堅信硝化菌量強勢的魚缸中,魚不會生病
所以自然養殖法,就是利用白點病來檢視硝化菌量是否完備
你可以做一個試驗,用一個養殖中的老魚缸(才比較會有完備的硝化菌)
清空缸中的魚隻,每個星期從海邊捉一隻魚或魚友的魚,不經任何檢疫或處理,也不需對温或對水
直接丟入,你會發現,前幾隻魚或許不會有白點,即便有少許白點也會自己痊癒
越後來再丟入的魚,白點會越增多,痊癒週期也會拉長,所以少量的魚隻才有長期飼養的可能
新入魚隻的白點不會感染到舊魚隻,但持續暴量的養殖,連舊魚隻也會被新魚隻感染了
這證明硝化菌量對魚隻或其他有生命的生物之間的相對關係

魚隻的健康或魚隻飼養的數量,正好和硝化菌量有絶對的關係,當你把病魚醫好了
同樣的這個環境未改變,未來還是有魚會再生病
所以有部份魚友瞭解這一道理,才有封缸養殖,這種行為

魚缸中有白點病,如果不減量到與硝化菌關連的生態平衡的話,未來,只有持續的醫療再醫療
有白點病的話,完全不要清洗魚缸,會損失硝化菌量,可以減少餵食量,水若太髒才需換水
每年只因寒暑温差變化大而産生的白點病,白點也不會死魚,會自然痊癒
但偏低的硝化菌量,魚不但會長白點,還會再衍生出其他的疾病
温差太大或温度高低會改變硝化菌量的增減,所以會有白點
硝化菌在活石上的量遠低於在魚缸的缸壁,因為活石中會藏有噬食硝化菌的原蟲
而缸壁上是開放水域,其他小蟲容易被吃掉,所以太久才清洗缸壁,會覺得缸壁很滑溜

不要以為自己的缸子大,就想養比別人的缸子更多的魚隻,設計不同硝化菌量也就不同
真正瞭解硝化菌理論的魚友,即使想學習認識其他種魚,應該會控制魚缸中的魚量
或跟別人交換魚隻,或野放後再進新魚隻,適量的養殖才符合自然法則

二、論述(錯誤的檢疫行為)

檢疫這一名詞,大家不要想得太複雜
檢疫不過是檢查疾病
從國外帶回寵物或活體生物時,都必需做隔離檢疫,或許我們没看過實際的檢疫過程
但從小學讀書到現在,在學校所做的健康檢查,就是一種檢疫
社會中,報考駕照或買保險,都要體檢,這都是檢疫
另一個角度,我們看動物星球頻道、國家地理頻道或Discovery頻道
生物學家對野生動物麻醉後,抽血、剪下小部份組織,或採集動物的糞便檢驗,這也是檢疫
大家可看看片中,生物學家如何對鯊魚,做檢疫的過程,這與我們養海水魚很接近了

當我們在水族館選魚時,從魚的肥瘦和活力,就已做了視覺的檢疫
還想再做隔離檢疫時,一定要有一個單獨完備的硝化菌的缸子
把魚隻放入後,有大便時,立即用虹吸管方式吸出大便,在高倍的顯微鏡下檢查有無寄生蟲或卵
同樣的也可在魚身上,刮下一兩片鱗片,顯微鏡下查有無寄生蟲或卵
若還要抽取魚的組織液,我想那是太專業的問題,不適合我們一般人

