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搬來說是不抽
不過也有人抽 但是要看怎麼個抽法 目前應該很少人這樣用
如果只是抽出來 沖到主缸中 那可能就破功了
 
其實沒有這麼複雜啦

+1
舊式活沙系統底部容易缺氧變黑而產生過多硫化氫
充水層ㄉ設置是為改良其缺點而成~
藉水ㄉ擴散作用讓最底部ㄉ低溶氧能均勻散布使其不會產生缺氧區
所以"充水層"就是充滿水就可以ㄌ
不要想得太複雜喔~

我覺得這個論點說的很好!!呵呵!!!
其實微養區的氧...細菌自己會生...
 
DSB的分層:
1.上層帶氧區:
硝化菌會把第一階段產生的NH3轉化成亞硝酸鹽(NO2),然後再轉化成硝酸鹽(NO3)並放出酸性,而這過程亦同樣是消耗氧的。
2.中層低氧區:
由上層帶氧區所產生的NO3,會擴散到中層低氧區。此區的反硝化細菌會進行脫氮作用將NO3化成N2,並放出鹼性,中和了在硝化作用中所產生的酸性。
3.下層無氧區:
厭氧菌的工作,就是將硫化物轉化成硫化氫(H2S),當它升到帶氧區時,會被好些好氧菌轉化成無毒的硫酸鹽(Sulfate),再被藻類植物吸收作為養份。
 
DSB的分層:
1.上層帶氧區:
硝化菌會把第一階段產生的NH3轉化成亞硝酸鹽(NO2),然後再轉化成硝酸鹽(NO3)並放出酸性,而這過程亦同樣是消耗氧的。
2.中層低氧區:
由上層帶氧區所產生的NO3,會擴散到中層低氧區。此區的反硝化細菌會進行脫氮作用將NO3化成N2,並放出鹼性,中和了在硝化作用中所產生的酸性。
3.下層無氧區:
厭氧菌的工作,就是將硫化物轉化成硫化氫(H2S),當它升到帶氧區時,會被好些好氧菌轉化成無毒的硫酸鹽(Sulfate),再被藻類植物吸收作為養份。
你說的是DSB(厚沙系統), 但是第三點說錯了

這篇說的充水層指的是Plenum system (活沙系統). Plenum指的就是一個充水的空間

後者是改善前者的問題, 如同小賴所述.
 
活沙系統:
1.上層細沙層:
主要是由粒徑在於0.5㎜~1㎜的細沙所組成,厚度在1英吋到2英吋之間,主要的功能在於除去缸中的有毒物質氨及亞硝酸鹽。
2.中層粗沙層:
沙石的粒徑約略大於1㎜~3㎜,厚度也在1英吋到2英吋之間,主要的功能為脫氮效用,是幫助我們將硝酸鹽轉換成氮氣的脫氮菌。
3.下層充水層:
最大的效用就是防止我們的缸中產生缺氧的地區,利用擴散原理形成一個我們需要的氧氣濃度梯度。

PS‧活沙過濾的差異便是將傳統的DSB加以改善,並將缺氧層去除,因為產生缺氧層卻是我們所不願見到的,並消除可能產生有害物質硫化氫(H2S)。
 
最後編輯:
活沙系統:
1.上層細沙層:
主要是由粒徑在於0.5㎜~1㎜的細沙所組成,厚度在1英吋到2英吋之間,主要的功能在於除去缸中的有毒物質氨及亞硝酸鹽。
2.中層粗沙層:
沙石的粒徑約略大於1㎜~3㎜,厚度也在1英吋到2英吋之間,主要的功能為脫氮效用,是幫助我們將硝酸鹽轉換成氮氣的脫氮菌。
3.下層充水層:
最大的效用就是防止我們的缸中產生缺氧的地區,利用擴散原理形成一個我們需要的氧氣濃度梯度。

PS‧活沙過濾的差異便是將傳統的DSB加以改善,並將缺氧層去除,因為產生缺氧層卻是我們所不願見到的,並消除可能產生有害物質硫化氫(H2S)。
讚啦!

補充一下: 細沙曾與粗砂層之間要鋪一整片尼龍紗網. 這是防止鑽沙生物鑽到粗砂層. 鑽沙生物難免會將微氧區的沙層與上層沙混合. 效果要好, 就需要盡量保持粗沙層不被翻動

翻動難免會造成大量帶高氧量的水進入微氧區, 破壞微氧狀態
 
讚啦!

補充一下: 細沙曾與粗砂層之間要鋪一整片尼龍紗網. 這是防止鑽沙生物鑽到粗砂層. 鑽沙生物難免會將微氧區的沙層與上層沙混合. 效果要好, 就需要盡量保持粗沙層不被翻動

翻動難免會造成大量帶高氧量的水進入微氧區, 破壞微氧狀態

認同+1

細沙層中要特別引入一些棲息於底沙的生物,幫助我們翻動沙子,讓其不會有缺氧的現象。

生物有沙蠶、海參、一些貝類、螺類、或是會鑽沙的魚類以及某些會翻砂的蝦蟹類等。
 
讚啦!

補充一下: 細沙曾與粗砂層之間要鋪一整片尼龍紗網. 這是防止鑽沙生物鑽到粗砂層. 鑽沙生物難免會將微氧區的沙層與上層沙混合. 效果要好, 就需要盡量保持粗沙層不被翻動

翻動難免會造成大量帶高氧量的水進入微氧區, 破壞微氧狀態

借版問一下
請問---細沙曾與粗砂層之間要鋪一整片尼龍紗網
這片尼龍紗網可以用較薄的生化棉來取代嗎?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