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再出發SPS缸 - 要起飛了嗎? 造浪2.0

PH84_241202205919_acf74.jpg

PH84_241202205920_a89de.jpg
 
最後編輯:
咕咾石還沒到,先來設計燈箱。
1. 地震時防止"大量噴水"
2. 燈具+補燈都可以用
3. 透明黑色壓克力,燈具亮燈可以知道,如果透太多光再貼卡點西德
4. 要開門維護
5. 貓咪去燈箱玩
6. 要好看

如果維護工作有三個面就開三個門,目前我覺得一個門就可以了,因為我缸子只有60x45x45cm,而且整個燈箱6kg+燈具2kg+補燈2kg應該還行,直接拿起來維護缸子,或是天花板再上吊掛裝置,根據之前經驗只有為了抓蝦虎、抓螃蟹要把整個造景拿出來時才需要移開燈箱。如果還是怕水噴出來,也有預留空間加上蓋。
燈具基本都有Cover Lens,盡快擦乾即可,只要燈板沒死維修費用都不高,所以不管燈具了。

主要用5mm厚壓克力,本來想主要結構用10mm跟缸壁一樣厚,跑模擬後覺得太厚了,5mm就夠用,重點是稍微省點錢。
簡單跑了模擬,水量20kg撞擊側面壓克力,位移1.407mm;預設兩隻貓坐同一根鋁擠上,再加上20kg的水,位移1.395mm;預設兩隻貓同時跳走、20kg水同時撞擊,位移1.43mm,安全係數超過10,沒有東西會斷裂,應該這樣就夠了,不然狠一點打矽利康上去,打幾個點即可,基本上也是好維護。

目前考慮加強的點在:
1. 加強frame,預防壓克力因為濕熱變形,目前是都有考慮進去,這個變形變因目前只能靠經驗、感覺。
2. 目前門開515x210mm,以這缸來說應該是夠用,之前4.2尺缸的維護高度150~200mm稍嫌不方便(處理水深60cm的位置就不夠),需要再高一點嗎? 但太高就越來越醜。
PH84_240417113127_78c5e.jpg


PH84_240417113128_77b91.jpg


PH84_240417113128_58bd1.jpg
過來人說說看法.
看你前面有說設備要放在外面不遮擋, 但這個確實很主觀.但是我建議你要看看其他同居人的意見 哈哈.
個人建議魚缸旁邊你畫KHApro那邊整個可以做櫃子起來搭配裝潢, 美觀之餘, 同居人也比較不會有意見喔.(東西都塞在櫃子裡)

延續以上的建議, 你的燈箱是不是就可以考慮直接裝潢包到天花板呢?
連著旁邊設備區弄一整體的, 這樣燈跟造浪的插座可以拉到天花板(地震不怕水潑到, 也方便)
如果挑高夠高, 甚至燈上面還能隔一區放一些雜物(養海水的雜物超多的, 保麗龍箱, 白棉, 珊瑚基座, 島久, 檢疫藥水等等等耗材)

對了, 特別是冷水機, 如果不關起來會有點吵.(機器壽命跟吵之間, 我會選擇包起來, 哈哈)
你的狀況還比較好 你可以牆上開個洞(開洞弄成格柵式搭配油漆也不會醜, ex: 木紋格柵旁邊放個綠植搭配牆面油漆)把熱風導到隔壁(小倉庫)

以上是過來人的小小看法.
 
過來人說說看法.
看你前面有說設備要放在外面不遮擋, 但這個確實很主觀.但是我建議你要看看其他同居人的意見 哈哈.
個人建議魚缸旁邊你畫KHApro那邊整個可以做櫃子起來搭配裝潢, 美觀之餘, 同居人也比較不會有意見喔.(東西都塞在櫃子裡)

延續以上的建議, 你的燈箱是不是就可以考慮直接裝潢包到天花板呢?
連著旁邊設備區弄一整體的, 這樣燈跟造浪的插座可以拉到天花板(地震不怕水潑到, 也方便)
如果挑高夠高, 甚至燈上面還能隔一區放一些雜物(養海水的雜物超多的, 保麗龍箱, 白棉, 珊瑚基座, 島久, 檢疫藥水等等等耗材)

對了, 特別是冷水機, 如果不關起來會有點吵.(機器壽命跟吵之間, 我會選擇包起來, 哈哈)
你的狀況還比較好 你可以牆上開個洞(開洞弄成格柵式搭配油漆也不會醜, ex: 木紋格柵旁邊放個綠植搭配牆面油漆)把熱風導到隔壁(小倉庫)

以上是過來人的小小看法.
感謝好意,這些確實都考慮過;因為室內坪數真的不高,魚缸加櫃子包到天花板,客廳視覺過度壅擠了。
我喜歡工業風天花板,連消防管路我都覺得好看,會給貓更多的玩樂空間,天花板要用也是給貓用,一格一格開放的器材格子給貓當走道也可放盆栽。本來打算自己出圖作工業風的開放式層架、貓走道從天花板跟器材收納、在跟魚缸整合,但就是太厚重,目前這樣規劃是比較清爽一點,室內光線也比較好。

