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似乎很重視密度

專營各式小丑魚繁殖、販售、批發
line id : andlers 電話:0921221200
樓主應該只是想跟大家交換飼養經驗
我覺得這類的事情本來就各國都有各個風氣,但相關文章參考就好,不用真的照做
我還是新手的時候也是耳根子軟,在站上看到別人怎麼說我就怎麼做,久了發現不需要這樣
因為有時候就算是一套錯誤的理論,只要有10個人說是對的,慢慢大家就會覺得這是對的(打開電視轉新聞台就知道了)
多上網看文章很好,但我只會納入參考,再自己弄出一套方法,我覺得這樣才好玩,養魚的規則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舉幾個例子
像是你在站上發問養水的問題,得到的答案大概都是養水1個月再放魚,如果你說1週就放了一定被炮轟
但我後來設的幾缸都是7~10天就放魚了

如果你發問檢疫缸怎麼設,很多人會說水量至少50L、100L,甚至要有燈具要有蛋白
但我都用8吋缸,丟一包主缸濾材和沉馬就在檢疫了

要用天然海水還是海水素,光這點就可以分出兩個派系,但兩者之間也是有好有壞,沒有誰對誰錯

魚缸要多大,當然是越大越好,但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空間和預算放幾百L的缸

再來如果要談人道問題,我認為站上沒人有資格吧
只要你缸裡有養生物,你就已經是在破壞大自然生態了

回歸到密度問題,我覺得密度不要搞得太超過就好
前面大哥提到,把過動兒關在2坪的房間會瘋掉沒錯
但如果要我一個人住在500坪的房子,我也會空虛到瘋掉吧

魚缸是否會限制魚的成長,就我目前的經驗是會的
我的第一缸水量只有約30L,藍倒吊買超小隻3cm多的,前半年迅速長了快1倍大,但就停住4年都沒再長
黃三角則是買來就那樣,好幾年都沒長大,頂多吃得比較胖而已



聽完你藍倒吊經驗就放心許多,就是怕牠長太大...



其實我會一直提國外國外單純只是人家資料標示清楚完整而已
像liveaqua販售活體都寫明最小水體跟生物習性等等
國內我真的只有在8.4找資料而已,這樣就被扯崇洋媚外有些無辜啦..

資料沒有絕對正確,很多要自己實行驗證,這大家都知道
但面對錢包跟生命,我想還是參考一下別人堆屍出來的經驗也好

影響魚的存活率除了餵食水質等等還有是否感到"壓力""緊迫"
本文只是就這話題去討論,就活動空間大小去排除問題
從而提高魚在人工環境存活率(當然魚類相容性也要考慮)
他能歪到衛道那邊也是令我無言了,這樣大家都可以把魚缸收一收了
飼主絕對造不出大海環境,但可以盡力而為
如同齊大講的讓魚缸環境接近魚隻在大自然中的狀況


希望大家能珍惜海洋資源、祝養魚愉快
 
如果跳脫下,以商業養殖的角度來看這密度根本不算什麼...

就其根本 個人覺得應該要根據魚種和飼養目的來辦別,還要看維護

我覺得觀賞珊瑚礁缸子不可能放很多的,換海水跟活石也是財力勞力,半年不到可能環境就惡化倒缸了

fo的如果能搭配好也許可以用個幾年才要大修

當然如果是全部龍膽石斑的話...放很多應該沒問題吧! 不用等過年就可以加菜了 哈哈



請教 需要換活石嗎?有何好處?
 
我見過國外高密度的缸、也見過養魚密度低或偏低的。只不過國外普遍認為FO高密度比混養更容易、一個是NO3跟PO4比混養更好控制、一個是可以直接下藥 (我想這點跟台灣毫無區別)。

國外觀念裡認為真正的高手是主要養SPS甚至全養SPS的同時還能夠魚隻高密度、但可以做到這一點的屈指可數、因為無論對設備還是個人技術都是很大的挑戰。當然,除了費力就是費錢。

我問過幾個大缸但魚隻偏少的外國魚友、他們都覺得低密度是把魚養好養長久的關鍵之一。舉個例子,一位美國魚友的缸180 x 75 x 75、水量剛剛超過1000升 (約270加侖)。他在缸裡總共只養了六七條魚、包括:

黃三角 (一隻)
夏威夷金眼倒吊 (一隻)
太平洋皇帝 (一隻)
美國紅鷹 (一隻)
拉馬克神仙 (一隻)
公子 (一對)

拉馬克好像最近放的。他的這隻黃三角養了28年、金眼倒吊9年、美國紅鷹8-9年,皇帝14年,公子一對跟黃三角年齡相同。



還有一位魚友的缸240 x 90 x 90、我想在這裡除了賴兄以外、應該沒有這種規模的缸了。水量達到近2000升 (500多加侖)。他養的魚有:

馬鞍神仙 (14年)

紅海大帆倒吊 (11年)

