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了「柏林系統」跟「氮磷比」這兩個名詞,也許跟我一樣很常看cmfish。但我始終認為cmfish很流行所謂的「控制氮磷比」是錯的,會造成問題的不是失衡,而是某些東西過高過低。特別是現在各種藥水吸附劑的普及化,NO3/PO4過低的狀況更是常見,而問題都是這樣造成的。有幾個理由。
第一,C : N : P比106:16:1,不是指大海海水中碳氮磷的比例,而是浮游植物體內這三種元素的比例,換算成NO3 : PO4之後,大約是23:1附近。我們的魚缸主要目的不是培養浮游植物,不然就不會使用蛋白這種很容易把它打掉的設備。我們要養的是珊瑚,所以這個浮游植物的比例應該沒那麼重要。
第二,你去查看看各大論壇養得好的缸,或各種每月一缸等等,NO3保持在5以上的還不少,甚至大於10的骨缸也不算少見。依比例,這些缸的PO4應該至少要有0.5才對。不過不要說0.5了,連大於0.1的都不多。換算成氮磷比,至少是100:1的程度。按這個理論,氮磷比遠遠失衡了,不過人家還是養到可以上每月一缸,也很少提到會亂長些有的沒的。
第三,在某大神氮磷比這個說法流行開之後,我有陣子很常留意在cmfish上說自己出問題的缸,比如長菌膜,長泥藻等等。仔細看這些被說是氮磷比失衡的,其中幾乎都有以兩種狀況之一:
1. NO3或PO4其中一項過低過高。而且有很多都是使用試劑測出來結果是無色很久,或PO4用hanna測,常常測到超低值
2. 不正常的餵食下使有機物太高
以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在PO4異常低,或有機物異常低時,藻相才會出現奇怪的狀況。我在PO4超低或有機物過高時容易出褐藻,有機物過低時看不到蛋白蟲、扁跳蝦等小生物。發生這些狀況時,覺得是哪個太低就升哪個,哪項太高就砍哪項,我認為這樣的操作會比堅持要維持比例簡單,也合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