收納沒問題,我有一個房間當倉庫,哈哈,白棉也是跟小董買一大袋,沒倉庫不行。

至於牆上開洞把器材都拉到倉庫,這個我很認真地在考慮,甚至想把底缸移到倉庫,甚至敲掉牆面(還是回到現實XD),因為多30cm的寬度,視覺上會寬敞很多,然後熱風導到倉庫(倉庫還是室內阿)不是好方法,倒不如分離式;不過拉到倉庫壞處就是不會每天進去,沒辦法每天檢查設備運作狀況,這也是我為什麼不放櫃子裡,因為每天檢查設備是我的習慣,每天會看補燈有沒有亮、冷水機有沒有作動、加溫棒有沒有作動、馬達有沒有作動、蛋白機等等,甚至隨手測個鹽度、補個水(我每天可以補兩次根本不用自動補水XD),我的加溫棒是只要出現電桿的聲音我就會換掉,馬達出現異音就會開始買下一顆馬達,哈哈,把這些器材設備當公仔欣賞也不差,也因為這樣,KHA想換KH Keeper,KH Keeper比較好看XD。放櫃子要打開來檢查是在考驗人性XD,忙著打電動時,我是不會想要開櫃子檢查拉,在外面看一眼還比較好。

我跟我老婆看法一致,不覺得冷水機不好看,也不是醜醜的鐵架收納,我家有養貓+個人習慣,所以我家裡東西全部都是收納起來的,除了養魚設備、烘焙設備,我家茶几只能看到一包衛生紙,如果可以全收起來,我是會全收起來的,哈哈。
 
感謝好意,這些確實都考慮過;因為室內坪數真的不高,魚缸加櫃子包到天花板,客廳視覺過度壅擠了。
我喜歡工業風天花板,連消防管路我都覺得好看,會給貓更多的玩樂空間,天花板要用也是給貓用,一格一格開放的器材格子給貓當走道也可放盆栽。本來打算自己出圖作工業風的開放式層架、貓走道從天花板跟器材收納、在跟魚缸整合,但就是太厚重,目前這樣規劃是比較清爽一點,室內光線也比較好。

收納沒問題,我有一個房間當倉庫,哈哈,白棉也是跟小董買一大袋,沒倉庫不行。

至於牆上開洞把器材都拉到倉庫,這個我很認真地在考慮,甚至想把底缸移到倉庫,甚至敲掉牆面(還是回到現實XD),因為多30cm的寬度,視覺上會寬敞很多,然後熱風導到倉庫(倉庫還是室內阿)不是好方法,倒不如分離式;不過拉到倉庫壞處就是不會每天進去,沒辦法每天檢查設備運作狀況,這也是我為什麼不放櫃子裡,因為每天檢查設備是我的習慣,每天會看補燈有沒有亮、冷水機有沒有作動、加溫棒有沒有作動、馬達有沒有作動、蛋白機等等,甚至隨手測個鹽度、補個水(我每天可以補兩次根本不用自動補水XD),我的加溫棒是只要出現電桿的聲音我就會換掉,馬達出現異音就會開始買下一顆馬達,哈哈,把這些器材設備當公仔欣賞也不差,也因為這樣,KHA想換KH Keeper,KH Keeper比較好看XD。放櫃子要打開來檢查是在考驗人性XD,忙著打電動時,我是不會想要開櫃子檢查拉,在外面看一眼還比較好。

我跟我老婆看法一致,不覺得冷水機不好看,也不是醜醜的鐵架收納,我家有養貓+個人習慣,所以我家裡東西全部都是收納起來的,除了養魚設備、烘焙設備,我家茶几只能看到一包衛生紙,如果可以全收起來,我是會全收起來的,哈哈。
有規劃好就很讚阿~畢竟都是自己的家.
冷水機能換分離式當然是最好, 但如果還是用冷水機的話導到隔壁至少是倉庫~不然我覺得那個熱風其實在室內不太舒服
(我冷水機是放在車庫那邊, 去那一面刷魚缸的時候如果有在作動會覺得都是熱風)
但你應該也是前輩, 相信你也知道冷水機運轉的狀態, 就再考慮一下囉? 另外噪音我覺得在客廳是真的不太妥, 如果你沒櫃子的話真的是頗大聲.

另外你說到的每天檢查設備其實我也會是阿, 不過我是用監控的方式去看就是了.
畢竟平常大部分時間在上班. 都是遠端去看一天補多少次水, 燈有沒有開, 冷水機有沒有正常. (by APEX)
而且我打電動的時候再4F而魚缸在1F, 監控比較適合我哈哈
平常回家就餵餵魚, 觀察珊瑚需不需要泡一下檢疫等等....設備大部分就是靠監控在控制.

