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缸設立到現在21天,目前利用污水生物槽概念(其實跟我們養殖方式設備一樣),共分為5槽,溢流槽(污水集中區),曝氣槽(生物菌生存條件,亦就是skimmer),生菌攪拌池讓附著中的養分均勻分佈,沈浸槽,厭氧槽。目前都在陪菌中。菌的來源:活石,天然海水(目前發現墾丁後灣水最好陪菌)
PH84_F_15_120213171902.JPG

PH84_F_15_120213171902_1.JPG

PH84_F_15_120213171902_2.JPG

PH84_F_15_120213171902_3.JPG

PH84_F_15_120213171902_4.JPG
 
最後編輯:
感謝大大的回應。其實污水生物槽的概念與各位大大所使用的設備理論基礎一樣,所以我的設備與各位的系統一樣。各位大大方可到科技園區生產廠的污水處理區看ㄧ下,處理方式不外乎藥劑處理或生物菌處理,只是我重視的方向在skimmer & 攪動 & 活石(生菌基本條件),初期將skimmer出水處放ㄧ張過濾綿,觀察是否短期內發黑及發臭,那表示主缸水已經死ㄋ,表示有機質過高,氧氣過少,要翻缸換水(全換)增加新活石,只要no3&po4降低表示菌已經成功附著,持續換水1/3,在開始培養厭氧菌,我正在培養中(用風管低流速,0.5cc/sec),對ㄋ活性碳可加速吸收有機質,但水po4ㄧ降低或少量3天換ㄧ次,要馬上丟棄否則後果.....以上適用於不想開大鈔的基本方式,不要心急,活石及天然海水基本快速模式。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