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最後由jeremychen在 2005/04/03 02:36am 第 1 次編輯]
下面引用由mum在 2005/03/30 09:26am 發表的內容:
去買高比重得魚總比低比重的魚好吧 @@
沒錯.....
我已經一段時間沒上來了,發現了解這方面資訊的魚友也變多了,甚至也願意上來回覆魚友,小弟甚感欣慰,以前辛苦的打字回覆,整理文章總算是沒有白費....
其實我發現這個問題也是偶然發現的,有一次我去水產雜誌社買書,後來就在那坐下來翻閱一些書,其中一本是有關魚類生理學的書,裡面有介紹魚類調節滲透壓的機制(但是當時我沒意會到會有什麼問題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直到我到某幾家魚店買魚,發現暴斃的機率很高,且有時會看到迅速的瘦背現象(魚不進食而瘦背需要長時間,所以我認為應該有其他的原因),後來又於一篇有關迴游魚類資料發現,當從淡水進入海水時,魚會有短暫的時間脫水而造成體重減輕,但迴游魚類早已有這方面的調節機制可以再轉換環境時啟動,所以會慢慢回復正常體重,但衡滲透壓的海洋硬骨魚類並無類似保護機制,體液滲透壓低於海水,因此體內水分通過鰓和其他體表不斷滲出體外。它們保持體內水分的途徑有2種:一方面不斷吞食海水以及從食物攝取水分;另一方面腎臟的腎小球數量少,腎小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強,使排尿量減少;同時,通過鰓的泌氯細胞把過多的鹽分排出體外,以免因吞飲海水而使鹽分在體內大量積累。
但珊瑚蟭魚類長期生活在穩定的比重當中,對於比重的適應有其極限,我個人的推斷大約1.007-1.030的範圍內,(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比方說潮間帶魚類耐受極限的範圍更廣,魚鰓部受損或體弱時較無法承受較高的比重)當比重瞬間增高,或因為某些因素無法保住體內的水分造成脫水現象,會使體重減輕,首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管是不斷吞食海水以及從食物攝取水分或通過鰓的泌氯細胞把過多的鹽分排出體外都需要耗損能量,比重從1.012瞬間增加到1.022就好像把一個平地人丟到3000公尺氧氣稀薄的地方住一樣,呼吸頻度會增加,當然能量的耗損加重,但高山原住民到平地反而精神飽滿的道理是相同的.....
後來經我多次的測量特定魚店的原水比重後才發現比重超低,其用意是降低滲透壓負擔及防禦寄身蟲,減輕新魚的死亡率,不過一般的魚友都是使用正常比重下,即使長達6個小時緩慢的對水,對魚的負擔仍然是相當的大,體健的舊魚耐性較佳,但新魚的承受力就很低...
所以後期我進魚則不使用傳統的對水做法,水館正常比重的魚我都直接丟檢疫缸(我檢疫缸比重稍低於正常比重),超低比重的魚則是直接大幅調降檢疫缸比重....
所以....樓主的魚可以直接丟入不用對水了,水館比重這麼高的原因通常都是懶的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