BTW, 工業風讚. 我放魚缸的地方也算半工業風, 雖然沒有裸露的管線, 但是牆面是用清水模配鐵件玻璃等等裝飾
搭配鐵製洞洞板掛鹿角蕨~讚的~

期待您之後分享您的美缸~
 
另外設計一個拱門造景:
SPS都在頂層六塊長方形上,總共應該20~25個左右的活動式基座,最短間距大約5公分左右(不同角度),同角度的間距會再多一點大概會有8公分,不知道夠不夠寬? 六塊長方形平台上頂端都會有一顆給大顆的SPS,走延伸的方向,右下柱子頂端也可以塞大顆的。哈哈,前期應該很空曠,但我是不太在意空曠;目前比較在意造景平衡問題,感覺門開小一點,把平衡跟穩定性做好一點會比較好,應該會朝這方向微調。目前這造景,感覺上邊緣可以讓兩三個長方形平台去偷一點空間,因為壓迫變小了,也會在這邊微調看看。甲、乙、丙的觀賞面應該會滿平衡的。

LPS主要在活動小礁石上,或是柱子上。

1號造浪的位置感覺上是不是有更好的位置? 1號2號往左一點都從SPS上方通過? 還是1號放到下面偏左邊柱子、2號不動? 造浪通過SPS上方會不會有問題呢? 還是我換到丙的觀賞面,比較沒問題? 造浪果然還是最考驗的部分XD

PH84_240419110252_d72b3.jpg


開始施工:
PH84_240420182156_9cea3.jpg


PH84_240420182156_a1a98.jpg

用ISTA微粒塑膠黏起來,手真的燙。
PH84_240420182157_792bc.jpg


跟預想的一樣,可以直接卡住,要黏洞口也可以,留了很多小碎石修飾用,感覺強度夠,後續再考慮補洞口的縫。
PH84_240420182158_13815.jpg

補起來比較好看,但基座上去也看不到啊。
PH84_240420182159_8fdd6.jpg


PH84_240420182200_4659d.jpg




4.21 今天改用筷子夾膠,手就不會燙了,這個膠在冷卻前千萬不能動到,一定要等到冷卻才能放手,不然一鬆動就分離了。補強能力超好,強度也高,先黏單點,壓一壓表面,吹氣降溫固定後(速度很快),就有大概的強度了,後面再一點點補強上去,真的好用啊。

目前做到這樣,用完一罐,等新的一罐到貨再繼續把剩下兩塊平台放上去,再做一些補強。
左邊基座之間留的間距比較寬,右邊那座中間間距比較小,給新來的骨用;用掉23個母座,等活石開缸後活石再變小礁石給LPS用。
兩座礁石比預期的大了一些XD,稍微貪心了兩下,每一座平台都多了幾公分,應該會再修掉一兩公分。這兩座是拱門,轉角度也可以變成樹狀的景。

PH84_240421171735_a5a94.jpg


根據我的造景方式,美國咕咾石單平面當底不好用,因為只有一塊當底,加上平面真的不是很平,真的很晃,所以我會再拿zoox的基座剪掉柱子黏在咕咾石平面當底。
 
最後編輯:
另外設計一個拱門造景:
SPS都在頂層六塊長方形上,總共應該20~25個左右的活動式基座,最短間距大約5公分左右(不同角度),同角度的間距會再多一點大概會有8公分,不知道夠不夠寬? 六塊長方形平台上頂端都會有一顆給大顆的SPS,走延伸的方向,右下柱子頂端也可以塞大顆的。哈哈,前期應該很空曠,但我是不太在意空曠;目前比較在意造景平衡問題,感覺門開小一點,把平衡跟穩定性做好一點會比較好,應該會朝這方向微調。目前這造景,感覺上邊緣可以讓兩三個長方形平台去偷一點空間,因為壓迫變小了,也會在這邊微調看看。甲、乙、丙的觀賞面應該會滿平衡的。

LPS主要在活動小礁石上,或是柱子上。

1號造浪的位置感覺上是不是有更好的位置? 1號2號往左一點都從SPS上方通過? 還是1號放到下面偏左邊柱子、2號不動? 造浪通過SPS上方會不會有問題呢? 還是我換到丙的觀賞面,比較沒問題? 造浪果然還是最考驗的部分XD

PH84_240419110252_d72b3.jpg


開始施工:
PH84_240420182156_9cea3.jpg


PH84_240420182156_a1a98.jpg

用ISTA微粒塑膠黏起來,手真的燙。
PH84_240420182157_792bc.jpg


跟預想的一樣,可以直接卡住,要黏洞口也可以,留了很多小碎石修飾用,感覺強度夠,後續再考慮補洞口的縫。
PH84_240420182158_13815.jpg

補起來比較好看,但基座上去也看不到啊。
PH84_240420182159_8fdd6.jpg


PH84_240420182200_4659d.jpg




4.21 今天改用筷子夾膠,手就不會燙了,這個膠在冷卻前千萬不能動到,一定要等到冷卻才能放手,不然一鬆動就分離了。補強能力超好,強度也高,先黏單點,壓一壓表面,吹氣降溫固定後(速度很快),就有大概的強度了,後面再一點點補強上去,真的好用啊。

