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也加入測試行列

缸子為FO, 看看一個月之後紅泥藻會不會自己消失

https://youtu.be/jpGMfSdFcFg

不過小弟沒用汽泡木, 用汽泡石放底缸的馬達下, 打上去就會跟蛋白機一樣把汽泡給攪小(細)了
這樣比放出水口好, 比較不會阻礙減少出水

另外用汽泡石, 雖然氣泡大顆會噴得到處都是鹽渣沒錯, 但放底缸的話就沒差, 水位高的人用塊塑膠板遮起來即可
至於打上去變成小氣泡, 那就不太會噴鹽渣了, 汽泡越細越不容易


-------------
另外一缸混養也來測試,不過還沒裝打氣機,先用溢流的氣泡加減測試

https://youtu.be/JOIBfGuBAXw
 
最後編輯:
有些沉馬原始設計就能打氣泡的, 就不需要用到氣泡木.

下面影片是我目前定期衝活石的沉馬, 外灌孔不接打氣機, 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的氣泡量較少:
https://youtu.be/XTJ7YHWkSXA

若是接台打氣機, 出泡是又多又綿密!
https://youtu.be/fzG2QelDzqk

不過這方法會有不少水漬噴到上方燈具, 所以若是沒有蓋蓋子前, 我實在不怎麼趕長時間使用...
 
這是把氣泡木改到底缸之後的狀況:
https://vimeo.com/190720835

跟先前比較起來,現在比較符合r2r上說的,要有cloudy的感覺,而不是fog。

其他兩個好處,氣泡在進主馬之後會切得更細,根據ELC的說法,氣泡愈細,待在水中的時間愈久,效果也愈好。目前觀察起來,是有符合氣泡待在水中比較久的感覺。

另外,因為氣泡木是放底缸,多餘的壓力和較大的氣泡都在底缸釋放掉了,主缸就幾乎沒有鹽沫的問題。

不過原文提到的好處,目前幾乎都還沒看到,就只有水清澈很多,缸壁上的褐藻生長速度變慢了這兩點而已,也許蛋白真的是不可少的吧。
 
這是把氣泡木改到底缸之後的狀況:
https://vimeo.com/190720835

跟先前比較起來,現在比較符合r2r上說的,要有cloudy的感覺,而不是fog。

其他兩個好處,氣泡在進主馬之後會切得更細,根據ELC的說法,氣泡愈細,待在水中的時間愈久,效果也愈好。目前觀察起來,是有符合氣泡待在水中比較久的感覺。

另外,因為氣泡木是放底缸,多餘的壓力和較大的氣泡都在底缸釋放掉了,主缸就幾乎沒有鹽沫的問題。

不過原文提到的好處,目前幾乎都還沒看到,就只有水清澈很多,缸壁上的褐藻生長速度變慢了這兩點而已,也許蛋白真的是不可少的吧。

你的氣泡量比 R2R 上影片的量少非常多耶! 這樣效果會不會打折扣?!
 
你的氣泡量比 R2R 上影片的量少非常多耶! 這樣效果會不會打折扣?!



我覺得應該不會,可能光線太弱,手機畫質又不夠,錄起來氣泡沒有實際上看起來那麼多。
另外因爲這是測試而已,所以剛開始打氣就錄了。實際運作時,多跑十幾分鐘以後整個主缸都是細泡。

看R2R上的討論,重點只有兩個,一個是氣泡要夠細,最好細到micro以下的程度,另一個是要有效率佳的蛋白,把細泡帶起來的污染移除,氣泡量反而沒那麼要求。
而且過了第一週之後,每天只建議打氣2-4小時就好,所以我想沒有影響吧。
 
最後編輯:
既然都起個頭了
有一些重點我覺得可以圖文並茂整理到一樓
以免有魚友不知道可能的後果
沒事先預防走冤枉路
 
我是昨晚睡覺時開始試驗,今天準備用定時器來控制,關燈時開1小時停2個小時,只是對LPS有什麼影響就不知了,只能試試看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