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zgh 🏅🔰🔰 金幣 369 2016/04/20 #73 baotni 說: 如果有軟體飼養成果,也要上來分享一下,看看瓦數夠不夠。 按一下展開…… 好的!!只是小弟很菜....還看不懂何謂退共生藻@@ 只知道健康的軟體應該是土黃色偏棕色... 然後只知道畏光就是事情帶大條了......
baotni 說: 如果有軟體飼養成果,也要上來分享一下,看看瓦數夠不夠。 按一下展開…… 好的!!只是小弟很菜....還看不懂何謂退共生藻@@ 只知道健康的軟體應該是土黃色偏棕色... 然後只知道畏光就是事情帶大條了......
baotni 🏅🏅🏅🏅 金幣 105 2016/04/20 #74 zgh 說: 好的!!只是小弟很菜....還看不懂何謂退共生藻@@ 只知道健康的軟體應該是土黃色偏棕色... 然後只知道畏光就是事情帶大條了...... 按一下展開…… 軟體退共生藻,我也沒看過。 你先注意有沒開很大,活很久就好。
zgh 說: 好的!!只是小弟很菜....還看不懂何謂退共生藻@@ 只知道健康的軟體應該是土黃色偏棕色... 然後只知道畏光就是事情帶大條了...... 按一下展開…… 軟體退共生藻,我也沒看過。 你先注意有沒開很大,活很久就好。
F f057313 🏅🏅🏅 金幣 5 2016/04/21 #75 baotni 說: 軟體退共生藻,我也沒看過。 你先注意有沒開很大,活很久就好。 按一下展開…… 退共生藻就是整個幾乎白掉...但是還有皮.... 整個卡b是共生藻爆走..共生藻蓋住了螢光蛋白使骨沒辦法螢光顯色... 共生藻和螢光蛋白,都是存在sps的共肉裡面,也就是存在sps的組織裡面 sps的組織有內外層,一般來說共生藻會在內層,螢光蛋白會在外層, 所以要sps更螢光,需要更多的螢光蛋白來發功,但是如何增加共肉的厚度 就必須靠共生藻提供養分給sps本體,使得螢光蛋白有更多繁衍的地方 我先前豆丁因為翻缸受到震盪...原先以為脫皮整個白掉 但是仔細看杯口還有毛...骨身觸感還有滑滑的黏液... 沒把它丟掉..後來就真的救回來了
baotni 說: 軟體退共生藻,我也沒看過。 你先注意有沒開很大,活很久就好。 按一下展開…… 退共生藻就是整個幾乎白掉...但是還有皮.... 整個卡b是共生藻爆走..共生藻蓋住了螢光蛋白使骨沒辦法螢光顯色... 共生藻和螢光蛋白,都是存在sps的共肉裡面,也就是存在sps的組織裡面 sps的組織有內外層,一般來說共生藻會在內層,螢光蛋白會在外層, 所以要sps更螢光,需要更多的螢光蛋白來發功,但是如何增加共肉的厚度 就必須靠共生藻提供養分給sps本體,使得螢光蛋白有更多繁衍的地方 我先前豆丁因為翻缸受到震盪...原先以為脫皮整個白掉 但是仔細看杯口還有毛...骨身觸感還有滑滑的黏液... 沒把它丟掉..後來就真的救回來了
baotni 🏅🏅🏅🏅 金幣 105 2016/04/21 #76 硬骨退共生藻有很多案例,可我就是沒看過軟體退共生藻(海葵例外),通常是萎縮不開死掉。 垃圾海葵在無光區是白色的。 不知道榔頭退藻是什麼樣子。 最後編輯: 2016/04/21
JasonXxxxYou 🏅🏅🏅 金幣 55 2016/04/21 #77 LPS會退共生藻 我目前手上的案例是多彩毛菇 正常情況下 T5白燈下是棕黃色 LED藍燈下是螢光橘+螢光綠 被造浪吹到造景下 退共生藻後變成白色 T5白燈下是白色 LED藍燈下只有相當淡的顏色 像是用修圖軟體淡化到只剩原本色彩濃度10%的效果 在僅燈光不足的情況下仍正常無萎縮 已白化的LPS在放回正常光照之後 約一個月後恢復 沒有特別照料,僅是移到面光處 因此恢復時間僅供參考
LPS會退共生藻 我目前手上的案例是多彩毛菇 正常情況下 T5白燈下是棕黃色 LED藍燈下是螢光橘+螢光綠 被造浪吹到造景下 退共生藻後變成白色 T5白燈下是白色 LED藍燈下只有相當淡的顏色 像是用修圖軟體淡化到只剩原本色彩濃度10%的效果 在僅燈光不足的情況下仍正常無萎縮 已白化的LPS在放回正常光照之後 約一個月後恢復 沒有特別照料,僅是移到面光處 因此恢復時間僅供參考
Hipopus 🔰🔰 金幣 330 2016/04/21 #79 有關光照的理論,這裡有一篇文章是由一位美國普渡大學工業工程博士Sanjay Joshi所做的研究,值得大家參考.文章是2010年發表於網路雜誌上,到六年後的現在,LED的發展已經一日千里,而MH與T5的發展則似乎已經大幅減緩. 值得一提的是,Sanjay Joshi 博士任教於賓州州立大學,由於他從小就迷上海水軟體缸,所以他自己擁有三個海水缸,220公升, 240公升與720公升,同時也管理賓州大學校區內的一個2,000公升的公共海水缸.因此他也經常自己設計需要的燈具或器材.可以說是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學者.他的文章應該都極具可看性.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0/2/aafeature2
