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第二個缸子。第一缸是個厚沙系統,在設缸前預想的是一個簡單的LPS缸,但還在養水期間,就把目標轉向SPS,後來因為設計上完全不適合,加上我個人的各種摧殘,整個系統的狀況很差,花了我不少時間精力去學習怎麼處理。雖然最後沒有做的很好,但也吸收了不少東西。

2016年9月開始,趁著要搬家的機會,徵得家人的同意,開始進行新缸的規劃,算算時間,這個新缸也籌備了超過半年了。因為前一缸有太多要解決的難題,像安全、水流、營養鹽、有機鹽、燈光等等,剛開始規劃新缸時,想的一直是設計出一個能解決所有問題,功能完整的新缸。尤於想法實在太多太多了,最後想出來的東西自己都覺得太過複雜。後來聽取了一些朋友的建議,把缸子的設計盡量簡單化,抓好幾個重點,其他部分能方便執行例行性維護工作就好,才總算拍板定案。雖然還沒有完全就緒,但也是時候該上來分享一下,在正式運轉前聽取各方大德的建議,盡量把缸子的每個細節都調整到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這缸會是以SPS為主的混養缸,所以一些日常維護的動作省不了,沒辦法朝懶人缸前進。因為不能懶,退而求其次希望不會太麻煩,所以上一缸在日常維護的兩大缺點也要先進行改善,不想再有每次換水換濾袋洗白棉時都像打仗一樣的狀況。第一是因為設計和魚缸擺放位置的不良,在進行換水或洗濾袋等日常工作時都像在進行什麼大工程,常常還要拖把待命。第二是儲物空間不足,後期魚缸兩旁和上方堆放了一堆東西,要拿要用都很麻煩,看起來也不美觀。有鑑於此,這次對硬體規劃的要求,希望能達到「外觀簡單清爽不雜亂,維護輕鬆容易好執行」。最終理想就是每天花點時間,輕輕鬆鬆完成要做的事,把水質搞定,有空視斷枝狀況移個位置,剩下時間都省下來坐在魚缸前面休息。

日誌:

2017.09.02 開缸
2017.09.18 魚隻開始移入
2017.09.24 斷枝移入


以下是目前已定案的硬體資訊:
主缸:90x60x50,背娃娃,黑框有邊條,舖5~7cm的底砂

底缸:70x50x45,含白棉架,濾袋架x2,藻缸兼訓餌區

底櫃:90x60x88,含主缸總高度148cm,底櫃內加LED燈條

側櫃:40x60x160,含十個插座和一個網路孔,一個收納式工作平台,一個滴定桶托盤

燈具:AI 52HD,以圖軌吊在天花板上

造流:Rossmont m900 x2 with controller,Maxspect XY-130 x1

控制器:GHL Profilux 3

滴定:GHL一代四頭滴定副機

冷水機:Resun CL-450

自動補水:澳多ATO

主馬:Kraken DC-6500

冰水馬:

蛋白:

鈣反:

系統還沒決定好,大致上會是一般用碳源+菌種+蛋白的養法,但會使用Microbubbles。元素補充打算以鈣反為主體,再加滴定三大元素,希望這樣可以不用每個月調一次滴定液。換水部分初期目標是每週5%~10%的換水量,後期也許會嘗試以打濕泡替代換水。


以下是目前的照片:

主缸和底缸:
PH84_F_15_170512150635s.JPG


側櫃,由下往上開始依序是滴定格、電氣櫃、藥品櫃、工作平台、置物櫃:
PH84_F_15_170512150953.JPG


電氣櫃:
PH84_F_15_170512151247.JPG

PH84_F_15_170512151247_1.JPG


工作平台:
PH84_F_15_170512151624s.JPG


補水區與鈣反區:
PH84_F_15_170512151731.JPG



預計可以開始養水的日期大概會是六月底,也請大家幫忙在一些還沒決定好的選擇上給些建議,感謝大家:em04::em04:

