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看過我魚缸分享的就知道我以前剛養海水時,被比重的問題耍得團團轉的。先後買了很多個不同廠牌的機械式比重計跟光學式的比重計。
機械式的問題是這樣的,不同廠牌驗出來的,或是同一廠牌不同支檢驗出來的數值差異很大。我這支檢驗1.023那支卻顯示1.026,這是很正常的。
雖然說如果經過標準液的校驗,計算出每一支的偏差值 (bias),檢驗後自己心裡默默的把它扣掉,機械式的也可以驗的準,但是永遠都有兩個麻煩事,第一是每次量整隻手都要下水,第二是上面一直都會有小氣泡造成誤判,每次都要非常注意,然後弄很久,因為任何微小的氣泡都會有影響。
所以我早就把那4、5支機械式的裝箱了。
光學式的一翻兩瞪眼,不過也不是沒有問題,但是唯一的問題只是溫度補償的問題而已。
市面上買的到的光學式比重計都長得很像。幾乎一模一樣。大部分都是白牌的,沒有貼牌。但是仔細看個零件的模具痕跡,還是可以看出式不同廠家生產的。
每一家上面都貼ATC的貼紙,ATC表示自動溫度補償Automatic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但是我還沒看過真的做得到完美的自動溫度補償的。
我查了一些中英文的資料,所謂的自動溫度補償,是用一個雙金屬彈片,去微調三菱鏡的角度,來補償溫度所造成的折射角度誤差。
我覺得大部分的都沒做,也或許它們有做,只是效果不好。而且這補償也只是在一個溫度範圍內有作用,就算是真的有做,也不保證寒流來的時候還是一樣準。
不管你買到的光學比重計自動溫度補償的效果好不好,什麼範圍有效,最安心的做法還是在每次使用前校驗一下。就不用管他現在溫度幾度了。
但是校正要怎麼做呢?
這件事在8.4上有很多魚友前輩討論過。
有些人說要用純水去歸零。也些人說要用海水或是標準液來校正。
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說法是小益老師以前跟大家解釋的:
https://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292405
他說校正跟歸零是兩碼子事
用純水只是歸零而已,不是校正。
所以正確的應該是要用標準液來校正。這篇文上面也幫大家說明了標準液如何泡製,我就不再重複。
我自己多年來都是去拿東北角的天然海水來做標準液。
原因是
我曾經多次的檢驗夏天去海邊玩的時候,台灣各的的海水的比重(大河大江出海口,還有下雨天當然不算),各地的海水驗起來幾乎都沒有差異。我如果將石門洞的水設定校正為1.026,龍洞、白沙灣、三貂角、墾丁檢驗出來的也都會是1.026。我甚至上次去馬爾地夫也帶回來檢驗,跟台灣的海水也差不到半度。
如果這幾個地方的動植物都活得很好,我想我可以信賴這裡取樣的水來當作標準液。如果你已經收集了兩三個地方的海水,量起來的比重都相同,那我相信這兩三罐海水都可以當作標準液。
如果要翻譯成白話文,這故事是這樣的。
我想在距離台北車站最近的距離,開一家賣滷味的流動攤販。
離台北車站越近,生意一定越好。
我不知道台北車站在哪裡,但是我知道台北火車站距離高雄火車站理論距離是1026公里。
我從高雄火車站拉了一條很長的捲尺來量量看,我的攤位距離是不是1026公里。
因為怕量不準,所以我打了電話給高雄火車站的站長,請他把捲尺的起點,拉到高雄火車站的正中央(純水歸零)。
我在捲尺刻度1026公里的這一頭,很高興地設攤,就一定是最靠近台北火車站嗎? 搞不好我已經拉到廈門火車站去了。
與其從高雄火車站中心點來量1026公里(純水歸零),那還不如我先找到台北火出站的理論中心點(用氯化鈉泡製標準液),或是找到南門(龍洞海水),然後量量看我攤位離這兩個地方多遠。不管怎麼差也不會差到一公里的。
所以我建議的做法是
夏天用光學比重計檢驗天然海水或是小益老師標準液時,檢驗出來可能會降低到1.023,那我泡好的海水也要把他調整到1.023。
不怕麻煩的,就是把1.023的刻度校正為1.026(海水理論比重)。然後我泡好的海水也要把他調整到1.026。
冬天用光學比重計檢驗天然海水或是小益老師標準液時,檢驗出來可能是1.029,那我泡好的海水也要把他調整到1.029。
不怕麻煩的,就是把1.029的刻度校正為1.026(海水理論比重)。然後我泡好的海水也要把他調整到1.026。
每次使用光學比重計前,先用標準液檢查一次,每次就可以保證用海鹽泡出來的海水跟標準液一樣了。就不會出包了。
另外,使用光學比重計有一個訣竅。
當光源不夠亮,刻度模糊時。
