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黑金剛產卵記錄
p52.5月11日黑金剛首次產卵.5月15日吃卵/瓦盆
P56.6月03日黑金剛第二次產卵/玻璃立管
P57.6月18日黑金剛第三次產卵(6月21日發現)/後面缸壁(算錯孵化時間)
P58.6月30日黑金剛第四次產卵/後面缸壁(同第三次產卵位置)7月6晚上孵化收到仔魚104尾.
p60.黑金剛仔魚第一天104尾育苗失敗
P61.7月13日黑金剛第五次產卵/立管後面缸壁7月19晚上孵化收到仔魚7尾,活一尾7/28死亡.
P63.7月28日黑金剛第六次產卵/立管後面角落缸壁.(同事代為照顧3天,回來後卵全部吃光).
8月11日黑金剛第七次產左側缸壁中間(地毯海葵跑過來)8月18晚上孵化收到仔魚20尾,8月19日剰7尾,體長約35mm(中午發現其他卡死缸角矽膠空縫中,廠商施工不良:em06:),最後3尾仔魚存活12天死亡。
8月31日黑金剛第八次產卵後側缸壁中間(地毯海葵跑過去),9月1日魚卵吃光。
9月09日黑金剛第九次產卵後側缸壁中間下方,9月12日卵吃光光。
9月24日黑金剛第十次產卵瓦盆內(9/13改造景將瓦盆移至立管旁,兩朵海葵之間)10/1休假回來.魚卵又吃光。
10月7日黑金剛第十一次產卵瓦盆內,10月10日休假回來魚卵又吃光。
10月26日黑金剛第十二次產卵瓦盆內。10月28日魚卵吃光。
11月17日黑金剛第十三次產卵,立管後面角落缸壁。11月20日魚卵吃光。
以上水溫28度
12月10日黑金剛第十四次產卵,瓦盆外側。水溫24-25.5度,12月17日瓦盆移出,12/18晚上收到6尾魚苗。

--------------------------------------------------------------------------------
-------------------------------------------------------------------------------------
設缸日期98.10.6
缸體長60CM*寬60CM*高45CM
燈具PL55W+T5四燈、殺菌燈15W、採單孔進出水
增加活動是上蓋(減少蒸發、迴流水聲、防止魚隻跳出)
總水量230公升、沉水馬達3000L/HR
四顆活岩、40公升天然海水、190公升人工海水(因為懶的提水)
飼養生物:一對黑金剛小丑(10/15入缸)+海葵+珊瑚

L型過濾槽 過濾流程 1.顆粒物質去除2.含氮物質去除3.營養鹽去除4.增氧曝槽5.經由冷卻機進入魚缸,說明如下:
第一槽為 長25CM*寬14CM*高55CM 為5U+1U双層濾袋、底層生化綿(浸泡式生物過濾)
第二槽為 長25CM*寬14CM*高55CM 為生化球(滴流式生物過濾)後續會改成不透光。(硝化菌需避光)
第三槽為 長25CM*寬30CM*高30CM 為藻類(準備中)+活沙(隔成兩格增加迴流時間)+54W白燈
第四槽為 長25CM*寬30CM*高30CM 為蛋白除沫器(曝氣與溶解性含氮物質去除)+沉水馬達3000L/HR抽水經1/10HP冷卻機再回魚缸中。
小弟獻醜了。請多多指教!謝謝!