有關光照的理論,這裡有一篇文章是由一位美國普渡大學工業工程博士Sanjay Joshi所做的研究,值得大家參考.文章是2010年發表於網路雜誌上,到六年後的現在,LED的發展已經一日千里,而MH與T5的發展則似乎已經大幅減緩. 值得一提的是,Sanjay Joshi 博士任教於賓州州立大學,由於他從小就迷上海水軟體缸,所以他自己擁有三個海水缸,220公升, 240公升與720公升,同時也管理賓州大學校區內的一個2,000公升的公共海水缸.因此他也經常自己設計需要的燈具或器材.可以說是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學者.他的文章應該都極具可看性.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0/2/aafeature2
baotni 🏅🏅🏅🏅 金幣 105 2016/04/21 #80 這篇是比較MH, T5, LED三種光源的用電量,亮度,及照射面積。 文末說他以LED取代MH,用在他的海水缸上,下一篇會報告結果。 有找到下一篇了嗎?
Hipopus 🔰🔰 金幣 330 2016/04/22 #81 他的下一篇就是這篇: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1/8/aafeature 他還陸續測試了更多品牌的LED,也談到了LED光譜的分佈: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2/1/aafeature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3/1/aafeature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3/6/review
他的下一篇就是這篇: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1/8/aafeature 他還陸續測試了更多品牌的LED,也談到了LED光譜的分佈: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2/1/aafeature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3/1/aafeature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3/6/review
baotni 🏅🏅🏅🏅 金幣 105 2016/04/22 #82 這幾篇文章增加了很多品牌燈的測試,包含亮度,照射範圍,轉換效率等。 很可惜, 他的文章並沒有探討光譜對生物的影響。 可能有商業考量。 不過還是很感謝提供文章。
Hipopus 🔰🔰 金幣 330 2016/04/23 #83 包大人如果比較注重光譜與珊瑚的關係,這裡有篇LED與MH的光譜比較.另外有一篇就是討論光譜與珊瑚的關係,就比較深入了.請參考: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2/3/aafeature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2/10/aafeature
包大人如果比較注重光譜與珊瑚的關係,這裡有篇LED與MH的光譜比較.另外有一篇就是討論光譜與珊瑚的關係,就比較深入了.請參考: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2/3/aafeature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2/10/aafeature
A aqualedtw 🏅🏅🔰 金幣 31 2016/04/23 #84 led 產業有個特性,就是投入開發及研究規模是千百倍於螢光燈管或複金屬燈管,超越他們本來就應該,led都競爭到拼物理極限了。 另外led是唯一窄頻光源,所以只要投入資源開發研究,任何光譜分布比例都可以達到,也追求生物植物有效性照明, 像植物多數是綠色,因為他們把紅色藍色光譜用掉,綠色用不到反射出來,所以植物工廠只用紅光跟藍光。。。。 文章都幾年前的事了,現在一年led就進步很多了。 幾年前就完成全頻藍 由版主最後編輯: 2016/08/21
led 產業有個特性,就是投入開發及研究規模是千百倍於螢光燈管或複金屬燈管,超越他們本來就應該,led都競爭到拼物理極限了。 另外led是唯一窄頻光源,所以只要投入資源開發研究,任何光譜分布比例都可以達到,也追求生物植物有效性照明, 像植物多數是綠色,因為他們把紅色藍色光譜用掉,綠色用不到反射出來,所以植物工廠只用紅光跟藍光。。。。 文章都幾年前的事了,現在一年led就進步很多了。 幾年前就完成全頻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