在觀賞鄰居的混養缸時,鄰居的訪客說:
小時候他們在宜蘭時,他父親會買一種音為(信~那)的藥物,下海毒魚再捉去賣,但如何抓
大人擔心小孩安危不讓跟,所以他也完全不知道
站上有人提供毒魚的資訊:
主題為:大家好,小弟剛加入會員,分享一段U2B珍貴野採影片
其中魚友tonyhawk提供了http://www.youtube.com/watch?v=MtMs_6Z_jTE這一段影片
足見這些菲律賓海腳,愚蠢的抓魚行為,從不考慮是否會破自然環境
何不看看西方國家的捕魚法:http://www.youtube.com/watch?v=CWy3I2MUUzM
其實有些魚友或我,早在未看過這些捕魚法之前,就只用雙網,或圍網加雙網在捕魚了
對於用毒劑或化學藥劑來捕魚,雖然是短暫的時間迷昏魚隻,是否會造成魚隻的健康傷害
我不去研究它,因為我不會做這種負面的捕魚法
但從野生動物的影片中,利用麻醉槍後,學者會緊盯著動物昏迷的時間
看是否需要緊急甦醒劑或其他醫療救助
麻醉劑也是一種毒物,只在於處理是否得當

海水魚商家,在購進很多新的魚隻,因為硝化體系一時間應付不了這麼多魚
為了不讓人看到白點,賣相好,多數都會使用化學藥劑
這是機密的問題,各家配方不同,無所得知
所以專門飼養蝶魚的魚友,長期的買魚,早就知道某些商家的蝶魚完全養不活
有部份的蝶魚即使養活了,但成長的速度卻非常緩慢,還有體色不夠鮮艷
不能長到正常成魚的體型,應該是內臟損傷的關係
蝶魚終生伴隨珊瑚而活,嬌小的身軀,自然不能和大型蓋刺科或其他魚種,能抵擋化學藥劑
我們也不能討論商家,因為使用藥和不用藥,隨時可改變,我們會成為毁謗的被告

可憐的台灣人,長年生活在被人下了化學藥劑的食物中過日子
不論是三聚氰胺、塑化劑、防腐劑或順丁稀二酸…… 等等
還有更多的名嘴或學者在電視上說,還有很多我們的食物有添加XX ,只是未被爆料到
於是所有的人民開始吶喊:對化學藥劑,我們的要求是零檢出
為何我們對野生魚種,都認為他帶菌、帶寄生蟲,我們的魚缸真的比大自然還要好嗎?
硫酸銅或福馬林如果真有醫好白點病的功能,但加入海水中
對魚的肝、腎或其他器官没有不良引響嗎?
所以在做科學實驗時,要像Discovery節目中的流言終結者
他們會考慮各種環結,各種變數,而達到不偏不倚的正確結果
也就是當你下了化學藥劑後,要跟同樣魚種卻不下任何化學藥劑的魚,做成長的比對

香港魚友leung048很利害,把玩各式難養蝶魚於股掌之上
即使很多人也一樣看不出他文章中所透露出養殖的堂奧所在
如他在魚友發文的主題:石美人一文中
http://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222089&page=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KRGvhJFVxI
我這隻養了一年多,通常要揀選肥美粗壯些,就是剛進口魚店,尚未拆袋的,帶回家後也很快便會吃的了.
還有石美人是不懼怕銅藥的,大可放心.

經過揀選肥美粗壯些的魚,為何還要選擇尚未拆袋的,這是重點
善養蝶魚的我們,就是要避開被別人檢疫後,而買到藥害的魚隻
部份的小水族館到魚街批魚,也是揀選一袋、一袋未拆封的魚

大多數的人都偏愛手撈魚,卻不明瞭有些海腳,也在自己魚缸中下藥檢疫或下藥中養殖
水族館每週的進魚量,能存活在各位魚友的缸中,養殖超過三、五年以上而繼續飼養的
恐怕不到一、二成
如果有認識站上曾野採貼文的魚友,可問問他們所野採的魚量
和他自己養殖能超過三、五年以上而繼續在飼養的,又有幾成呢?
所以不要迷信於別人的手撈魚,關鍵在於缸中的養殖數量和檢疫造成藥害的行為

魚的醫療研究是屬於科學養殖了
科學養殖注重原理的提出
實驗的數據
事後,實驗的魚隻和没做過醫療的魚隻,再做成長的比對
不同於自然養殖方法就不多說了
 
受益良多~感謝
 
最後編輯: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