目前做到這樣,用完一罐,等新的一罐到貨再繼續把剩下兩塊平台放上去,再做一些補強。
左邊基座之間留的間距比較寬,右邊那座中間間距比較小,給新來的骨用;用掉23個母座,等活石開缸後活石再變小礁石給LPS用。
兩座礁石比預期的大了一些XD,稍微貪心了兩下,每一座平台都多了幾公分,應該會再修掉一兩公分。這兩座是拱門,轉角度也可以變成樹狀的景。

PH84_240421171735_a5a94.jpg


根據我的造景方式,美國咕咾石單平面當底不好用,因為只有一塊當底,加上平面真的不是很平,真的很晃,所以我會再拿zoox的基座剪掉柱子黏在咕咾石平面當底。

先作夢:上層各種顏色SPS健康生長,魚在拱門、SPS間穿梭,光線在拱門下搖曳,魚兒穿梭時閃亮動人;LPS在底下獨立小礁石上飄逸著。喜歡低密度的我,會為了這個造景多加幾隻魚。
PH84_240429142658_c7289.jpg

PH84_240429142659_6e51d.jpg


名詞先定義:
支狀平台:水平方向延伸平台、SPS的基座平台
活動式基座:legenhua大大分享過,”可移動式珊瑚基座”,是一樣的概念喔。
母座:Zoox 矽膠母座,活動式基座的關鍵物品。

1. 這次造景別於過往,之前常做AB島,草缸也喜歡AB島、獨島,這次本來要設計樹狀,但仔細評估下會有SPS打架問題,中間區域大多只能放垂直的方向,靠近中間的支狀平台也沒有辦法做到側向的(幫助SPS生長);又跟Brian聊天,他分享了他的PAR數據,偏向傳統的造景方式(前景低、後景高、層次分明),PAR適用的位置是後景的高點,前景偏低;加上我本來就有另一個想法,就是”拱門”,就開始規劃設計了,把層次降低、或是捨棄,讓整體支狀平台都在頂層,兩座礁石頂端有水平延伸的支狀平台,支狀平台鑽孔放入了母座,做成活動式珊瑚基座,甲、乙觀賞面是拱門。

設計規劃圖面:
PH84_240429144912_41391.jpg


  • 因為”第一個貪心”,右邊礁石多塞了3個母座,因為是第一個黏的,不小心就多黏了,所以這個平台就當作新訓中心,新進硬骨先來這個區域,這區也比較好觀察。左邊礁石因為有一顆石頭太厚重換掉,還減少兩個母座,看起來就不會這麼擠,讓一點空間給底下活動小礁石。
  • 因為”第二個貪心”,支狀平台大了一些,原本預期延伸偷5公分,加上實際貪心又多了5公分、寬度也多一些,稍微剪切修正再微調角度後,幾乎進到規畫的目標範圍內了,但擺法比預期的就差比較多了。
PH84_240429142658_c7289.jpg


2. 這次黏合的東西是ISTA微粒型塑膠,好操作。第一天等到50~60度用手拿,還是很燙;第二天用木筷70~80度就可以開始作業了,也不會黏木筷,不會太燙手,操作起來很順手。
黏合的技巧,先看好一個點(接觸面積比較大的),包覆式的黏上去,用力按壓延伸到兩塊石頭上,兩塊石頭一定要壓緊(或是束線帶先固定好),快固化時只要鬆動就會脫離需要重來,固化(冷卻)時間很快,吹個氣就能加速固化,先固定一個點後就有一定強度,再補兩個點、或是補滿、補支撐等等,超方便,沒黏好就局部泡熱水再黏。
缺點也講一下,膠很厚,用力推到很薄,固化後還是會覺得有一定厚度,可能材料是白色、又有光澤度,前期會很顯眼。
PH84_240429142750_3b9d8.jpg

PH84_240429142751_2fee8.jpg


3. Zoox矽膠基座、母座,孔打14mm水泥鑽頭,其他鑽頭切削力量太強容易崩;鑽好孔之後,母座直接塞入也行,但我選擇剪三刀再塞入,底下那刀剪掉比較好,孔不用打這麼深,另外兩刀是減少變形量;洞口隨意點個三秒膠避免晃動即可,不用封整圈,要不要修飾影響不大,基座放上去看不出來。不是全部都需要打洞,利用石頭本身的不規則斷面、孔隙,用黏的去固定也是很簡單。
然後為什麼用Zoox的基座,黑色之前用過真的比較不顯眼,而且是矽膠的基座,支柱剪掉也輕鬆,何時要剪支柱? 珊瑚包底時想要再讓他多包一點底,或是位置太矮被擋住也可以多黏一個基座多一點高度。現在是活動式的想到就開心,泡藥、入缸、換位置、轉方向都方便。
PH84_240417194415_b72e3.jpg
PH84_240417194415_03702.jpg

PH84_240429142753_abd23.jpg


4. 唯一設計不良就是單平面的美國咕咾石,平面精度不好(沒預料到),因為我只用一塊當底會晃(因為沒舖砂),至少要兩塊當底才能穩固,所以在底部黏上ISTA微粒型塑膠,上膠後先壓一壓,在瓷磚上用力往下壓平,旋轉一下拔起來不會黏磁磚,很方便,平整度變好、石頭沒有碰到玻璃也比較安心。
PH84_240429142749_94e32.jpg
 
