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要任何的開發是最好的,對自然環境都不會有影響.
但是三接遷走就能保護藻礁嗎?不會,因為桃園海岸長期受到的工業污染,才是藻礁最大的污染.
對於一個已開發國家,要兼顧經濟發展而完全不破壞自然環境,真的就如天平的二端.
縮小 減輕 補償才是理性的方法.
 
當然,不要任何的開發是最好的,對自然環境都不會有影響.
但是三接遷走就能保護藻礁嗎?不會,因為桃園海岸長期受到的工業污染,才是藻礁最大的污染.
對於一個已開發國家,要兼顧經濟發展而完全不破壞自然環境,真的就如天平的二端.
縮小 減輕 補償才是理性的方法.
其實可以更改地點 找傷害較低的地方 如林口 台北港 ......... 都是適合地點 所有的建設都有傷害 若能保留某些天然不易形成的東西 給下一代 才是負責的方式.......
桃園海岸長期受到的工業污染 是沒錯 但一但蓋了 只會加速破壞 所以這不應成為理由 才對
 
其實可以更改地點 找傷害較低的地方 如林口 台北港 ......... 都是適合地點 所有的建設都有傷害 若能保留某些天然不易形成的東西 給下一代 才是負責的方式.......
桃園海岸長期受到的工業污染 是沒錯 但一但蓋了 只會加速破壞 所以這不應成為理由 才對
這個想法就有點像,已經缺了小姆指跟無名指了
再往中指食指剁也是ok的
約三十年前吧,我們的環境標準是比德國還高的
這三十年在標準上德國沒什麼變,我們也沒什麼變(有修正到跟歐盟差不多標準,但後來歐盟有提高標準)
但一看就知道問題出在哪邊,就是二個字"放任",造成財團政府"為所欲為"
只要沒上新聞的就隨便他們了
 
沒有生產天然氣的國家卻讓天然氣發電超過50%, 想想都害怕!
重點是台灣本地不生產天然氣,台灣海峽只要有颱風滯留,LNG船(液化天然氣載運船)無法靠港,全國一半電力就斷氣。
雖然這些天然氣來源很多,但是通通進不來:
一、西南航道,運送印尼、馬來西亞、卡達、汶萊及非洲等國的LNG;
二、東南航道,運送澳洲、巴布亞紐幾內亞的LNG;
三、西北航道,運送俄羅斯的LNG;
四、東北航道,運送美國、千里達、秘魯的LNG
 
重點是台灣本地不生產天然氣,台灣海峽只要有颱風滯留,LNG船(液化天然氣載運船)無法靠港,全國一半電力就斷氣。
雖然這些天然氣來源很多,但是通通進不來:
一、西南航道,運送印尼、馬來西亞、卡達、汶萊及非洲等國的LNG;
二、東南航道,運送澳洲、巴布亞紐幾內亞的LNG;
三、西北航道,運送俄羅斯的LNG;
四、東北航道,運送美國、千里達、秘魯的LNG

台灣幾乎發電的燃料都是進口的
煤礦台灣不採了,天燃氣台灣有產,但量超少,核電燃料棒就更不用講了
所以儲存發電燃料才是正解,進口只是過程
 
台灣幾乎發電的燃料都是進口的
煤礦台灣不採了,天燃氣台灣有產,但量超少,核電燃料棒就更不用講了
所以儲存發電燃料才是正解,進口只是過程
確實發電的燃料都是進口的,儲存發電燃料才是正解,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在斷供的情況下,哪一種燃料可以維持得比較久。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