10/7放魚試水(雪花小丑入缸後一直把水流汽泡當成可以吃的食物)
PH84_F_15_091008000328_1.JPG


2呎魚缸
PH84_F_15_091007235208.JPG


t5(24W*4),PL(55W)燈具,15W殺菌燈
PH84_F_15_100201230558.JPG


2010.03.08燈具升級PL燈更換成HOI-150W
PH84_F_15_100404222441.JPG


魚缸活動式上蓋(水族館老闆的巧思)
PH84_F_15_091007235208_1.JPG


底部過濾槽
PH84_F_15_091007235208_2.JPG


2010.04.03濾槽與藻缸現況
PH84_F_15_100404224255.JPG


進出水管(水族館老闆的巧思)
PH84_F_15_091007235208_3.JPG


蛋白出沫出水消音與消氣裝置(襪子)效果不錯
PH84_F_15_091007235208_4.JPG

溢流口消音裝置(濾袋)效果不錯與生物濾床遮光(改善後)
PH84_F_15_100201231140.JPG


溢流口消音裝置(襪子碎布)效果不錯(改善前)
PH84_F_15_091008000328_2.JPG


魚缸給水管方向可自由調整
PH84_F_15_091008000328_3.JPG
 
最後編輯:
victor2009大大~
的確是如此,垃圾水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原來是餵食方式的問題(餵剛孵豐年蝦約一個月),難怪ORP值由380降到200左右目前以漸升至240,但KH約10,PH監視器(剛三點校正過)開燈8.3,關燈8.5、溫度25左右其餘沒有量,標準兩呎缸有底砂,水量約75公升,T5 24W 1藍 1紫藍 2白 14000K 及 10000K 共96W,圓筒過濾900L/H(內裝陶瓷環和棉)、自D的NO3化除器( 西肯PO4吸附劑、珊瑚砂、小白球)等 1/10H水冷機,MP10造流,SPS*1,軟珊瑚*4,飛盤*1,菇*1,甜甜圈*1,澳糖*2外加小丑*2和葡萄藻,活石*3公斤加底砂其餘移除,當燈照超過6小時後,活石及底砂藻都會冒泡泡,這缸已設七個月也爆過藻,因為菌相改變,目前方式有添加硝化菌、微量元素,每周換1/5靜置一周過的天然海水,不知水質可否回復???唉~星期一6隻小海馬突然全暴斃,還不知為何???才知ORP已剩200左右!!!正在痛心中阿~

4496700427_1266b21ba9.jpg
 
最後編輯:
diky0428大
1.良好的海水ORP值在350至380(換水前可以測天然海水),當ORP變低時也代表水質老化的現象,所以建議1/5換水量不變,增加換水頻率(三天換一次)把水質慢慢調回來.
2.持續觀察垃圾水螅數量,如果太多還是要做清除的動作,避免干擾到其他的珊瑚成長.畢竟軟體這一類的在環境生存競爭是看誰毒性比較強.
3.如果維生系統穩定的話,沒有添加硝化菌的必要,這些益菌要存活,要有合適的附著物與足夠的營養來源,否則只是加心安的與浪費錢,除非出現大量換水的時候再來加.
4.以你目前的珊瑚量與種類,微量元素無添加的必要性,我覺得換水就夠了.
5.小海馬同時間死亡,我沒親眼看活的狀況,所以可能的原因可能營養缺陷或原蟲感染所造成的死亡,如果是水質問題,同缸的小丑魚也會有異狀...
個人看法供你參考...
 
最後編輯:
victor2009大大~
1.偶又要出國了,很怕會出事,畢竟老婆不懂阿~

不好意思再給你佔一個版面!
4496551735_7fcd6ec324.jpg


2.這畫面的水珊瑚與葡萄藻是否為競爭模式,自從放入葡萄藻後水珊瑚就....不再長高了~
3.軟珊瑚在封閉的水缸是否真的養不久阿(有三個月了)???感覺越來越小,餵食就會大嗎?但是旁邊還會長分支真的很奇怪喔!
4.蛋白用氣動式比針葉式的比較不會傷害微生物對嗎???這兩種我有但我餵食很少導致小丑有點...瘦(所以移出,寧可換水)可行嗎?????依目前的底砂能夠保持水質嗎?因為新缸應該快做好了,我還是會用底砂做側濾~
5.因豐年蝦的餵食方式導致水質快速老化嗎???依我對ORP的認知,一般450-500適合厭氧菌生存適合養藻,450-350適合硝化菌的生存,但低於300以下,我擔心菌種可能.....大量死亡喔,因為曾經關過濾系統過久,等開啟時水已變霧,所以你提到的"合適的附著物"可能已被其他的菌佔領了(包含砂與活石)。這個論點及判斷是否正確啊??????蠻想瞭解您的看法喔!!!!


死亡前一天換水拍的!
4486995763_e9c7f8dafd.jpg
 
diky0428大
2.這畫面的水珊瑚與葡萄藻是否為競爭模式,自從放入葡萄藻後水珊瑚就....不再長高了~
3.軟珊瑚在封閉的水缸是否真的養不久阿(有三個月了)???感覺越來越小,餵食就會大嗎?但是旁邊還會長分支真的很奇怪喔!
這顆水珊瑚應該像是西洋菜或穗珊瑚那一類的,飼養上非常容易,水質與水流調整好,最少能養個2-3年,如果是海雞冠就要弱光強流與多餵輪蟲,否則不到1-2月就萎縮消失。葡萄藻對水珊瑚的影響表現,多為生長茂密時干擾到水流流速與方向,妨礙到水珊瑚伸展。另外水珊瑚伸張大小也會受到魚缸深度與品種大小而定,你這一顆水珊瑚我看起來很正常阿...