可以拿手機或是手電筒,往塑膠片的45度方向照過來,刻度就會變得很清楚。
希望這對剛跳海的新同學有幫助
機械式的問題是這樣的,不同廠牌驗出來的,或是同一廠牌不同支檢驗出來的數值差異很大。我這支檢驗1.023那支卻顯示1.026,這是很正常的。
雖然說如果經過標準液的校驗,計算出每一支的偏差值 (bias),檢驗後自己心裡默默的把它扣掉,機械式的也可以驗的準,但是永遠都有兩個麻煩事,第一是每次量整隻手都要下水,第二是上面一直都會有小氣泡造成誤判,每次都要非常注意,然後弄很久,因為任何微小的氣泡都會有影響。
所以我早就把那4、5支機械式的裝箱了。
光學式的一翻兩瞪眼,不過也不是沒有問題,但是唯一的問題只是溫度補償的問題而已。
市面上買的到的光學式比重計都長得很像。幾乎一模一樣。大部分都是白牌的,沒有貼牌。但是仔細看個零件的模具痕跡,還是可以看出式不同廠家生產的。
每一家上面都貼ATC的貼紙,ATC表示自動溫度補償Automatic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但是我還沒看過真的做得到完美的自動溫度補償的。
我查了一些中英文的資料,所謂的自動溫度補償,是用一個雙金屬彈片,去微調三菱鏡的角度,來補償溫度所造成的折射角度誤差。
我覺得大部分的都沒做,也或許它們有做,只是效果不好。而且這補償也只是在一個溫度範圍內有作用,就算是真的有做,也不保證寒流來的時候還是一樣準。
不管你買到的光學比重計自動溫度補償的效果好不好,什麼範圍有效,最安心的做法還是在每次使用前校驗一下。就不用管他現在溫度幾度了。
但是校正要怎麼做呢?
這件事在8.4上有很多魚友前輩討論過。
有些人說要用純水去歸零。也些人說要用海水或是標準液來校正。
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說法是小益老師以前跟大家解釋的:
https://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292405
他說校正跟歸零是兩碼子事
用純水只是歸零而已,不是校正。
所以正確的應該是要用標準液來校正。這篇文上面也幫大家說明了標準液如何泡製,我就不再重複。
我自己多年來都是去拿東北角的天然海水來做標準液。
原因是
我曾經多次的檢驗夏天去海邊玩的時候,台灣各的的海水的比重(大河大江出海口,還有下雨天當然不算),各地的海水驗起來幾乎都沒有差異。我如果將石門洞的水設定校正為1.026,龍洞、白沙灣、三貂角、墾丁檢驗出來的也都會是1.026。我甚至上次去馬爾地夫也帶回來檢驗,跟台灣的海水也差不到半度。
如果這幾個地方的動植物都活得很好,我想我可以信賴這裡取樣的水來當作標準液。如果你已經收集了兩三個地方的海水,量起來的比重都相同,那我相信這兩三罐海水都可以當作標準液。
如果要翻譯成白話文,這故事是這樣的。
我想在距離台北車站最近的距離,開一家賣滷味的流動攤販。
離台北車站越近,生意一定越好。
我不知道台北車站在哪裡,但是我知道台北火車站距離高雄火車站理論距離是1026公里。
我從高雄火車站拉了一條很長的捲尺來量量看,我的攤位距離是不是1026公里。
因為怕量不準,所以我打了電話給高雄火車站的站長,請他把捲尺的起點,拉到高雄火車站的正中央(純水歸零)。
我在捲尺刻度1026公里的這一頭,很高興地設攤,就一定是最靠近台北火車站嗎? 搞不好我已經拉到廈門火車站去了。
與其從高雄火車站中心點來量1026公里(純水歸零),那還不如我先找到台北火出站的理論中心點(用氯化鈉泡製標準液),或是找到南門(龍洞海水),然後量量看我攤位離這兩個地方多遠。不管怎麼差也不會差到一公里的。
所以我建議的做法是
夏天用光學比重計檢驗天然海水或是小益老師標準液時,檢驗出來可能會降低到1.023,那我泡好的海水也要把他調整到1.023。
不怕麻煩的,就是把1.023的刻度校正為1.026(海水理論比重)。然後我泡好的海水也要把他調整到1.026。
冬天用光學比重計檢驗天然海水或是小益老師標準液時,檢驗出來可能是1.029,那我泡好的海水也要把他調整到1.029。
不怕麻煩的,就是把1.029的刻度校正為1.026(海水理論比重)。然後我泡好的海水也要把他調整到1.026。
每次使用光學比重計前,先用標準液檢查一次,每次就可以保證用海鹽泡出來的海水跟標準液一樣了。就不會出包了。
另外,使用光學比重計有一個訣竅。
當光源不夠亮,刻度模糊時。
可以拿手機或是手電筒,往塑膠片的45度方向照過來,刻度就會變得很清楚。
希望這對剛跳海的新同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