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和我目前的認知相同。有時間的話還是要對溫對水
沒時間的話也要確定一下缸中海水比重跟袋中的比重差多少
個人經驗,缸中的比重如果比袋中的比重高,差很多,直接丟馬上凸眼給你看
比重高的進到比重低的就還好
治白點的低比重療法就是幾天內把缸中比重降到超低,達成讓白點蟲無法存活
所以比重高到低比較不會有問題
感謝提醒,我好像真的在滲透壓和氨的迴圈卡太久了。你講的是要準備一個跟袋內水一樣比重的部份,再另外對水是嗎??
但對水不是只是對滲透壓跟氨而已,所以實務上的操作,你的多一動作並沒有對生物造較好的影響
還可能因為ph整盪造成離子失衡魚隻暴斃,對水並不是只有對一樣,而是對整體環境的參數,讓生物慢慢適應過去
另外就是不同的來源太多,每個人的缸子對上太多不同來源,新增多一動作,反而是增加變數,如果測量不對
調整錯誤呢??
以前分享過一個案例,再重提一次,客人養五年的紫吊(不死系的魚)要捉出來做淡水浴(正常這很簡單)
淡水還加了水穩,還調了ph,結果溫度忘了注意,手摸到才發現差了五度,魚再緊急放回原缸也是抽筋掛了...所以參考看看囉
上週逛水街聽到一個客人和老闆的對話
客 : 我小丑一直買卻一直死,養死了15隻,每隻都是沒幾天就掛了,但其他魚都很正常!
闆 : 小丑有脫膜嗎?
客 : 有!!
闆 : 對水時間多長??
客 : 對水??? 我都買回家就直接丟進缸的!!!
闆 : ..............
我的os : 死了15隻後你才打算開始請教如何養魚?
我目前就是參照小張大的對水法,只是在想有沒有可能即使不打氣對水時的曝氣就足以造成氨中毒。關於你講的部分
我有印象看過小張提過
剛剛去翻了一下,或許也可以一起參考留意
★過程中不要打氣唷,因為曝氣會快速提高pH值,讓袋內的氨產生致命的毒性。過強的曝氣動作也會導致魚隻受驚嚇適應不良。
(此點針對長途運輸後,袋內水已經嚴重汙染,若是短時間運輸後,則建議可以稍微打氣避免缺氧發生)
當然小至鈣鎂離子這種程度可能真的沒什麼差,但鹽度以及pH我不覺得算是小參數,兩者的瞬間大變動都有機會造成魚隻出狀況。我只會對溫而已,長途運輸的水通常溶氧低、氨濃度高,裡面都是代謝廢物,這種環境待久造成的壓力可比水質變化來得嚴重,尤其是高密度運輸;況且脊椎動物是體內恆定的,一些小參數的改變根本無傷大雅。
在海水魚的運輸中,滲透壓不會是主要死亡的原因(窄鹽性魚類大概±5-10 psu 都不會是問題),這是因為海水中的離子濃度比魚血漿中還高出非常多,魚在海水中只會流失水分,不會流失離子,所以正常的海水魚不會離子失衡。
剛進口的魚隻通常都已經因為連續的環境改變、運輸壓力導致代謝紊亂、生理功能受損,我認為這時追求對水對溫的細節帶來的改善就像杯水車薪,反而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體弱的個體通常註定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