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只是小弟很菜....還看不懂何謂退共生藻@@
只知道健康的軟體應該是土黃色偏棕色...
然後只知道畏光就是事情帶大條了......:em06:
軟體退共生藻,我也沒看過。
你先注意有沒開很大,活很久就好。
 
軟體退共生藻,我也沒看過。
你先注意有沒開很大,活很久就好。
退共生藻就是整個幾乎白掉...但是還有皮....
整個卡b是共生藻爆走..共生藻蓋住了螢光蛋白使骨沒辦法螢光顯色...
共生藻和螢光蛋白,都是存在sps的共肉裡面,也就是存在sps的組織裡面
sps的組織有內外層,一般來說共生藻會在內層,螢光蛋白會在外層,
所以要sps更螢光,需要更多的螢光蛋白來發功,但是如何增加共肉的厚度
就必須靠共生藻提供養分給sps本體,使得螢光蛋白有更多繁衍的地方
我先前豆丁因為翻缸受到震盪...原先以為脫皮整個白掉
但是仔細看杯口還有毛...骨身觸感還有滑滑的黏液...
沒把它丟掉..後來就真的救回來了:em03:
 
硬骨退共生藻有很多案例,可我就是沒看過軟體退共生藻(海葵例外),通常是萎縮不開死掉。

垃圾海葵在無光區是白色的。
不知道榔頭退藻是什麼樣子。
 
最後編輯:
LPS會退共生藻
我目前手上的案例是多彩毛菇
正常情況下
T5白燈下是棕黃色
LED藍燈下是螢光橘+螢光綠
被造浪吹到造景下
退共生藻後變成白色
T5白燈下是白色
LED藍燈下只有相當淡的顏色
像是用修圖軟體淡化到只剩原本色彩濃度10%的效果
在僅燈光不足的情況下仍正常無萎縮

已白化的LPS在放回正常光照之後
約一個月後恢復
沒有特別照料,僅是移到面光處
因此恢復時間僅供參考
 
有關光照的理論,這裡有一篇文章是由一位美國普渡大學工業工程博士Sanjay Joshi所做的研究,值得大家參考.文章是2010年發表於網路雜誌上,到六年後的現在,LED的發展已經一日千里,而MH與T5的發展則似乎已經大幅減緩.

值得一提的是,Sanjay Joshi 博士任教於賓州州立大學,由於他從小就迷上海水軟體缸,所以他自己擁有三個海水缸,220公升, 240公升與720公升,同時也管理賓州大學校區內的一個2,000公升的公共海水缸.因此他也經常自己設計需要的燈具或器材.可以說是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學者.他的文章應該都極具可看性.

http://www.advancedaquarist.com/2010/2/aafeature2
 
這幾篇文章增加了很多品牌燈的測試,包含亮度,照射範圍,轉換效率等。

很可惜,
他的文章並沒有探討光譜對生物的影響。
可能有商業考量。

不過還是很感謝提供文章。
 
led 產業有個特性,就是投入開發及研究規模是千百倍於螢光燈管或複金屬燈管,超越他們本來就應該,led都競爭到拼物理極限了。
另外led是唯一窄頻光源,所以只要投入資源開發研究,任何光譜分布比例都可以達到,也追求生物植物有效性照明,
像植物多數是綠色,因為他們把紅色藍色光譜用掉,綠色用不到反射出來,所以植物工廠只用紅光跟藍光。。。。
文章都幾年前的事了,現在一年led就進步很多了。
幾年前就完成全頻藍
PH84_F_13_160423110505.JPG
 
由版主最後編輯: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