4.蛋白用氣動式比針葉式的比較不會傷害微生物對嗎???這兩種我有但我餵食很少導致小丑有點...瘦(所以移出,寧可換水)可行嗎?????依目前的底砂能夠保持水質嗎?
蛋白作用的型態對"微生物"的傷害,我是沒聽說過,覺得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沒影響,看的見的或許會造成一些影響。兩隻小丑魚活的很好不移出,訓練吃顆粒飼料少量多餐很快就胖回來。底砂是能保持PH的穩定,但對其他水質項目保持還是要檢測分析才能知道...

5.因豐年蝦的餵食方式導致水質快速老化嗎???依我對ORP的認知,一般450-500適合厭氧菌生存適合養藻,450-350適合硝化菌的生存,但低於300以下,我擔心菌種可能.....大量死亡喔,因為曾經關過濾系統過久,等開啟時水已變霧,所以你提到的"合適的附著物"可能已被其他的菌佔領了(包含砂與活石)。這個論點及判斷是否正確啊??????蠻想瞭解您的看法喔!!!!
餵食大量剛孵的豐年蝦,若沒被吃完被過濾到底缸中,死亡後若沒馬上去除則會腐敗分解一定會造成水質負擔老化。
ORP的觀念我找了一些資訊你參考看看:1.淡水水草魚缸ORP值設定值為230mV~260mV左右,海水魚缸設置在350mV~450mV左右、2.一般微生物可生存的pH值為3 ~ 10,嗜氧性細菌可生存的ORP值為+200~+800 mV,厭氧性細菌則為-700~ +100 mV之間 、3.ORP值在-700 mV至+800 mV之間,微生物細胞膜的內外才能得到平衡,才得以生存。
硝化菌培養與濾床設計你先去研究我的設計底缸,我們再來做進一步的討論...


海馬死亡前一天換水拍的!
我要親眼看到活的狀況才能知道,這樣的照片看不出來...
 
想入缸先待個兩天再說...

4/6進新魚,在藻缸放置超簡易的觀察缸,材料為單管小打氣機,氣泡石,小寵物盒,少量線藻與葡萄藻,最重要的大透明塑膠袋,每天換水90%早晚各一次,為少量活豐年蝦...
PH84_F_15_100408223854.JPG

主角生物...黑邊公子,讓我訝異的是這隻大寬紋狀況超好又漂亮,竟然在店裡待了三天還沒人挑,所以就把它帶回來了,順便幫它挑個伴回來...:em02:
PH84_F_15_100408223854_1.JPG

4/8今天晚上確認狀況沒問題,在剛剛關燈前放入主缸,黑邊右側照:em02:
PH84_F_15_100408223854_2.JPG

黑邊左側照,寬紋白色的表現已經到極限,(算的上是潛力股喔):em02:
PH84_F_15_100408223854_3.JPG
:em02:
 
victor2009大大~
感謝你提供這些資料,你設計底缸我會研究的(不過要給我時間喔,月底應該可以返國),而月底我的新缸小馬大的簡易抽缸也會進來,底砂是用5號珊瑚砂,目前浸泡在RO水中,我也跟你一樣的想法,"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與角色扮演",讓海中的生物飼養簡單一點,設備簡單一點,所以菌的扮演就非常的重要,我相信站內應該有老手達到這種地步,否則早期那有這麼多的設備可用,我相信自然就是美~
 
第一槽為 長25CM*寬14CM*高55CM 為5U+1U双層濾袋、底層生化綿(浸泡式生物過濾)
過濾雜質(卵、藻、菌、蟲、浮游生物等),含氮有機物分解,主要培養消化菌分解氨源~
第二槽為 長25CM*寬14CM*高55CM 為生化球(滴流式生物過濾)後續會改成不透光。(硝化菌需避光)
主要含氮無機物分解,主要針對NO2~
第三槽為 長25CM*寬30CM*高30CM 為藻類(準備中)+活沙(隔成兩格增加迴流時間)+54W白燈
吸收NO3及PO4營養源,最後活沙培養厭氧菌為反硝化作用生成N氣~
第四槽為 長25CM*寬30CM*高30CM 為蛋白除沫器(曝氣與溶解性含氮物質去除)+沉水馬達3000L/HR抽水經1/10HP冷卻機再回魚缸中。
增加氧溶解度及降低C及PO4濃度、恆定溫度~

