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先前看過一篇文,有人用簡易抽收集的污泥拿來測試,結果發現有很強的硝化能力。這篇好文等於是解釋了原因。
看來該思考在底缸弄個污泥集中區了
那麼說來,我每星期花十分鐘清簡易抽的汙泥是錯誤的。
我還是太勤勞了,應該像小馬一樣,久久清一次才對。
我採用小馬大的簡易抽, 只是缸內的流量沒法把淤泥全部帶到集中區, 後來看了赤子大這篇, 乾脆就不清理了,
目前缸底跟側濾區都形成了微生物+濾食生物區了...
感覺整缸的排汙能力比之前強, 缸子狀態也比較穩定, 唯一要擔心的就是亂長的管蟲, 不知那天會傷到蛋白跟沉馬的馬達...
我曾經想過若是下一缸有底濾缸, 還是想弄個微生物區, 要避免較硬的生物傷害馬達的話, 在馬達區養隻火焰神仙或許是個解法...
(目前我缸裡的火焰神仙把主缸區守得非常好, 只要嘴巴咬得到的地方, 管蟲都擴張不過來...)
我有一陣子對廢水處理的技術有點興趣,翻了一些基本原理的介紹,覺得底缸污泥這個東西,跟廢水處理的活性污泥法很類似。
活性污泥法簡單說是一種模仿自然界利用微生物淨化水質的方式,但更加有效率。我們魚缸中當然不可能做出一個活性污泥處理區,但累積在某處的污泥,時間長了以後,也可以有類似的效果。雖然淨水效率不可能像工業界那麼高,但我們也不需要像工業界那麼高的處理效率。我想以COD的去除率來說,大概30%~50%,對一般的玩家已經十分的夠用了。而活性污泥同時又可以產生微生物,提供食物鍊最底層的生物,算是一舉數得。
不過以活性污泥法當參考的話,底缸的污泥還是有定期清理的必要。因為這方法的原理是微生物吸收COD當成自身成長的能量,排出CO2和水,來進化水質。但微生物死亡後的屍體,也會變成污泥的一部分。原本被吸收掉的COD,包括氮磷等就累積在這裡。如果一個不小心,還是有回到水中的可能。所以業界的處理法是把大部分的污泥回流到處理區,定期排掉小部分的污泥,當成COD的出口。比照在魚缸中的設計,大概就是要定期吸掉少部分污泥,或找一些其他方式定期移除少量污泥,我想這樣才是比較適合的方式。
談到廢水處理的應用,cmfish上其實有比較多的發想,比如鐵碳微電解法、AO法等等。8.4上我只看過以前的廢鐵大有很完整的AO法設計。小馬大做過一個水質活化桶,也是類似的原理,其他就沒有了。說起來人多還是有好處的,人多想法就多。雖然目前都還不成熟,但如果多一些人做不同的想法,說不定以後就有一個像蛋白一樣,可以劃分時代的新器材出現。
該怎麼說呢...可以養不代表能養的好,養的久.
細菌硝化系統不是養殖中的全部,應該算是基本
基本的事做好了當然能養,但離養的好還是會有距離.
我20年前就是一個以現在眼光來看幾乎等於沒用的skimmer +珊瑚砂+上部過濾白棉再養.
能不能養,當然可以,不過真的離養的好有一段距離.
當然我現在其實也是有砂有白棉有汙泥,但是多了其他一些設備是為了想能養好,而不光只是能養...
一般魚缸,汙泥本來就會自然生成,就算完全不餵食也會生成.
汙泥生成不是能精準控制的, 清除倒是可以.
至於該清該留前面已有討論, 就看氨/No3 對你來講是不是個問題跟看你是怎麼想的.
我前陣子才剛把底缸汙泥吸一吸,吸的原因是覺得髒而已,汙泥也累積了一年多了吧,
我是完全感覺不到有什麼差別,大概是我本來就石頭砂子一大堆吧.
汙泥清不清對我而言其實不是重點,魚缸中汙泥又不是魚缸中唯一硝化作用區
工業廢水處理的觀念當然可用,但也許不用太鑽牛角尖.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不一定對...
該怎麼說呢...可以養不代表能養的好,養的久.
細菌硝化系統不是養殖中的全部,應該算是基本
基本的事做好了當然能養,但離養的好還是會有距離.
我20年前就是一個以現在眼光來看幾乎等於沒用的skimmer +珊瑚砂+上部過濾白棉再養.
能不能養,當然可以,不過真的離養的好有一段距離.
當然我現在其實也是有砂有白棉有汙泥,但是多了其他一些設備是為了想能養好,而不光只是能養...
一般魚缸,汙泥本來就會自然生成,就算完全不餵食也會生成.
汙泥生成不是能精準控制的, 清除倒是可以.
至於該清該留前面已有討論, 就看氨/No3 對你來講是不是個問題跟看你是怎麼想的.
我前陣子才剛把底缸汙泥吸一吸,吸的原因是覺得髒而已,汙泥也累積了一年多了吧,
我是完全感覺不到有什麼差別,大概是我本來就石頭砂子一大堆吧.
汙泥清不清對我而言其實不是重點,魚缸中汙泥又不是魚缸中唯一硝化作用區
工業廢水處理的觀念當然可用,但也許不用太鑽牛角尖.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不一定對...
"可以養不代表能養的好,養的久."
推這句...
我覺得你看太多東西,反而把它想難了。你查到的那些資料,很多細節是根據充分的分析結果來調整的,比如COD、BOD、TP、TN、導電度、pH、顯微鏡觀察等等。沒有這些工具等於是盲目操作,這幾乎沒有人辦得到啦。污水處理操作工必須做到「四懂四會」!
感覺要操作的好門檻高呀...
你説對了,赤子這篇寫的方式我還沒見過養好的。不過也許我孤陋寡聞,或我是以硬骨缸立場在看而有所偏差, 如果有養的不錯的,麻煩介紹一下。
我自己比較保守,只選成功缸子經驗來複製,要求新,也不過是小變化,不可能成為創新者。
創新者如森哥,用KHG把水族世界翻了翻,厲害。
同理可推,赤子這篇也希望有人著墨更深些,將水族目前的几大系統挑戰一下。
這篇是很久以前討論海水魚的養殖系統,結果引來珊瑚軟體的魚友質疑,感覺蠻搞笑的,為了避免太搞笑~所以也很久沒發表自己過於膚淺的意見了.
珊瑚軟體我沒養過也沒研究過~但看過老包的文章有提到管蟲很多的時候珊瑚開始衰敗,這點跟legendhua的觀察蠻類似的,老包還有說橈腳類生物過少的時候會引來爛藻橫行,因為橈腳類很愛吃爛藻...以上這些似乎跟N降的過低有關,我覺的老包的觀察很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