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Peterliu0801 大大的說明~這和小弟所學略有相關就來幫忙解惑一下
首先回答你的問題: 看不太懂的是失去紅色螢光是光開太強? 什麼光太強? 綠色(Green)光太強?
-> 沒錯, 你可以簡單的那麼解釋. 講的理論一點就是因為人眼對不同波長的光線敏感度不同的問題. 就像文獻裡面說的紅色珊瑚對綠色光的響應(吸收轉化能力)最強一樣. 人眼對綠光的響應很高.(對UV很弱) 這也是為什麼UV把你曬瞎了你可能也不覺得他亮. 一部分原因是他波長問題一部份眼睛的響應問題.(IR光也是)
明林永二裡面說的很清楚,
這也是我目前把缸子綠色珊瑚比例調高,讓缸子看起來更亮。
蠻推薦這篇Light in the Reef Aquaria,感謝 @jeremie 大提供的資料!
珊瑚的螢光非常美麗,但觀察起來並不容易。看一下人眼的發光函數(光譜靈敏度圖)(圖6)。眼睛的光敏感元件由兩種細胞類型代表-所謂的視網膜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第一個負責區分顏色,第二個負責區分灰色調。視錐細胞在白天發揮最佳作用,而視桿細胞則在夜間發揮最佳作用。請記住這句話:“所有的貓在黑暗中都是灰色的。”這是因為我們在黑暗中主要用視桿細胞而不是視錐細胞來觀察。視桿細胞不區分顏色:它們只感知物體的相對亮度。視桿細胞對光譜中翠綠部分最敏感,波長約為 510nm(當然,當透過視桿細胞觀察時,這種光僅被感知為更亮的灰色陰影而不是綠色。
視錐細胞中有三種細胞類型,每種細胞對光譜的特定部分敏感。 S 型視錐細胞對紫色和藍色敏感(S 代表短波長),M 型視錐細胞對綠色和黃色(中波長)敏感,L 型視錐細胞對橙色和紅色(長波長)敏感。這三種視錐細胞類型(以及對光譜中翠綠部分敏感的視桿細胞)負責人類的色覺。這些視桿細胞含有一種顏色敏感的色素——視紫質,它們的光譜特性取決於光照條件。對於弱光,視紫質的吸收峰在510nm左右(黃昏時天空的光譜)。因此,當顏色難以辨別時,視桿細胞負責黃昏視力。在較高的光照水平下,視紫質會發生光漂白,其靈敏度會降低,而吸收高峰會移至藍色區域。因此,在充足的光線下,人眼可以將視桿用作短波(藍色)光探測器。 S-細胞在 400-500nm 範圍內敏感,最大波長為 420-440nm; M細胞在460-630nm範圍內敏感,最大在534-555nm; L 細胞在 500-700 nm 範圍內敏感,最大波長為 564-580 nm [1]。長波和中波錐體的靈敏度範圍很寬且重疊。因此,認為某些視錐細胞類型僅對某些顏色做出反應的想法是錯誤的——它們只是對某些顏色的反應比對其他顏色的反應更積極[2]。人眼在 M 型和 L 型視錐細胞的靈敏度加起來的範圍內最敏感:555nm(黃綠光)。人眼受體的整體光譜靈敏度函數[3]如圖6所示。
人眼對光的敏感度取決於波長。例如,同等功率的輻射在 555nm 波長的感知亮度是 450nm 波長的 27 倍;對於 420nm,這種差異增加到 57 倍,對於 410nm,這種差異增加到 135 倍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