最後編輯:
先作夢:上層各種顏色SPS健康生長,魚在拱門、SPS間穿梭,光線在拱門下搖曳,魚兒穿梭時閃亮動人;LPS在底下獨立小礁石上飄逸著。喜歡低密度的我,會為了這個造景多加幾隻魚。
PH84_240429142658_c7289.jpg

PH84_240429142659_6e51d.jpg


名詞先定義:
支狀平台:水平方向延伸平台、SPS的基座平台
活動式基座:legenhua大大分享過,”可移動式珊瑚基座”,是一樣的概念喔。
母座:Zoox 矽膠母座,活動式基座的關鍵物品。

1. 這次造景別於過往,之前常做AB島,草缸也喜歡AB島、獨島,這次本來要設計樹狀,但仔細評估下會有SPS打架問題,中間區域大多只能放垂直的方向,靠近中間的支狀平台也沒有辦法做到側向的(幫助SPS生長);又跟Brian聊天,他分享了他的PAR數據,偏向傳統的造景方式(前景低、後景高、層次分明),PAR適用的位置是後景的高點,前景偏低;加上我本來就有另一個想法,就是”拱門”,就開始規劃設計了,把層次降低、或是捨棄,讓整體支狀平台都在頂層,兩座礁石頂端有水平延伸的支狀平台,支狀平台鑽孔放入了母座,做成活動式珊瑚基座,甲、乙觀賞面是拱門。

設計規劃圖面:
PH84_240429144912_41391.jpg


  • 因為”第一個貪心”,右邊礁石多塞了3個母座,因為是第一個黏的,不小心就多黏了,所以這個平台就當作新訓中心,新進硬骨先來這個區域,這區也比較好觀察。左邊礁石因為有一顆石頭太厚重換掉,還減少兩個母座,看起來就不會這麼擠,讓一點空間給底下活動小礁石。
  • 因為”第二個貪心”,支狀平台大了一些,原本預期延伸偷5公分,加上實際貪心又多了5公分、寬度也多一些,稍微剪切修正再微調角度後,幾乎進到規畫的目標範圍內了,但擺法比預期的就差比較多了。
PH84_240429142658_c7289.jpg


2. 這次黏合的東西是ISTA微粒型塑膠,好操作。第一天等到50~60度用手拿,還是很燙;第二天用木筷70~80度就可以開始作業了,也不會黏木筷,不會太燙手,操作起來很順手。
黏合的技巧,先看好一個點(接觸面積比較大的),包覆式的黏上去,用力按壓延伸到兩塊石頭上,兩塊石頭一定要壓緊(或是束線帶先固定好),快固化時只要鬆動就會脫離需要重來,固化(冷卻)時間很快,吹個氣就能加速固化,先固定一個點後就有一定強度,再補兩個點、或是補滿、補支撐等等,超方便,沒黏好就局部泡熱水再黏。
缺點也講一下,膠很厚,用力推到很薄,固化後還是會覺得有一定厚度,可能材料是白色、又有光澤度,前期會很顯眼。
PH84_240429142750_3b9d8.jpg

PH84_240429142751_2fee8.jpg


3. Zoox矽膠基座、母座,孔打14mm水泥鑽頭,其他鑽頭切削力量太強容易崩;鑽好孔之後,母座直接塞入也行,但我選擇剪三刀再塞入,底下那刀剪掉比較好,孔不用打這麼深,另外兩刀是減少變形量;洞口隨意點個三秒膠避免晃動即可,不用封整圈,要不要修飾影響不大,基座放上去看不出來。不是全部都需要打洞,利用石頭本身的不規則斷面、孔隙,用黏的去固定也是很簡單。
然後為什麼用Zoox的基座,黑色之前用過真的比較不顯眼,而且是矽膠的基座,支柱剪掉也輕鬆,何時要剪支柱? 珊瑚包底時想要再讓他多包一點底,或是位置太矮被擋住也可以多黏一個基座多一點高度。現在是活動式的想到就開心,泡藥、入缸、換位置、轉方向都方便。
PH84_240417194415_b72e3.jpg
PH84_240417194415_03702.jpg

PH84_240429142753_abd23.jpg


4. 唯一設計不良就是單平面的美國咕咾石,平面精度不好(沒預料到),因為我只用一塊當底會晃(因為沒舖砂),至少要兩塊當底才能穩固,所以在底部黏上ISTA微粒型塑膠,上膠後先壓一壓,在瓷磚上用力往下壓平,旋轉一下拔起來不會黏磁磚,很方便,平整度變好、石頭沒有碰到玻璃也比較安心。
PH84_240429142749_94e32.jpg
我也是用單平面的當底座,確實會像你說的因為他切割的面並不是完全平,會有斜度,避免以後地震等等原因垮台,即使要撲沙也應該是面貼玻璃再撲沙,我的做法是用塑鋼土一條,直接搓個大概的大小放在全平的接觸面,然後從上面用力壓,再來靜置等硬化為止,這樣不影響觀賞面(畢竟在底面看不到)也會得到一個全平的基座面。
 
