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8507
🏆🏆🏆🏅
這幾天看到站上.針對野採與禁止一事激烈討論,有感而發
其實這個話題,每年夏季都會一再被提起與激烈論
隨著氣候逐漸變冷,到了冬天就冷卻下來了
這次藉這機會,小弟想說的是大 家都把矛頭指向對方
不如把重點指向海腳(針對以毒魚方式捉魚的海腳)
如赤子大的那篇所述
不止如此,這些毒物也會隨波漂流至珊瑚礁,破壞也隨之增加
每天我們看不見的背後,這些事件一再上演,我們成了海洋殺手的幫兇之一
全台灣的海水水族館因我們而生存
全台灣的海水大盤因我們得以維生
還有為了提供各地充足貨源的海腳
則必須馬不停蹄的一直作出這些毒魚的動作(當然也有守法的海腳..)
而我們買回養不活的毒魚
一直死,又一直買
海腳只有一直抓,重覆不斷,這樣的行為不會因為冬天而停止
我多年前,也很愛去南部海邊小村的海腳買魚
每到這個村落,就會聞到一股刺鼻味,這就是毒劑的味道
而這些海腳,毒魚的過程也會毒了自己
身上.嘴唇,.手掌.指甲都微微的呈現暗紫色
買回來的魚看來都很完整無外傷但就是很難養活
有一位南部魚塭業者告訴我,魚中了毒,仙丹難治
若真的要用解毒劑,也沒有人針對中毒的魚來用心研究
靠魚體本身是無法將毒排出
另一位養殖專家曾先生告訴我,中毒的魚.生前平衡感會失調
其中一邊的鰭會抖動或不動,較神經質,會亂竄或是眼神呆滯或停滯原處不動
魚死後,解剖看其內臟,會呈黑色
為了證明這點,小弟這2天趁水管打佯後
去水館垃圾桶翻找,想說找些死魚來解剖看看
不過實在很臭,看到上面一尾,拿了就走(感覺自己好像小偷..
)
以下解剖的圖片,有點驚悚殘忍(請見諒),未滿18歲勿看
第一次將魚解剖,又沒有其它魚可以比對
內臟有一些微血管有些偏黑
不知這樣算正常與否
若真是毒來的魚
任憑你給它再好的環境,終究還是養不活它….
我想我們應該是台灣最愛海水生物中的一群人
要我們禁養,是絕不可能….
相信我們不會希望看見心愛的魚出現在餐桌佳餚上
不希望看見海馬海龍被製成中藥
不希望看見珊瑚或生物被製成標本
以上這些不停出現在各個角落,提供給另一個不同族群的人們
我們無法..
更無權..去制止
唯一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可以拒絕購買毒來的魚------
只要我們把觀念建立出來,並教育新一輩的人
不敢說會有全面性的改革,但至少是開頭的第一步
首先,跟水館指定購買非毒來的魚(當然有時是白問的…
.)
或許你分辨不出,或是已購買了
若魚死了,解剖看看,再跟水管反應
大家一起反應.一再反應.一個人.10個人.幾十人反應
幾週.幾月.甚至幾年後
終究水館會跟取貨的大盤反應
事實上就某種程度而言,相信水館也是受害者
(有時魚還沒賣出就死在販售缸了,另外毒來的魚也會回吐一些殘毒,再毒到缸內其它的魚)
若很多水館跟大盤反應,終究大盤會跟取貨的海腳反應
這樣不厭其煩的
海腳必須想出對策,不管是劑量減輕或是以後都改手撈或是加強人工養殖…等等
這樣對生態的傷害絕對比下毒來的少
不管成效大否,至少有作總比沒作好
有一點,這樣的改變,或許到最後魚的價格會提高
我們要有骨氣接受這一點
可以養得活,養得久,價格貴一點
絕對比買來幾天就死了的便宜....
