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使用硫磺珠硝酸鹽化除系統, KH會掉的很快, 所已針對這個問題我去找原因, 過程中看到篇論文摘要:
其中提到, 脫氮硫桿菌 (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 存在於硫化物與硝酸鹽並存的環境, 將硝酸鹽中的氮轉成氮氣. 由於其生理特性在脫氮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碳做為其能源, 通常是CO2, 但是一般細菌在CO2缺乏的狀態下則會取用碳酸根(KH). 這或許也是解釋為什麼硫磺珠系統的KH掉的很快.
如果針對此做改善,
1, 是否可以在硫磺珠系統入水處加CO2, 並且做內循環來促進CO2的溶解. 讓細菌優先取CO2做為其能源, 禁量不讓他取用碳酸根的碳.
2. 通常硫磺珠與鈣石是分兩管, 也有裝同一個管子的, 但是都是水先經過硫磺珠再經過鈣石. 不知有沒有人試過, 將硫磺珠語鈣石混合? 因為以脫氮硫桿菌的需求來看, 脫氮的過程中, 有沒有鈣的存在似乎不是很重要. 因此如果可以簡化成一管, 省點空間也是好的.
3. 現在有用硫磺珠系統的人, 可不可以幫我測一下水經過硫磺珠管時, 並且是用流的速度來說, 出水的pH是多少?
-=-=-=- 以下內容由 danmhippo 在 2008年01月21日 04:02pm 時新增 -=-=-=-
再加一點:
4. 另一個CO2的來源或許可以是圓桶, 由於圓桶培養的是好氧菌, 其最終產物是NO3與CO2. 有沒有人試過將硫磺珠直接接在圓桶之後, 會不會因為圓筒持續製造出來的CO2, 使得KH更容易保持(不掉)?
其中提到, 脫氮硫桿菌 (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 存在於硫化物與硝酸鹽並存的環境, 將硝酸鹽中的氮轉成氮氣. 由於其生理特性在脫氮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碳做為其能源, 通常是CO2, 但是一般細菌在CO2缺乏的狀態下則會取用碳酸根(KH). 這或許也是解釋為什麼硫磺珠系統的KH掉的很快.
如果針對此做改善,
1, 是否可以在硫磺珠系統入水處加CO2, 並且做內循環來促進CO2的溶解. 讓細菌優先取CO2做為其能源, 禁量不讓他取用碳酸根的碳.
2. 通常硫磺珠與鈣石是分兩管, 也有裝同一個管子的, 但是都是水先經過硫磺珠再經過鈣石. 不知有沒有人試過, 將硫磺珠語鈣石混合? 因為以脫氮硫桿菌的需求來看, 脫氮的過程中, 有沒有鈣的存在似乎不是很重要. 因此如果可以簡化成一管, 省點空間也是好的.
3. 現在有用硫磺珠系統的人, 可不可以幫我測一下水經過硫磺珠管時, 並且是用流的速度來說, 出水的pH是多少?
-=-=-=- 以下內容由 danmhippo 在 2008年01月21日 04:02pm 時新增 -=-=-=-
再加一點:
4. 另一個CO2的來源或許可以是圓桶, 由於圓桶培養的是好氧菌, 其最終產物是NO3與CO2. 有沒有人試過將硫磺珠直接接在圓桶之後, 會不會因為圓筒持續製造出來的CO2, 使得KH更容易保持(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