我也是用單平面的當底座,確實會像你說的因為他切割的面並不是完全平,會有斜度,避免以後地震等等原因垮台,即使要撲沙也應該是面貼玻璃再撲沙,我的做法是用塑鋼土一條,直接搓個大概的大小放在全平的接觸面,然後從上面用力壓,再來靜置等硬化為止,這樣不影響觀賞面(畢竟在底面看不到)也會得到一個全平的基座面。
單平面雖然不夠平,也算是很好的平面很穩定;我另外買了雙自然平面,爆貴,一塊被我敲小塊了,另一塊太硬敲不了也用不了,現在擺放在陽台,多花錢了,這塊1,600元。

最後不規則的最好用,也最便宜,很多很好的孔隙,很方便做活動式的基座。
 
單平面雖然不夠平,也算是很好的平面很穩定;我另外買了雙自然平面,爆貴,一塊被我敲小塊了,另一塊太硬敲不了也用不了,現在擺放在陽台,多花錢了,這塊1,600元。

最後不規則的最好用,也最便宜,很多很好的孔隙,很方便做活動式的基座。
期待你的新缸 我也很好奇活動式基座的效果欸
 
先作夢:上層各種顏色SPS健康生長,魚在拱門、SPS間穿梭,光線在拱門下搖曳,魚兒穿梭時閃亮動人;LPS在底下獨立小礁石上飄逸著。喜歡低密度的我,會為了這個造景多加幾隻魚。
PH84_240429142658_c7289.jpg

PH84_240429142659_6e51d.jpg


名詞先定義:
支狀平台:水平方向延伸平台、SPS的基座平台
活動式基座:legenhua大大分享過,”可移動式珊瑚基座”,是一樣的概念喔。
母座:Zoox 矽膠母座,活動式基座的關鍵物品。

1. 這次造景別於過往,之前常做AB島,草缸也喜歡AB島、獨島,這次本來要設計樹狀,但仔細評估下會有SPS打架問題,中間區域大多只能放垂直的方向,靠近中間的支狀平台也沒有辦法做到側向的(幫助SPS生長);又跟Brian聊天,他分享了他的PAR數據,偏向傳統的造景方式(前景低、後景高、層次分明),PAR適用的位置是後景的高點,前景偏低;加上我本來就有另一個想法,就是”拱門”,就開始規劃設計了,把層次降低、或是捨棄,讓整體支狀平台都在頂層,兩座礁石頂端有水平延伸的支狀平台,支狀平台鑽孔放入了母座,做成活動式珊瑚基座,甲、乙觀賞面是拱門。

設計規劃圖面:
PH84_240429144912_41391.jpg


  • 因為”第一個貪心”,右邊礁石多塞了3個母座,因為是第一個黏的,不小心就多黏了,所以這個平台就當作新訓中心,新進硬骨先來這個區域,這區也比較好觀察。左邊礁石因為有一顆石頭太厚重換掉,還減少兩個母座,看起來就不會這麼擠,讓一點空間給底下活動小礁石。
  • 因為”第二個貪心”,支狀平台大了一些,原本預期延伸偷5公分,加上實際貪心又多了5公分、寬度也多一些,稍微剪切修正再微調角度後,幾乎進到規畫的目標範圍內了,但擺法比預期的就差比較多了。
PH84_240429142658_c7289.jpg


2. 這次黏合的東西是ISTA微粒型塑膠,好操作。第一天等到50~60度用手拿,還是很燙;第二天用木筷70~80度就可以開始作業了,也不會黏木筷,不會太燙手,操作起來很順手。
黏合的技巧,先看好一個點(接觸面積比較大的),包覆式的黏上去,用力按壓延伸到兩塊石頭上,兩塊石頭一定要壓緊(或是束線帶先固定好),快固化時只要鬆動就會脫離需要重來,固化(冷卻)時間很快,吹個氣就能加速固化,先固定一個點後就有一定強度,再補兩個點、或是補滿、補支撐等等,超方便,沒黏好就局部泡熱水再黏。
缺點也講一下,膠很厚,用力推到很薄,固化後還是會覺得有一定厚度,可能材料是白色、又有光澤度,前期會很顯眼。
PH84_240429142750_3b9d8.jpg

PH84_240429142751_2fee8.jpg


3. Zoox矽膠基座、母座,孔打14mm水泥鑽頭,其他鑽頭切削力量太強容易崩;鑽好孔之後,母座直接塞入也行,但我選擇剪三刀再塞入,底下那刀剪掉比較好,孔不用打這麼深,另外兩刀是減少變形量;洞口隨意點個三秒膠避免晃動即可,不用封整圈,要不要修飾影響不大,基座放上去看不出來。不是全部都需要打洞,利用石頭本身的不規則斷面、孔隙,用黏的去固定也是很簡單。
然後為什麼用Zoox的基座,黑色之前用過真的比較不顯眼,而且是矽膠的基座,支柱剪掉也輕鬆,何時要剪支柱? 珊瑚包底時想要再讓他多包一點底,或是位置太矮被擋住也可以多黏一個基座多一點高度。現在是活動式的想到就開心,泡藥、入缸、換位置、轉方向都方便。
PH84_240417194415_b72e3.jpg
PH84_240417194415_03702.jpg

