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5.我想,鈣藻的出現應該這樣子定義才比較好,鈣藻出現該定義為缸子內已經進入生物像的平衡,並且有穩定的各項化學元素平衡,水質也已經達到良好的狀態,這時候放入魚隻或是其他生物,會比較養的起來,但是就像我之前曾經寫到的,當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另外加入新的生物,或多或少都會造成硝酸鹽類、亞硝酸鹽類的平衡失常,這時候缸子要照顧好,必須注意生物數量多寡(氨氮廢物的來源)、濾材的選擇(與可容許硝化菌像數量的極限有關),而在短時間內移入大量生物,會造成亞硝酸鹽類快速堆積,當這些累積的亞硝酸鹽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倒缸的情況就發生了。因此,不是鈣藻出現就可以一次大量的移入生物,而是要分批看時間移入生物,以免導致整個缸子生態大崩盤。而且,當你移入新的生物時,亞硝酸鹽類在短時間中一定會有,而亞硝酸鹽堆積的數量多寡得看你移入多少生物數量,最後慢慢趨近於0。所以,正確的作法是每次移入少數的生物,然後隔幾天,待亞硝酸鹽量測為0的時候,在移入其他生物,這是我的建議。
另外,硝化系統的建立與完成,應該分成兩個方向思考,就硝化系統的建立來說,只要缸子內有氨氮廢物,硝化系統就處於建立的狀態,並逐漸的消耗硝酸鹽、亞硝酸鹽,該注意的是在這段建立的時間中,亞硝酸鹽類、硝酸鹽類的堆積速度是否正好可以跟消耗速度達成平衡,當供過於給的時候,硝化系統都不能稱為完成,而硝化系統的完成,就是指在沒有額外的氨氮廢物來源下,堆積速度正好與消耗速度處於平衡的狀態下。
Ans6.你應該還沒放入魚隻吧?那些小白蟲應該是一些小的饒腳類、節肢類,也就是有俗稱的扁跳蝦以及一些其他小生物,對缸子來說,這是個好現象,因為他們是協助清潔一些小的有機碎屑的好幫手,也就是生態學上的清潔者,當魚入缸後,除非關燈一段時間,不然他們應該都會躲在底沙或其他活石上,避免自己被吃掉。
題外話,你的最後一張照片,我看到垃圾海葵(玻璃海葵)出現了,要多加注意唷,這種海葵耐操有檔頭,而且繁殖迅速,會變成整缸大爆發的現象,我想應該是活石帶進來的,如果是我,會想盡辦法把他吸走,而且不讓他的碎屑留在缸子裡面(據說其碎屑會造成更多的玻璃海葵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