 
最後編輯:
阿帆的千針石林-2017.09.02開缸

上星期把陽台那缸的魚,分幾天由小到大一隻隻慢慢移進來,接著星期天再用一整天,把剩下的斷枝軟體等等都移進去,到目前為止狀況都還不錯。部分斷枝先黏到活石上了,還有一部分放斷枝架上弱光弱流區先適應,等著有空再慢慢黏上去。來貼幾張手機照:
8d48b47ef58fcfee174776e6ce2ca3ed.jpg


0ce4d0e61f144a20e2112b993a892433.jpg


2169c6db2eb152037ae5a188d5127edd.jpg


6fcfd96e8d42ddfcdc4512666dcf8716.jpg


8bb3da51ad4bed5db0aca57f8f50b1ca.jpg


3dd91cb66c426c12398d0cc57c6f604f.jpg


這次是用舊石和死石開缸,所以除了缸壁上長一些綠藻褐藻、舊石上長一些綠藻苗以外,就沒什麼藻了。不像第一次爆藻那麼狂野,說真的不太適應,心裡有點怕怕的。不過目前為止生物的狀況似乎還不錯,用來當水質指標的八爪也開得很好,雖然這兩天不太抓了,不過應該是硝化系統還不夠穩的關係,啟用蛋白之後應該會比較好。除藻生物還有點缺,只有三隻倒吊和兩隻假綿羊蝦在工作,所以底砂開始髒了,缸壁也不太乾淨,應該還會補一隻花豹蝦虎、三隻翻砂海星、一隻海蔘和一些假綿羊蝦。

目前的全景我還蠻滿意的:
07b0db581422ca97a857925d67189b96.jpg


如果右前方那個石堆可以控制好,只放一些視覺上不會太大的LPS,應該可以有我想要的景深。不過缸子旁邊和底櫃的線材還是沒整理好,總覺得不太舒服,這個月不知道有沒有時間收納好。

再來就是慢慢買慢慢插,希望一兩年後能成景了。
 
阿帆的千針石林-2017.09.02開缸

滿一個月全景:
157961d0c6c559b5f9a6e1acd61a8a6d.jpg


大部分生物入缸後適應都不錯,只有一棵深水骨脫皮沒看到止住的現象,和花環狀況依舊不佳。這朵花環已經是老朋友了,剛入缸時觸手還開的不錯,後來愈縮愈小。看它這樣實在有點不忍心,但找不到原因不知道要怎麼救,打算這兩天拿出來泡氯化鉀,試試看有沒有救。
另一個發現是我的RO水水質原來不是很乾淨,NO3測出來是1ppm左右,因為沒加DI單元,KH也有5~7。所以我配出來的海鹽水,KH高達13~17。
這引申出另一個很奇怪的問題,我這幾天一直參不透。開缸時用了半箱多的KZ鹽和320L的RO水,泡出來的海水KH應該是13~17dKH。養水期三週,接著放入生物,上星期測出來的KH已經掉到5.7了,而且嘗試以換水方式每天拉0.15~0.2,居然還是維持5.7。
9/2 開缸,KH:13~17
9/21 放魚
9/24 斷枝和軟體移入,KH:6.1
9/26~9/28 每天換水1%,KH維持5.7
L
裡面生物只有七隻魚和十幾支斷支,少部分LPS,沒有藻缸,看不出來有什麼東西可以吃那麼大量的KH。對我而言,這件事真的蠻奇怪的,不知道和我用舊石與店家養好的活石開缸有沒有關係。總之目前骨況和魚隻都沒什麼異常,所以不急著強拉KH。不過昨天還是下訂了鋼瓶和CO2調節閥,這星期準備把鈣反上線。
其他一些細部照片,沒有什麼好東西,單純以手機記錄一下最近的狀況,方便未來比對。
25f0af986429e1006d33ab0574b53abc.jpg

fe0d2c055247a2235b98e2f2e4cc4a9c.jpg

933a4c22a8a48e2f6933670f284e61b3.jpg

6729c61190217aa382a7536f519d9ba4.jpg

68fa10235a39cc6e82cdd68ce8f1f06b.jpg


移缸後狀況最讓我高興的是它:
0514eb873451dbd586b98903d38643e0.jpg

這棵聖誕樹在前一缸末期,狀況就不太好,要開不開的。移到陽台後也沒什麼改善,爛掉的部分被寄居蟹清理掉後,剩兩株一大一小的分枝。沒想到入新缸之後,兩棵都活過來了:em01::em01

昨日新入缸:
海賊的二線花豹
5256e5d6753d694d0bb120abac10c315.jpg

SJ的紅單胞
68d4310f8d1e7ef141103a756d88b7fa.jpg
 
最後編輯:
因應可能要長期出差的準備,先在這裡把系統簡化的想法寫下來,如何簡化例行性維護工作,又不給家人太多負擔?

