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景:

2016/07
4bafdbef0827e1147dc0f750a950b0b3.jpg




2016/08

e0bf4b22af262181ac84832ee5692444.jpg



2016/09
PH84_F_15_160903161657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2016/10
PH84_F_15_161010162710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生物記錄:
PH84_F_15_161011090853.JPG


PH84_F_15_161011090853_1.JPG


近期水質記錄
水質數據:
PH84_F_15_161011092228.JPG

https://thingspeak.com/channels/139531


尺寸:底濾缸,主缸60x45x45,總水量約120公升

系統:10cm三層砂系統

燈具:雷霆3號+21W 6藍1白小夾燈

海水:紅海成長鹽/天然海水

養殖方向:SPS Dominated
 
最後編輯:
阿帆,
真欣賞你的實驗精神,
恭喜你缸子漸入佳境了,
很高興你從中得到經驗,
對你後續的新缸應該有很大的幫助,
加油!

啊哈哈,每天看你跟謝哥的照片,我眼睛都快閃瞎了,不多累積點失敗經驗,多實驗點不同的東西,再過兩三年我還是沒個可以看的缸子啊:em01::em01:
 
不是一天1~2ppm,是有藻屏和無藻屏只差1~2ppm哦,上星期掛了三隻魚,NP也只略升到5/0.1而已。餵食量本來就不大,所以我猜主因是主系統成功轉換為強力菌種和酵素,加上氣泡法當輔助吧。

目前看起來效果蠻不錯的,一個月來ORP從250升到了350,前兩週還玩到珊瑚有點淡化,所以又把菌種的量減少,燈光調弱,同時開始餵CV,看最後這一個多月能不能有點成長吧。

1~2ppm的差異都比的出來, 代表你的NO3數值還蠻穩定的!
我的NO3就常常上沖下洗 (1~50ppm), 而我也找不到確切的原因(餵食頻率還算固定,但卻沒有絕對關係),
我自己推測有可能是在缸裡面有加菜機, 兩隻清潔蝦三不五時在放餌造成的, 但沒量到絕對證據證明....

強力菌種和酵素我每個禮拜各加一匙(大約55L水量), NO3從沒見過0, PO4 也一直壓不下來(曾經在去年12月量到一次0.1, 之後就一直待在 0.25~0.5之間), 不確定是不是使用 NP 豆會影響強力菌種的效能....
不過目前缸內生物狀況似乎還ok, 也就沒太在意這些數據了...
 
我講的一般魚友應該都知道,不過再多嘴兩句...
取缸水測NP請....

1. 固定在餵食前取水
2. 取中下段水
3. 取水完立刻測
4. 測完器皿確實洗淨風乾,包括取水針管
5. 只用Henna, Salifert 測....最多再加Redsea.....

這樣測,0.2ppm差距都應該測的出來
 
我講的一般魚友應該都知道,不過再多嘴兩句...
取缸水測NP請....

1. 固定在餵食前取水
2. 取中下段水
3. 取水完立刻測
4. 測完器皿確實洗淨風乾,包括取水針管
5. 只用Henna, Salifert 測....最多再加Redsea.....

這樣測,0.2ppm差距都應該測的出來

感謝齊大好心提醒, 我是用 Salifert 測劑, 看到 NO3 突然飆高, 及PO4居高不下, 我有同時間重複測量,
也有試過每天測試時間選在早上起床時, 測出來的值變化不會太大, 因此測試手法上應該是沒問題,
所以我長時間觀察數據變化大, 應該是缸裡的變化很大造成, 同樣系統的數據變化大, 就比較難客觀的比較改變系統造成的數據變化, 所以看了阿帆能觀察 1~2ppm 的變化而有感而發呀....
 
1~2ppm的差異都比的出來, 代表你的NO3數值還蠻穩定的!
我的NO3就常常上沖下洗 (1~50ppm), 而我也找不到確切的原因(餵食頻率還算固定,但卻沒有絕對關係),
我自己推測有可能是在缸裡面有加菜機, 兩隻清潔蝦三不五時在放餌造成的, 但沒量到絕對證據證明....

強力菌種和酵素我每個禮拜各加一匙(大約55L水量), NO3從沒見過0, PO4 也一直壓不下來(曾經在去年12月量到一次0.1, 之後就一直待在 0.25~0.5之間), 不確定是不是使用 NP 豆會影響強力菌種的效能....
不過目前缸內生物狀況似乎還ok, 也就沒太在意這些數據了...

狀況OK才是重點吧!我可是還在苦苦掙扎的階段。封缸前最後一次採買的入門斷枝組,不知道出毛能持續幾天啊......

我有看你aquaticlog的記錄,清潔蝦的加菜是指它們的排泄嗎?我也一樣有兩隻,但也沒這麼大變動,我想應該和餵食量以及緩衝能力有關吧。我用的砂層比較厚也比較細,緩衝能力應該好一點。而且也常常忘記餵食XDDDDD

不過我覺得不同的餵食量和水體,NP不能一起比較。我總水量大約你的兩倍,但餵食量應該是你的一半不到,你的輸入量比較大,但總水量又比較小,所以濃度變化的程度也不會一樣才對。也許看起來我的N很穩,但其實是從0.2上升到5ppm一共25倍,倍率上還比你最近的變化大。這樣能叫穩定嗎?其實我不太確定。說起來還是KZ法聰明,一律打到N.D.,這樣就只有UL沒有LL,要算6 sigma也好看很多XDDDD

NP豆豆是碳源法,靠異營菌處理,強力菌種是硝化菌,這兩種會不會干擾就要呼叫阿彰兄說明才知道了。搞不好是因為這樣,所以轉菌的過程還沒完成也說不定。

不過你低等藻的狀況如何?我上個月因為覺得缸壁藻相仍然以褐藻為主,用量增加到每週兩匙(大約標準用法的四倍),結果發現珊瑚顏色有點淡,上週起用量又降回每兩週兩匙。在這過程中NP沒什麼明顯變化,所以我想強力菌種不是處理NP的,而是處理源頭的有機物。單純的NP問題,可能要靠藻類來吸收處理(低等藻、高等藻、共生藻等等)。而且你餵食量比我的大很多,我都用到兩匙了,你應該還有再加的空間才對。
 
狀況OK才是重點吧!我可是還在苦苦掙扎的階段。封缸前最後一次採買的入門斷枝組,不知道出毛能持續幾天啊......

