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圖片來源:台灣醒報 實際入稿日期: 2013-07-03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魚類是否具有痛覺?這在學界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魚的腦部結構太小,無法與人類一樣具備感受痛覺的能力,只有鱒魚或極少數的魚,跟人類一樣有痛的反應,而魚被捕時掙扎的反應,是出於本能,無關痛覺。
美國懷俄明大學研究者發現,即使魚在具有意識情況下,並沒有與人類一樣能具備感受痛覺的反應,主因是魚類腦部太小,無法產生像人類的痛覺反應。至於一般魚被釣到或捕捉時出現掙扎行為,研究者羅斯則表示,「這是出於本能的反應。」
2003年一項研究曾指出,當魚嘴巴被餵食高酸溶液時,魚的嘴巴會快速抖動,而且呼吸速度變得相當快;在2009年,另一項研究也指出,魚經歷過痛苦經驗後,會馬上出現防衛或閃避行為,因此,魚類被發現具有「感受體」(nociceptor),也就是會向腦部傳遞訊息,並產生痛覺反應。
對於美國的研究結果,英國「釣魚者信託基金會」會長羅伊德表示,「釣魚人士本來就相當投入保護魚類資源,甚至更積極投入改善淡水與海洋環境。」不過,英國皇家動物防虐協會發言人則表示,「現在有很多的研究足夠讓我們相信,魚類是有痛覺的,這是我們目前保持的立場。」
懷俄明大學的研究結果認為,魚類擁有感受體,並不等於會有痛覺,魚會掙扎只是面對威脅而產生的自然反應,而且經過研究者仔細審閱過去研究資料後發現,只有極少數鱒魚及其他魚類,被發現有「 無髓鞘感覺神經」(C-fibres),因此能產生痛覺反應。
研究者俄林浩斯則表示,「我認為保護魚類這件事相當重要,但同時我也認為,開放釣魚以及尊重科學研究成果也一樣重要。」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Fish and Fisheries》期刊。
圖說:美國研究推翻了魚有痛覺的研究結論,根據研究者指出,魚的腦部結構太小,因此無法與人類一樣具備有感受痛覺的能力。(photo by musiclver05 in Flickr)
----------------------------------------------------------------------------------------------------------------------------------------------------------------------------------
如果需要幫魚手術,還是來個麻醉比較人道吧..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魚類是否具有痛覺?這在學界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魚的腦部結構太小,無法與人類一樣具備感受痛覺的能力,只有鱒魚或極少數的魚,跟人類一樣有痛的反應,而魚被捕時掙扎的反應,是出於本能,無關痛覺。
美國懷俄明大學研究者發現,即使魚在具有意識情況下,並沒有與人類一樣能具備感受痛覺的反應,主因是魚類腦部太小,無法產生像人類的痛覺反應。至於一般魚被釣到或捕捉時出現掙扎行為,研究者羅斯則表示,「這是出於本能的反應。」
2003年一項研究曾指出,當魚嘴巴被餵食高酸溶液時,魚的嘴巴會快速抖動,而且呼吸速度變得相當快;在2009年,另一項研究也指出,魚經歷過痛苦經驗後,會馬上出現防衛或閃避行為,因此,魚類被發現具有「感受體」(nociceptor),也就是會向腦部傳遞訊息,並產生痛覺反應。
對於美國的研究結果,英國「釣魚者信託基金會」會長羅伊德表示,「釣魚人士本來就相當投入保護魚類資源,甚至更積極投入改善淡水與海洋環境。」不過,英國皇家動物防虐協會發言人則表示,「現在有很多的研究足夠讓我們相信,魚類是有痛覺的,這是我們目前保持的立場。」
懷俄明大學的研究結果認為,魚類擁有感受體,並不等於會有痛覺,魚會掙扎只是面對威脅而產生的自然反應,而且經過研究者仔細審閱過去研究資料後發現,只有極少數鱒魚及其他魚類,被發現有「 無髓鞘感覺神經」(C-fibres),因此能產生痛覺反應。
研究者俄林浩斯則表示,「我認為保護魚類這件事相當重要,但同時我也認為,開放釣魚以及尊重科學研究成果也一樣重要。」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Fish and Fisheries》期刊。
圖說:美國研究推翻了魚有痛覺的研究結論,根據研究者指出,魚的腦部結構太小,因此無法與人類一樣具備有感受痛覺的能力。(photo by musiclver05 in Flickr)
----------------------------------------------------------------------------------------------------------------------------------------------------------------------------------
如果需要幫魚手術,還是來個麻醉比較人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