PH84_240429142753_abd23.jpg


4. 唯一設計不良就是單平面的美國咕咾石,平面精度不好(沒預料到),因為我只用一塊當底會晃(因為沒舖砂),至少要兩塊當底才能穩固,所以在底部黏上ISTA微粒型塑膠,上膠後先壓一壓,在瓷磚上用力往下壓平,旋轉一下拔起來不會黏磁磚,很方便,平整度變好、石頭沒有碰到玻璃也比較安心。
PH84_240429142749_94e32.jpg
真是太酷了!自己設計自己DIY感覺好棒!自覺我沒有設計美感,所以只好花錢請專家幫忙設計
哈哈,光找設計公司都找了好幾家,包括本網站的合作廠商,協調也是很重要
 
預算增加了不少,耶,缸子小的好處,稍微增加預算就能升級很多東西XD

造浪:第一件事情先評估MP造浪,可惜MP10最大玻璃厚度9.5mm,只好選AI Nero3,會用到3顆或4顆還不知道,不過會再多買一顆備用,未來清洗造浪器時,就會很方便。本來是打算Nero 3跟Zoox zx-4混用,造浪升級,耶
蛋白機:蛋白機規畫更新後,CR跟ZOOX再選擇,後來選ZOOX,500s裝的下但我選300s;本來想用HC H80,我也買了一台,但質感、組裝品質太失望了,只好把這台放去備用缸,備用缸預計拿來cooking活石、培養輪蟲、佛系檢疫用途。蛋白機不用猶豫選漂亮的。只要蛋白機運作穩定就好,反而買備品是我更看重的部分,清洗蛋白機馬達省事很多。
馬達:主馬已經買好了,來不及升級XD,所以就再多買一台備用,清洗馬達省事很多。
燈具:X30+補燈沒意外。壓克力燈箱發包了,方便拆裝、最大活動空間、變形補強,可選擇打個矽利康加強;燈具區域也保留空間可擴充,及對燈具的防護措施的擴充空間。
滴定機:收了一台CR的,預計用來滴定TM陰陽離子、TM NP Plus這種比較固定比較微量的,預計會再購入一台可遠端連線的滴定機滴定巨量元素,調整上比較方便,選擇突然變多了,Ecotech、Red sea、GHL都不錯,不過斯瑪萊繼續用也是不會有太大問題。
藻桶、沸石桶:看半天,嗯,都不喜歡,所以都不要了,後續看狀況自D外置藻缸
KHA Pro:沒變動。

跟很多魚友聊天,大部分意思都是要我複製貼上,哈哈,都有自己覺得最好的配置,偏偏我不喜歡走捷徑,我寧願參考理論,穩穩的走我自己的路,我喜歡花幾年養活一隻骨也不願花一周養活一隻骨,海水缸過程遠比結果更好玩不是嗎?
回去再多看看jeremie的文章,確認一下知識有沒有誤解之處,每次看完都會增加一點自信心,我雖然是SPS的新手,但我上一回合實驗了很多東西(真的很多),也學到了一些知識,上一回合只有紅泥沒有摸清底細之外,其他倒是稍有經驗。

雖然預算增加了,但原先規劃設備其實也沒太多可以升級的部分,生物上面倒是可以升級,黑三角升級成黃三角、紫倒吊,其他也沒了XD,久違的黃三角阿(如果買的到的話)。剩餘預算打算留下來買器材備用(造浪、馬達、蛋白機馬達、二手XR15or30當備用)、定期ICP;升級APEX不是我喜歡的,不會花錢在這部分。

6月底~7月會開始偷跑,因為還會移一次缸,所以不會跑太遠,至少把Cooking活石做好,搬到新家就可以省下很多時間,這次基礎要打好,螃蟹真的不要來,哈哈。


PH84_240607122212_1df82.jpg

因為考慮變形問題,燈箱主體拆成組合式的,每片板子都有補強,門片也有補強;門片採用掛式的,在掛的地方黏泡棉就可以防滑及靠緊門片(前提是沒變形的話,哈哈);可以上矽利康的地方都是在內側,也有明顯的空間可以Cut矽利康,但我喜歡用矽膠發泡棉來做密封,各有優缺點,燈箱上方有貓走道,所以燈箱是不會被打翻的(除非有什麼規劃上的變動),所以矽膠發泡棉夠用。

PH84_240607122212_93dbc.jpg

管路走裡面,所以這邊要封,等東西都固定了再量尺寸封起來。
 
最後編輯:
ISTA的塑膠沒用過,最好是確認一下是不是環保材質.
其他不知名牌子的以前用過,時間一長會被分解掉.
 