PS.如有錯不吝指教喔~
 
最後編輯:
第一槽為 長25CM*寬14CM*高55CM 為5U+1U双層濾袋、底層生化綿(浸泡式生物過濾)
過濾雜質(卵、藻、菌、蟲、浮游生物等),含氮有機物分解,主要培養消化菌分解氨源~
第二槽為 長25CM*寬14CM*高55CM 為生化球(滴流式生物過濾)後續會改成不透光。(硝化菌需避光)
主要含氮無機物分解,主要針對NO2~
第三槽為 長25CM*寬30CM*高30CM 為藻類(準備中)+活沙(隔成兩格增加迴流時間)+54W白燈
吸收NO3及PO4營養源,最後活沙培養厭氧菌為反硝化作用生成N氣~
第四槽為 長25CM*寬30CM*高30CM 為蛋白除沫器(曝氣與溶解性含氮物質去除)+沉水馬達3000L/HR抽水經1/10HP冷卻機再回魚缸中。
增加氧溶解度及降低C及PO4濃度、恆定溫度~

PS.如有錯不吝指教喔~
觀念很正確,但還沒看維生系統設計精隨,所以再出一個問題給你,為何底缸形狀設計成L型與分隔方式與生物濾材種類的選用?

補充說明:藻類對吸收NO3有效但對PO4吸收效果不佳(仍需靠換水去除),目前水中的NO3為0、PO4一直維持在0.2PPM,所以SPS在白燈下都呈咖啡色...
 
最後編輯:
底缸形狀設計成L型與分隔方式與生物濾材種類:
藉由高低位差增加水流擾動,讓濾材在單位面積下能夠更有效率與並且均衡接觸(尤其在生化球與活沙系統上,所以並不選用陶瓷環與珊瑚砂的原因),但為何藻類對PO4吸收效果不佳,這...不知原因,只知可用蛋白機去除~

ps.原來SPS在白燈下都呈咖啡色原因就是po4造成的!
 
底缸形狀設計成L型與分隔方式與生物濾材種類:
藉由高低位差增加水流擾動,讓濾材在單位面積下能夠更有效率與並且均衡接觸(尤其在生化球與活沙系統上,所以並不選用陶瓷環與珊瑚砂的原因),但為何藻類對PO4吸收效果不佳,這...不知原因,只知可用蛋白機去除~

ps.原來SPS在白燈下都呈咖啡色原因就是po4造成的!
分享我的底缸設計重點:
1.如何在有限的濾槽單位面積內增加水停留的時間與去除水流死角,所以就產生L型的濾槽與分隔方式,而藻缸設計深度較淺增加光效能。
2.各項濾材的挑選:
2-1濾袋所有的水要進入底缸前將所有的顆粒物質全部攔截,避免濾槽日後容易產生大量沉積物造成潛在的水質污染或病源因子。做到到永久免清理濾槽。
2-2塑膠生化球:硝化菌的作用需要有水流能均勻通過濾材與氧氣,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這樣的古早的濾材正可扮演這樣的功能,就滴流的方式來增加氣體交換,另外在濾材上的生物膜長到一定的厚度就會剝落重新生長,所以這樣的濾材也沒有阻塞的問題,可以保持硝化功能的穩定。
2-3藻類:除了營養養的吸附,還有一樣就是CO2的供應,目前白天是讓它行呼吸作用來產生CO2,避開與主缸中的軟體共同競爭CO2,造成KH過低,鈣過高...(這部分我還在實驗中尚未確認是否有效)。
2-4蛋白機:主要是作為水中供氧的機制與輔助水處理效能,若放置在前端則怕會干擾後端生物作用的成效。

另外PO4ㄧ般去除方式可以靠換水來降低濃度,或是用吸附性濾材、或加碳源供水中菌種大量繁生去吸收,然後在運用高校能蛋白機去除這些細菌,而蛋白機本身無法去除PO4的...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如論何種過濾方式的選擇,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管理方式,只要觀念對了後續所做的才會是對的...
小弟的一些想法你參考看看...
 
 
最後編輯: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