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NS 與 頂端脫皮

讚,Art 前輩有沒有計畫中的RDSB 各砂層砂粒大小及厚度建議?還是就細砂12公分一路到底?

另外就RDSB和ATS配KZ,我也有些困擾,但ATS就直接搶奪玻璃上藻所需養份,應該還算安全吧!?

拜託各位別再用"前輩", 我雖年紀大, 但能力還遠遠望著各位的車尾燈

打算是細砂一路到底
但是要用0號砂還是1號砂呢? 1:2 mix? 有什麼建議嗎?

我也覺得ATS直接針對藻類, 應該是最有效的
但是每週清一次對不在家時會小有不便,
否則就出門超過一定時間ATS就關燈或減光 (缸內水質可能會變化太大)

DSB 沒有維護的問題, 也更安全
但成熟的慢, 對營養鹽變化的反應也慢

還是兩個都做, 先養DSB三個月, 再開始設ATS
但是ATS要做多大? 它可能分不到什麼東西. 會不會有系統崩潰的問題?

傷腦筋
 
小弟淺見

ULNS小弟沒見過也沒研究
先略過不提好了XD

一般骨玩家對於無機鹽的控制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基本上都可以維持在頗低的水準
但是即便如此
缸壁仍會長出薄藻
這應該是有機鹽的問題

厚砂部分健構成熟確實可以降無機鹽
但是對於有機鹽應該無能為力甚至還會累積

ATS/AUS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至少就作用機制來看
是有機無機通殺
而且AUS應該相對來說比較適合
畢竟空間需求就差一大截了

不過這種藻屏也仍存有風險
當污染壓制很低的時候
系統相對來說是脆弱的
此時除了要加強餵食以外
還要考量低養分的環境中
硝化系統也相對較弱
能不能處理加強餵食的污染
也是個問題
 
完全同意 Josh 大的看法
藻屏在控制藻類生長的長處及應用在低營養鹽環境的潛在風險

回到摟主ULNS的主題
用沸石系統總有如履薄冰的感覺
厚砂又似乎是個值得一試的緩衝
優先順序排下來, 加設藻屏會不會風險大於優點?
 
WOW~ 大大們好專業~ 靜待後續~
 
DSB和RDSB基本上算同樣一個東西
用細沙原因是細沙創造出來的孔隙體積最大表面積也最大(別懷疑,真的比粗顆粒大)
再來就是孔隙通道小易控制水中溶質的傳輸(擴散diffusion和延散dispersion)
厚層砂好處在表層是充氧層,主要作用是有機轉無機的作用
越往下含氧量越低越接近脫氮作用
好處就是最天然
壞處就是面積需要很大
另外細砂易堵塞,翻砂生物很重要
最好表面有水流,可以增加砂床效益
有間歇性水流更好
之前流行過的活砂缸算是DSB的更新版
下層顆粒加大提高溶質擴散和延散效益
一開始版本是用隔板當底
不過我之前都用生化棉感覺效益比較高

ATS機制簡而言之就是低等藻
創造優勢環境集中管理
有機無機鹽通殺
優點是簡便
缺點同樣是面積需求
另外移除藻類也是固定工作

DSB和ATS在所有缸子都通用
這些機制並沒有和其他生物作用牴觸
問題都在面積
以前RC和AA討論過很多可以去尋找舊文
我沒有印象實際操作的效益數字是多少
 
的確,愈細的砂的表面積愈大, 以倍數計:em25:
只是想依缸子的狀況做點小小的變化 :em06:
考量我的RDSB不會有任何翻砂生物, 但是表面的流量很大
所以會用稍大的砂子, 希望能避免堵塞甚至底層變黑的問題
但, 這些變通會有效嗎?
試試看囉:em01:
 
改變顆粒是一定可以的
我之前就是用綠豆沙當第一層
我個人覺得比細砂好很多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