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時開始加高粱酒的用意並不是要降NP , 但目前缸內NP 有點高,
於是就去查了些碳添加量與NP消耗量關係的文章~

發現了下面兩篇:


兩組實驗 1.5公升水量添加 醋酸(添加量:0.5ml/加侖) / 乙醇(添加量:0.33ml/加侖)
NO3消耗: 0.74 / 0.78 ppm (醋酸/乙醇)
PO4消耗: 0.1 / 0.06 ppm (醋酸/乙醇)
O2消耗: 3.5 / 1.5 ppm (醋酸/乙醇)

感覺這種添加量很恐怖耶?!
若是魚缸水量 250L 那乙醇就要添加 ~22ml, 才能消耗掉 0.78ppm 的NO3 !

是我的理解有問題嗎?!
若這次真的, 那 KZ / AF... 等添加藥水的產品, 建議用量 1滴/100L, 那配方的濃度是有多高?!
還是一般的缸每天要產生 1ppm NO3 難度很高?!
 
雖然當時開始加高粱酒的用意並不是要降NP , 但目前缸內NP 有點高,
於是就去查了些碳添加量與NP消耗量關係的文章~

發現了下面兩篇:


兩組實驗 1.5公升水量添加 醋酸(添加量:0.5ml/加侖) / 乙醇(添加量:0.33ml/加侖)
NO3消耗: 0.74 / 0.78 ppm (醋酸/乙醇)
PO4消耗: 0.1 / 0.06 ppm (醋酸/乙醇)
O2消耗: 3.5 / 1.5 ppm (醋酸/乙醇)

感覺這種添加量很恐怖耶?!
若是魚缸水量 250L 那乙醇就要添加 ~22ml, 才能消耗掉 0.78ppm 的NO3 !

是我的理解有問題嗎?!
若這次真的, 那 KZ / AF... 等添加藥水的產品, 建議用量 1滴/100L, 那配方的濃度是有多高?!
還是一般的缸每天要產生 1ppm NO3 難度很高?!
文章中的實驗都有先對碳源做莫耳濃度的標準化,所以乙醇都是使用3.8%的濃度來對應5%家用醋。
3.8 ÷ 46(乙醇莫耳質量) ≈ 5 ÷ 60(乙酸莫耳質量)

如果是用58%高粱要消耗0.78ppm NO3的話,250L水量換算下來添加量大約是1.4mL。
 
文章中的實驗都有先對碳源做莫耳濃度的標準化,所以乙醇都是使用3.8%的濃度來對應5%家用醋。
3.8 ÷ 46(乙醇莫耳質量) ≈ 5 ÷ 60(乙酸莫耳質量)

如果是用58%高粱要消耗0.78ppm NO3的話,250L水量換算下來添加量大約是1.4mL。
原來如此!
ps: 化學一直是我的罩門(從聯考一直持續到現在....)

我把這資訊做成一個試算表,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若是能掌握海水量與添加量, 大致就能得到處理多少 NO3
PH84_250213123151_fdab9.jpg


目前我每天添加金門高粱已經來到 3.2ml....
 
原來如此!
ps: 化學一直是我的罩門(從聯考一直持續到現在....)

我把這資訊做成一個試算表,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若是能掌握海水量與添加量, 大致就能得到處理多少 NO3
PH84_250213123151_fdab9.jpg


目前我每天添加金門高粱已經來到 3.2ml....
如果盧大也是化學高手
那就是不讓我們活了
沒有足夠多的專業不敢養了🤣
 
這幾天檢查滴定運作狀況時, 赫然發現金門高粱的滴定管內有一長段空管!
也就是說原本以為每天都有添加的金門高粱, 應該都沒有注入...

我用手動模式將管內空氣都排掉後, 確認能準確出酒後又觀察了兩三天,
管子最末端又會空掉!
看來這種高酒精濃度的液體, 即使在管內也會揮發掉! 一天大約會少掉1cc...

我目前每天會滴定2cc, 若是不能解決揮發問題, 那我是不是改為每天一次性添加,
並將添加量改為3cc (留1cc給揮發)?

還是大家有甚麼更好的想法?

ps: 我的經驗是不要用淡水去將酒濃度稀釋, 那會容易造成酒變質...
 
不是倒流
是開口酒精揮發,所以前端加個逆止,有橡膠閉合著,應該可以減少揮發掉
我的止逆閥不夠, 於是去買了幾個, 加下一段時間的觀察, 現在整路頭尾各加一個止逆閥,
管內的酒還是會少掉, 而且隨天數增加, 少的量會越來越多, 我完全摸不透到底是走那路蒸發掉的...

但我若是徹底排空空氣, 就會有一段時間在缸附近聞到酒味 (證明真的有溢散?!)


話說我為了喬止逆閥, 無意間動到了Ca 滴定, 造成滴定管抽不到氯化鈣水,
在每周一次的Ca 測試中才發現, 但Ca 已經直接降到 360ppm (又是一波震盪...)
高密度高消耗的缸 (一天將近30ppm的消耗量), 一個不留神就會來個意外驚喜, 真是刺激呀!

發現當下手動補 10cc 氯化鈣水 (大約5ppm), 接著換水1/6, 隔天測還是 360ppm!
於是當下加了 20cc 氯化鈣水, 馬上再測就到 370ppm (證明水量跟泡的氯化鈣水與估算都接近)

這現象與之前經驗相似:
漏補了鈣元素, 一開始會急速掉, 掉到一個數值會減緩下降速度;
回補時則反過來, 一開始補的似乎會被缸內多吃掉, 等慢慢上了軌道, 才會回到之前的消耗比例.

當然, 若是失控太久, 缸內大部分珊瑚都縮了, 那消耗速率短時間是回不來的...

Ca 趨勢
PH84_250414154610_5ae86.jpg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