先作夢:上層各種顏色SPS健康生長,魚在拱門、SPS間穿梭,光線在拱門下搖曳,魚兒穿梭時閃亮動人;LPS在底下獨立小礁石上飄逸著。喜歡低密度的我,會為了這個造景多加幾隻魚。
PH84_240429142658_c7289.jpg

PH84_240429142659_6e51d.jpg


名詞先定義:
支狀平台:水平方向延伸平台、SPS的基座平台
活動式基座:legenhua大大分享過,”可移動式珊瑚基座”,是一樣的概念喔。
母座:Zoox 矽膠母座,活動式基座的關鍵物品。

1. 這次造景別於過往,之前常做AB島,草缸也喜歡AB島、獨島,這次本來要設計樹狀,但仔細評估下會有SPS打架問題,中間區域大多只能放垂直的方向,靠近中間的支狀平台也沒有辦法做到側向的(幫助SPS生長);又跟Brian聊天,他分享了他的PAR數據,偏向傳統的造景方式(前景低、後景高、層次分明),PAR適用的位置是後景的高點,前景偏低;加上我本來就有另一個想法,就是”拱門”,就開始規劃設計了,把層次降低、或是捨棄,讓整體支狀平台都在頂層,兩座礁石頂端有水平延伸的支狀平台,支狀平台鑽孔放入了母座,做成活動式珊瑚基座,甲、乙觀賞面是拱門。

設計規劃圖面:
PH84_240429144912_41391.jpg


  • 因為”第一個貪心”,右邊礁石多塞了3個母座,因為是第一個黏的,不小心就多黏了,所以這個平台就當作新訓中心,新進硬骨先來這個區域,這區也比較好觀察。左邊礁石因為有一顆石頭太厚重換掉,還減少兩個母座,看起來就不會這麼擠,讓一點空間給底下活動小礁石。
  • 因為”第二個貪心”,支狀平台大了一些,原本預期延伸偷5公分,加上實際貪心又多了5公分、寬度也多一些,稍微剪切修正再微調角度後,幾乎進到規畫的目標範圍內了,但擺法比預期的就差比較多了。
PH84_240429142658_c7289.jpg


2. 這次黏合的東西是ISTA微粒型塑膠,好操作。第一天等到50~60度用手拿,還是很燙;第二天用木筷70~80度就可以開始作業了,也不會黏木筷,不會太燙手,操作起來很順手。
黏合的技巧,先看好一個點(接觸面積比較大的),包覆式的黏上去,用力按壓延伸到兩塊石頭上,兩塊石頭一定要壓緊(或是束線帶先固定好),快固化時只要鬆動就會脫離需要重來,固化(冷卻)時間很快,吹個氣就能加速固化,先固定一個點後就有一定強度,再補兩個點、或是補滿、補支撐等等,超方便,沒黏好就局部泡熱水再黏。
缺點也講一下,膠很厚,用力推到很薄,固化後還是會覺得有一定厚度,可能材料是白色、又有光澤度,前期會很顯眼。
PH84_240429142750_3b9d8.jpg

PH84_240429142751_2fee8.jpg


3. Zoox矽膠基座、母座,孔打14mm水泥鑽頭,其他鑽頭切削力量太強容易崩;鑽好孔之後,母座直接塞入也行,但我選擇剪三刀再塞入,底下那刀剪掉比較好,孔不用打這麼深,另外兩刀是減少變形量;洞口隨意點個三秒膠避免晃動即可,不用封整圈,要不要修飾影響不大,基座放上去看不出來。不是全部都需要打洞,利用石頭本身的不規則斷面、孔隙,用黏的去固定也是很簡單。
然後為什麼用Zoox的基座,黑色之前用過真的比較不顯眼,而且是矽膠的基座,支柱剪掉也輕鬆,何時要剪支柱? 珊瑚包底時想要再讓他多包一點底,或是位置太矮被擋住也可以多黏一個基座多一點高度。現在是活動式的想到就開心,泡藥、入缸、換位置、轉方向都方便。
PH84_240417194415_b72e3.jpg
PH84_240417194415_03702.jpg

PH84_240429142753_abd23.jpg


4. 唯一設計不良就是單平面的美國咕咾石,平面精度不好(沒預料到),因為我只用一塊當底會晃(因為沒舖砂),至少要兩塊當底才能穩固,所以在底部黏上ISTA微粒型塑膠,上膠後先壓一壓,在瓷磚上用力往下壓平,旋轉一下拔起來不會黏磁磚,很方便,平整度變好、石頭沒有碰到玻璃也比較安心。
PH84_240429142749_94e32.jpg
我用這個年造景倒了很多次喔 哈哈哈~
之後修補是可以直接水中修補啦 但我的缸很深有點累, 也因為這樣損失了不少骨跟米粉就是了

經驗分享就是, 不要為了美觀省熱塑土, 多用一點比較好. 他不太像是用黏的, 他要卡在縫縫裡面乾掉定型之後會抓住這樣的邏輯
但是我看你的蠻矮的就算倒了應該也還算好修補啦, 你參考參考囉

我的小結論就是, 下次不要自己弄了, 直接跟大神約現場手把手調整一天搞定交給專業的~ 哈哈哈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