-=-=-=- 以下內容由 mar8507 在 2007年09月14日 01:48pm 時新增 -=-=-=-
拍照的關係,目測時沒有照片那麼黑
是否請有經驗的魚友判定一下
其實這個話題,每年夏季都會一再被提起與激烈論
隨著氣候逐漸變冷,到了冬天就冷卻下來了
這次藉這機會,小弟想說的是大 家都把矛頭指向對方
不如把重點指向海腳(針對以毒魚方式捉魚的海腳)
如赤子大的那篇所述
要抓一隻目標魚,背後可能死了數百隻的魚下面引用由jeremycheny在 2007/09/11 6:13pm 發表的內容:
業者為了滿足我們這些愛好海水生物養殖的人士,下海去敲珊瑚軟體,用氰化鈣毒魚,為了要賺錢生活,他們是無止境的在敲在毒,為了一隻我們想要的目標魚他可以毒死上百上千隻的魚也在所不惜,這些要死不活的非目標魚就這樣讓他自生自滅,現場僥倖存活的魚隻也剩下半條命,變成所謂的"活死魚"被長途的輸送到水管,接著被消費者買回飼養....事實上這些僥倖存活的魚,最終活存率也許只剩下一兩成....
不止如此,這些毒物也會隨波漂流至珊瑚礁,破壞也隨之增加
每天我們看不見的背後,這些事件一再上演,我們成了海洋殺手的幫兇之一
全台灣的海水水族館因我們而生存
全台灣的海水大盤因我們得以維生
還有為了提供各地充足貨源的海腳
則必須馬不停蹄的一直作出這些毒魚的動作(當然也有守法的海腳..)
而我們買回養不活的毒魚
一直死,又一直買
海腳只有一直抓,重覆不斷,這樣的行為不會因為冬天而停止
我多年前,也很愛去南部海邊小村的海腳買魚
每到這個村落,就會聞到一股刺鼻味,這就是毒劑的味道
而這些海腳,毒魚的過程也會毒了自己
身上.嘴唇,.手掌.指甲都微微的呈現暗紫色
買回來的魚看來都很完整無外傷但就是很難養活
有一位南部魚塭業者告訴我,魚中了毒,仙丹難治
若真的要用解毒劑,也沒有人針對中毒的魚來用心研究
靠魚體本身是無法將毒排出
另一位養殖專家曾先生告訴我,中毒的魚.生前平衡感會失調
其中一邊的鰭會抖動或不動,較神經質,會亂竄或是眼神呆滯或停滯原處不動
魚死後,解剖看其內臟,會呈黑色
為了證明這點,小弟這2天趁水管打佯後
去水館垃圾桶翻找,想說找些死魚來解剖看看
不過實在很臭,看到上面一尾,拿了就走(感覺自己好像小偷..

以下解剖的圖片,有點驚悚殘忍(請見諒),未滿18歲勿看
第一次將魚解剖,又沒有其它魚可以比對
內臟有一些微血管有些偏黑
不知這樣算正常與否
若真是毒來的魚
任憑你給它再好的環境,終究還是養不活它….
我想我們應該是台灣最愛海水生物中的一群人
要我們禁養,是絕不可能….
相信我們不會希望看見心愛的魚出現在餐桌佳餚上
不希望看見海馬海龍被製成中藥
不希望看見珊瑚或生物被製成標本
以上這些不停出現在各個角落,提供給另一個不同族群的人們
我們無法..
更無權..去制止
唯一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可以拒絕購買毒來的魚------
只要我們把觀念建立出來,並教育新一輩的人
不敢說會有全面性的改革,但至少是開頭的第一步
首先,跟水館指定購買非毒來的魚(當然有時是白問的…

或許你分辨不出,或是已購買了
若魚死了,解剖看看,再跟水管反應
大家一起反應.一再反應.一個人.10個人.幾十人反應
幾週.幾月.甚至幾年後
終究水館會跟取貨的大盤反應
事實上就某種程度而言,相信水館也是受害者
(有時魚還沒賣出就死在販售缸了,另外毒來的魚也會回吐一些殘毒,再毒到缸內其它的魚)
若很多水館跟大盤反應,終究大盤會跟取貨的海腳反應
這樣不厭其煩的
海腳必須想出對策,不管是劑量減輕或是以後都改手撈或是加強人工養殖…等等
這樣對生態的傷害絕對比下毒來的少
不管成效大否,至少有作總比沒作好
有一點,這樣的改變,或許到最後魚的價格會提高
我們要有骨氣接受這一點
可以養得活,養得久,價格貴一點
絕對比買來幾天就死了的便宜....
-=-=-=- 以下內容由 mar8507 在 2007年09月14日 01:48pm 時新增 -=-=-=-
拍照的關係,目測時沒有照片那麼黑
是否請有經驗的魚友判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