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作夢:上層各種顏色SPS健康生長,魚在拱門、SPS間穿梭,光線在拱門下搖曳,魚兒穿梭時閃亮動人;LPS在底下獨立小礁石上飄逸著。喜歡低密度的我,會為了這個造景多加幾隻魚。
名詞先定義:
支狀平台:水平方向延伸平台、SPS的基座平台
活動式基座:legenhua大大分享過,”
可移動式珊瑚基座”,是一樣的概念喔。
母座:Zoox 矽膠母座,活動式基座的關鍵物品。
1. 這次造景別於過往,之前常做AB島,草缸也喜歡AB島、獨島,這次本來要設計樹狀,但仔細評估下會有SPS打架問題,中間區域大多只能放垂直的方向,靠近中間的支狀平台也沒有辦法做到側向的(幫助SPS生長);又跟Brian聊天,他分享了他的PAR數據,偏向傳統的造景方式(前景低、後景高、層次分明),PAR適用的位置是後景的高點,前景偏低;加上我本來就有另一個想法,就是”拱門”,就開始規劃設計了,
把層次降低、或是捨棄,讓整體支狀平台都在頂層,兩座礁石頂端有水平延伸的支狀平台,支狀平台鑽孔放入了母座,做成活動式珊瑚基座,甲、乙觀賞面是拱門。
設計規劃圖面:
- 因為”第一個貪心”,右邊礁石多塞了3個母座,因為是第一個黏的,不小心就多黏了,所以這個平台就當作新訓中心,新進硬骨先來這個區域,這區也比較好觀察。左邊礁石因為有一顆石頭太厚重換掉,還減少兩個母座,看起來就不會這麼擠,讓一點空間給底下活動小礁石。
- 因為”第二個貪心”,支狀平台大了一些,原本預期延伸偷5公分,加上實際貪心又多了5公分、寬度也多一些,稍微剪切修正再微調角度後,幾乎進到規畫的目標範圍內了,但擺法比預期的就差比較多了。
2. 這次黏合的東西是ISTA微粒型塑膠,好操作。第一天等到50~60度用手拿,還是很燙;第二天用木筷70~80度就可以開始作業了,也不會黏木筷,不會太燙手,操作起來很順手。
黏合的技巧,先看好一個點(接觸面積比較大的),包覆式的黏上去,用力按壓延伸到兩塊石頭上,兩塊石頭一定要壓緊(或是束線帶先固定好),快固化時只要鬆動就會脫離需要重來,固化(冷卻)時間很快,吹個氣就能加速固化,先固定一個點後就有一定強度,再補兩個點、或是補滿、補支撐等等,超方便,沒黏好就局部泡熱水再黏。
缺點也講一下,膠很厚,用力推到很薄,固化後還是會覺得有一定厚度,可能材料是白色、又有光澤度,前期會很顯眼。
3. Zoox矽膠基座、母座,孔打14mm水泥鑽頭,其他鑽頭切削力量太強容易崩;鑽好孔之後,母座直接塞入也行,但我選擇剪三刀再塞入,底下那刀剪掉比較好,孔不用打這麼深,另外兩刀是減少變形量;洞口隨意點個三秒膠避免晃動即可,不用封整圈,要不要修飾影響不大,基座放上去看不出來。不是全部都需要打洞,利用石頭本身的不規則斷面、孔隙,用黏的去固定也是很簡單。
然後為什麼用Zoox的基座,黑色之前用過真的比較不顯眼,而且是矽膠的基座,支柱剪掉也輕鬆,何時要剪支柱? 珊瑚包底時想要再讓他多包一點底,或是位置太矮被擋住也可以多黏一個基座多一點高度。現在是活動式的想到就開心,泡藥、入缸、換位置、轉方向都方便。
4. 唯一設計不良就是單平面的美國咕咾石,平面精度不好(沒預料到),因為我只用一塊當底會晃(因為沒舖砂),至少要兩塊當底才能穩固,所以在底部黏上ISTA微粒型塑膠,上膠後先壓一壓,在瓷磚上用力往下壓平,旋轉一下拔起來不會黏磁磚,很方便,平整度變好、石頭沒有碰到玻璃也比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