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回覆,因為我想說每個過濾槽區應該都有他的一個設計值,在污水防治措施計畫來看有一個叫水質平衡圖,能帶大概了解水體濃度及流速應設計多大的設備以利達到理想之水質,所以才有這疑問..厭氧菌會談流速,是因為一般製造厭氧菌的方法是把水導到一個密閉空間裡(比如百米風管、厭氧槽、NO3化除器)等等,將流速放慢,讓水中溶氧被消耗掉。因為是密閉、單向的空間,溶氧被消耗後得不到補充,濃度會持續下降,降到某個濃度以下時,就能形成厭氧菌開始作用的狀態。
普通在流動中的水並不具備這種狀態,在開放空間中某個區域溶氧被稍微消耗掉時,其他區域的溶氧就馬上擴散過來,讓溶氧濃度平衡,所以不用特地談流速。
您好,謝謝您的經驗交流,在目前沒有數據可供參考情況下,在來就是有測試、體驗過的前輩交流讓我們少走重複冤枉路..!我的觀點及實驗經驗是,底缸部分的流速慢一點對於菌種及微生物,比較容易生長。
尤其有設置藻區在底部或是底部放活石培菌之類的,底缸流速要慢要緩流。
而主缸部分為了能夠充分含氧,大部分都會增加造浪或流速,但這也和表面積有關係。
另外一方面,老一輩使用滴流過濾方式,是最有效培養好氧菌的方式,只是水聲會比較大而已。
雖然與主題流量不同,但提供參考
其實以我目前讀到的資料來看單位面積所能行的硝化作用根本遠超多數水族玩家的想像其實強迫過濾在有限的空間下,或許能將效能提升至極致也不無可能,如果有足夠空間就如您所說的有沒有強迫過濾到無所謂吧,哈哈
你說的是mass balance。我不是污水處理專業,沒有很認真讀過污水處理流程。但印象中污水製程每個區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性,因此各種成份的濃度在各區會不同,在魚缸裡就不是這樣子。謝謝回覆,因為我想說每個過濾槽區應該都有他的一個設計值,在污水防治措施計畫來看有一個叫水質平衡圖,能帶大概了解水體濃度及流速應設計多大的設備以利達到理想之水質,所以才有這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