印度七彩狐狸 (14年)

四間雀鯛 (17年、原本好幾隻、剩下這一隻)

黃尾藍雀鯛 (4隻、都養了超過10年)

不知名小型單棘豚 (新魚)

之前死了一隻養了快10年的透紅、得了某種未知疾病。

我問他還要不要多放幾隻魚,他說目前不確定,但跟第一位魚友同樣覺得低密度更利於魚兒健康和壽命。


以上面兩個魚友為例、證明低密度確實更容易穩定。雖然如此、但國外也不乏養魚高密度 + 珊瑚多樣化的大佬、比如這位180 x 60 x 60 (歐美標準六尺缸)的神仙魚愛好者 (國外很多人不怕仙科蝶科跟珊瑚混養、他們看具體魚跟珊瑚的品種、以及個人承受力):

紅海皇帝 (一對)

拉馬克神仙 (一對)

紅海紫倒吊 (一隻)

紅翅倒吊 (一隻)

黑倒吊 (稀有長嘴型、售價不親民)(一隻)

粉藍 x 五彩混血倒吊 (一隻)

克克斯神仙 (一對)

八線新娘 (一對)

紫背少女神仙 (一對)

宿務火焰神仙(三隻、一公二母)

漁夫神仙 (一隻)

黑邊公子 (一對)

黃霞蝶 (三隻)

六線龍 (一隻)

以及各類海金魚,天竺鯛科等小型魚種


這是他12年前的缸,他大概18年左右升級到尺寸為260 x 180 x 120的超大規模混養缸、仙蝶科總共加起來有四五十多隻。
 
我見過國外高密度的缸、也見過養魚密度低或偏低的。只不過國外普遍認為FO高密度比混養更容易、一個是NO3跟PO4比混養更好控制、一個是可以直接下藥 (我想這點跟台灣毫無區別)。

國外觀念裡認為真正的高手是主要養SPS甚至全養SPS的同時還能夠魚隻高密度、但可以做到這一點的屈指可數、因為無論對設備還是個人技術都是很大的挑戰。當然,除了費力就是費錢。

我問過幾個大缸但魚隻偏少的外國魚友、他們都覺得低密度是把魚養好養長久的關鍵之一。舉個例子,一位美國魚友的缸180 x 75 x 75、水量剛剛超過1000升 (約270加侖)。他在缸裡總共只養了六七條魚、包括:

黃三角 (一隻)
夏威夷金眼倒吊 (一隻)
太平洋皇帝 (一隻)
美國紅鷹 (一隻)
拉馬克神仙 (一隻)
公子 (一對)

拉馬克好像最近放的。他的這隻黃三角養了28年、金眼倒吊9年、美國紅鷹8-9年,皇帝14年,公子一對跟黃三角年齡相同

黃三角倒吊壽命有28年?二十八年!?
 
有耶!沒騙你、我說的是養了28年還活著。


視頻裡這個人的黃三角1994年買的,到現在還活著、他的紫三角好像跟黃三角相差一兩歲(也就是95年或96年買的)、也還活著。

他的一隻美國紅鷹養了差不多17年、去年歸西了。他的藍閃電跟一對黃尾藍雀也差不多養了十六七年、目前依然健在。

黃金蝦虎 (跟老虎槍蝦共生)今年為止養了差不多五年。

他之前養過的紅眼玫瑰也十幾年,藍眼黃新娘14年、不知道老死還是別的原因、也有可能送人了。花豹蝦虎 (吃藻)他說他養過的壽命一般8-10年、老死。

大帆吊、天狗都有超過20年。

蝶科他覺得霞蝶跟黑白關刀相對容易搞定。


低密度、不超過中密度他跟我說也是他養魚養久的寶典。


不同魚的壽命跟基因構造有關、但也不是絕對關係。大部分情況是魚的大小跟壽命成正比,但也有很多例外。小丑魚在魚裡算中小型、但壽命卻能超過二十,甚至三十年。雀鯛科我發現也可以輕易活過十年、比如有個聊過的魚友、他的一對黃肚藍雀 (下半跟尾巴都是黃色的那種)、06年買的、20年死了一隻、前年死了另一隻、都是自然死。美國紅鷹養過12年、美國草莓養過14年,這兩隻是意外死亡。

小型蓋刺一般體長在10-15公分之間、雖然壽命可能達不到一些大型神仙的三、四十年甚至更久,但養了十幾、將近二十年的例子也不少。最小的Xiphypops (迷你神仙)亞屬我不清楚、但有個美國人養了一對夢幻神仙、公的 (應該買的時候偏大)養了11年走的、母的活了13年。

蝦虎科、又一個美國魚友養過一隻粉點蝦虎 (共生、但他從來沒給配槍蝦)養了18年,去年走的。

我以前也沒想過海水魚的壽命可以趕上甚至超過貓狗、了解了過後覺得買一條魚真的不能把它看作是消耗品。
 
最後編輯: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