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覺的水流有點道理,我之前用大流量的揚馬抽底砂,再加上檢疫,不是很常得白點,有得也不太會致命.
 
軟體缸最好的作法就是不要養魚,或者超低密度養就不要再進了....久了穩了就OK了....
其餘所有的方法,大多是有時有效有時沒效(比方說升溫,換水,殺菌燈,臭氧,大蒜.,不關燈,淡水浴...等等)
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影響因子在於,密度,天敵,還有魚的健康狀況....魚缸的環境不管養再少的魚,密度都是天然環境的百倍千倍之高,且天然環境有太多天敵了,而這些天敵生物往往在人工環境很難大量繁殖.....然而魚的健康狀況又不佳的情況下,就只能靠生物的生存法則生存了....買了一堆魚進來,強者活命弱者淘汰....
基本上白點蟲的游泳能力並非很好,且紫外線的穿透能力也很弱,也許只要幾公分就低於有效劑量了,要靠紫外線照死白點蟲實在有些困難,珊瑚礁魚類通常不會浮在水面下(因為容易被掠食),且白點蟲我記得以前看過文章,他有感光器,是靠暗影來判斷是否有宿主在附近,似乎不會好端端的自己跑去水面上讓紫外線曝曬讓自己失去生命....
混養缸個人是覺得是最難的一部份,魚與軟體不容易兼顧,最好的方法還是分兩缸養吧,軟體缸留幾隻耐命魚點綴一下就好了....
不然就是進了一兩隻神仙之後就永不進魚....只要飼主持續的進魚,病原呆在主缸,生病都是早晚的問題,不管使用什麼策略似乎都差不多....
禿頭兄的想法跟這一路的過程,大概在PH8.4還沒創站的時候就一堆人用過了,軟體跟魚混養不就是每個人的理想魚缸嗎??很可惜的這些方法,經過這麼多年的驗證,至今還是無法讓多數人滿意,所以fish only與檢疫的人越來越多了.......
我個人是比較期待創新的方法,很多人用過覺得不是很滿意的方法應該是不用期待會有太大的差別....這些被毒來且長途運輸的野生海水魚很脆弱,買的越多死的越多,如果可以的話,軟體缸儘量少養一點於會比較安全些.....中肯的建議不是兔朝,別誤會囉~~~
 
以前看書上有寫到,自然界的魚爆白點...獨居的魚會很快死亡,群居的會落後其它魚,然後被大型魚吃掉,就好像自然淘汱一樣..
而且小弟剛好也當海軍@@"看過滿多次在港口裡的魚得白點,尤其越髒的港裡越多(但是我也看過一群裡只有一支得滿滿的白點,其它都沒事)~但會髒除了汙染多(菌相或許也是極度不平衡)以外,通常是因為水流很不流通...所以不流通也是造就白點爆發的主因..自然界一點白點蟲長成爆掉之後,釋放出上千萬幼蟲,但被強大的水流及廣大的水體稀釋,所以會中的魚很少,甚至應該可以說,有問題的魚才容易中白點..
現在又看到大大新的心得,又提供了一個新的參考方向囉,或許每個原因都是原因之一,會互相影响呢..
 
你提到菌相是很好的一個思考
不過瞎扯扯遠了
白點蟲跟菌相是兩碼子事
浮游生物捕食白點蟲??
野外紫外線增加??
聽說臭氧破洞在兩極
看完之後小弟愚昧不知重點在哪
這年頭多打一些字就會被叫高手達人之類的
很抱歉小弟在您文章裡感覺不到"智慧養魚,理學認証"這東西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