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文章在同雜誌Advanced Aquarist 2006/9~2007/5也有相關的說明
關於文中說到希望可以使用最低的光照強度來達到預期的效果,不希望因無止盡的追求高照度光源而造成浪費。其中提到的數據,1000瓦金屬鹵素燈或20,000 µmol·m²·sec都是目前市面上燈具不易達到的規模。
而文中提到關於光強的實驗及圖表顯示,發現即使光強到達800 µmol·m²·sec(部份綠色熒光蛋白是300 µmol·m²·sec),其螢光蛋白濃度仍未未有呈現增加率降低的現象。可知光強有必要到達300~700 µmol·m²·sec以上。
而20,000 µmol·m²·sec到底有多強? 這個光量子數已經大於赤道夏天中午海平面的日光強度。
而700 µmol·m²·sec到底多弱? 250W HQI距離60cm處的PAR值尚不足500 µmol·m²·sec,1呎大小 190W 的LED燈具PAR值也不超過500 µmol·m²·sec。
所以,我們知道文中所謂的不希望造成浪費,不希望太高照度的標準是仍要高於250W的HQI與190W的LED在2呎魚缸之中。不過這只是約略的比例,實際規格仍要參考各燈具的標識。
再則,其中特別指出許多螢光蛋白的吸收光譜是屬於寬帶的藍色光波段。如果我們就以為只要是藍光即可,那就又有所誤解。其藍色吸收光譜的強區域是界於470~500nm之間,而這一波段恰巧是royal blue和白光LED缺乏的波段...,不過也一樣會有效果的。因為吸收光譜是寬帶藍光,所以只是效果可能是10%或20%罷了!
另外,我們要注意,此文中所試驗的對象是鹿角珊瑚。其原生環境是1~10M深的海水中,而且水質偏清澈,所以其需求的光照自然要比較強。對於其他珊瑚種類則不適用。
最後,提到溫度、水流和PH值。溫度和PH值是大家都比較熟知的部分,足夠的水流強度卻是容易忽略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