1.濾袋換成尼龍濾袋,或是乾脆拿掉?
拿掉會產生落水聲問題,似乎不可行。尼龍濾袋比較好洗,一次放三個要塞也比較慢一點。

2.不進行主動換水。
5.倒蛋白廢水時順便補鹽度

2跟5一起考慮,每次倒廢水大約是700cc,倒完廢水後順便加約27g的海鹽在濾棉上,鹽度晃動的程度應該不會很大,對生物影響有限,這星期開始測試。觀察重點是骨會不會縮毛,和八爪會不會縮。

3.是否還要啟用藻缸?
藻缸要定期清理(線藻)。如果改養高等藻,遇狀況白化時也是要清,暫時決定不啟用。

4.元素補充
元素以鈣反補充,只求有不求穩,也不用pH控制器以免器材故障造成問題。但蠕動馬達不可省,待採買。

6.較大的RO補水桶
以10L以上為目標,但空間要重新安排。不知道有沒有可以訂製壓克力補水容器的店家。

7.餵魚
最不會有煩惱的問題。

8.刷缸。
問題不大,但要找到好用的磁刷。除藻生物也可以多放點。

9.停電復電測試

10.緊急救援
 
最後編輯:
因應可能要長期出差的準備,先在這裡把系統簡化的想法寫下來,如何在不給家人太多負擔下繼續維持這缸?

1.濾袋換成尼龍濾袋,或是乾脆拿掉?拿掉會產生落水聲問題,似乎不可行。
2.不進行主動換水。
3.是否還要啟用藻缸?藻缸要定期清理(線藻)。如果改養高等藻,遇狀況白化時也是要清。
4.元素以鈣反補充,只求有不求穩。
5.倒蛋白廢水時順便補鹽度
6.較大的RO補水桶
7.餵魚。最不會有煩惱的問題。
8.刷缸。問題不大,但要找到好用的磁刷
9.停電復電測試
10.緊急救援

小小經驗,
1. 直接拿掉比較好, 尼龍袋還是會塞.
2. 我用滴定補海水, 每天幾西西可cover item5.
4. 滴定續補3大元素. 但調降至80%. 可撐過3星期
5. 蛋白設乾泡, 應該可撐一個月, 如系統穩應該不會暴衝.
6. 我出國3星期, RO 應該補不到5公升, 總水量150L,
7. 魚沒餵應該沒關係(都不是高單價魚), 還有藻可以啃
8. 家人不care, 就不用刷, 留些給魚啃
 
小小經驗,
1. 直接拿掉比較好, 尼龍袋還是會塞.
2. 我用滴定補海水, 每天幾西西可cover item5.
4. 滴定續補3大元素. 但調降至80%. 可撐過3星期
5. 蛋白設乾泡, 應該可撐一個月, 如系統穩應該不會暴衝.
6. 我出國3星期, RO 應該補不到5公升, 總水量150L,
7. 魚沒餵應該沒關係(都不是高單價魚), 還有藻可以啃
8. 家人不care, 就不用刷, 留些給魚啃

哈哈,我沒寫清楚造成誤會了。其實我在思考的是出國幾個月(三個月以上)的時候,怎樣把例行性工作簡化,好請老婆或老媽幫忙維護這缸,但又不會花太多時間:em06::em06:

一些簡單的維護像倒蛋白、換濾袋、補RO水這些不到5min的舉手之勞,我想還是可以請家人幫忙。而調滴定液、配新海水這種粗重活都直接pass了。現在在思考的就是有哪些必須,哪些可以省略。不過還是感謝建議啦:em01::em01: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