我有看你aquaticlog的記錄,清潔蝦的加菜是指它們的排泄嗎?我也一樣有兩隻,但也沒這麼大變動,我想應該和餵食量以及緩衝能力有關吧。我用的砂層比較厚也比較細,緩衝能力應該好一點。而且也常常忘記餵食XDDDDD

不過我覺得不同的餵食量和水體,NP不能一起比較。我總水量大約你的兩倍,但餵食量應該是你的一半不到,你的輸入量比較大,但總水量又比較小,所以濃度變化的程度也不會一樣才對。也許看起來我的N很穩,但其實是從0.2上升到5ppm一共25倍,倍率上還比你最近的變化大。這樣能叫穩定嗎?其實我不太確定。說起來還是KZ法聰明,一律打到N.D.,這樣就只有UL沒有LL,要算6 sigma也好看很多XDDDD

NP豆豆是碳源法,靠異營菌處理,強力菌種是硝化菌,這兩種會不會干擾就要呼叫阿彰兄說明才知道了。搞不好是因為這樣,所以轉菌的過程還沒完成也說不定。

不過你低等藻的狀況如何?我上個月因為覺得缸壁藻相仍然以褐藻為主,用量增加到每週兩匙(大約標準用法的四倍),結果發現珊瑚顏色有點淡,上週起用量又降回每兩週兩匙。在這過程中NP沒什麼明顯變化,所以我想強力菌種不是處理NP的,而是處理源頭的有機物。單純的NP問題,可能要靠藻類來吸收處理(低等藻、高等藻、共生藻等等)。而且你餵食量比我的大很多,我都用到兩匙了,你應該還有再加的空間才對。

因為我的硬骨才一支半呀, 要是跟你一樣放這麼多應該也是苦苦掙扎吧 哈哈

清潔蝦加菜是我曾在關燈後觀察到不少次他們在噴小蝦, 雖然隔天早上都看不到蹤影, 但不論被嗑掉或是死在缸裡的, 應該都會增加汙染, 由於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抱蛋, 才會懷疑這可能會是個無法控制的汙染源.

我缸裡的褐藻大約兩天左右會有淡淡的一點在缸壁上出現,只要出現我就會用磁刷刷掉(我不喜歡看起來髒髒的感覺...),
部分活石上會有毛茸茸的藻類(共同點是出現在強光區), 綠藻跟鈣藻都是很微量的增加, 我在每月更新中也有提到跟你很類似的觀察, 強力菌種使用前後 NP 變化不大, 但藻類生成速度有降低, 似乎是強力菌種處理了有機鹽的關係.

這顆活石正上方就是我說的毛茸茸的藻類


我之前有嘗試增加 NP豆豆跟 PO4吸附劑的量, 但是幫助似乎不大, 你提到再增加菌種跟酵素的量我會再試試.
 
這顆活石正上方就是我說的毛茸茸的藻類


我之前有嘗試增加 NP豆豆跟 PO4吸附劑的量, 但是幫助似乎不大, 你提到再增加菌種跟酵素的量我會再試試.


如果是有機質,NP豆豆和PO4吸附劑效果應該不大,要用別的方法。

看到你在另一篇的一張圖片,剛好今天也看到自己又發生一樣的狀況,PO上來比對一下,這是今天注意到的:
PH84_F_15_170124224503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這種好像深紫紅色的鈣藻,十一月時這個地方還沒這種東西。毛毛藻也有點又多了起來的感覺,底砂上還有少許紅泥藻:
PH84_F_15_170124225709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根據之前的經驗,這都是有機質過高的狀況,

比對一下十二月至今的餵食記錄:
https://www.aquaticlog.com/showcase/feeding?aquariumId=12049
大概可以推測我又過量餵食了,只是這次發現得比較早而已。所以又要來包白棉和加酵素菌種了,抓平衡點真是不容易啊。不過覺得自己總算是抓到點眉角了,應該會愈來愈好才對。
 
各位前輩朋友們,能不能建議一下,以下哪一個活石安排比較好?

6008c10ab0d5c081eff10cb2026f534f.jpg


上面那個是普通的AB島造景,左右各堆一堆,前後和高低稍微分點層次就搞定了,堆這個的話,我可能會在活石堆後想辦法再藏一條出水管或造浪,盡量讓那邊的水流沒有死角。

下面那個是石柱造景,柱子上會鑽孔、留平台或學老王大做羊眼圈來放斷枝,左右的柱子可以遮造浪,其中兩三根比較矮的柱子,想做個鈕扣天橋架上去互相連接
 
這個不懂,為什麼特地強調中下段水?

如果對自己魚缸circulation 有把握的,取哪裡沒差.... 我是指普遍來說,取你硬骨擺放在魚缸裡的起始位置比較合理....一般, 沒人將硬骨由水位頂處開始....當然也有例外,譬如桃園王員外的新造景...那應歸於"叔叔有練過“類..:em01::em01::em01: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