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七年都沒動過底缸濾材?也沒吸出底缸汙泥???

那我真是弄歹命的,這個越清兩次底缸每次都會死幾隻魚@@

而且弄好後水真的超濁的,一堆細菌原蟲跑出來傷害到魚了...

濾材沒動過
因為我底缸鈦管那一格
被我直接到入珊瑚骨
要清濾材的話,我會拿到瘋掉
乾脆不清了

不過第一格是放蛋白
有污泥,換水時還是會順便吸起來
 
如果是細菌性的話,換水的確有幫助
但不是最後主要清除混濁的因素
我是為了證明不是硝化菌大量死亡,而做不換水的實驗

如果是化學性的話
如鐵做的軸心
Fe --> Fe+3
Fe+3 + PO4-3 --> FePO4
這時候怎麼換水都沒用
需去除源頭(鐵)
才有辦法完全去除混濁

如果是物理性的話
換水其實幫助有限
需以物理性過濾
或改變表面電位,使顆粒凝聚

想請問
如果是產生大量異營菌,且硝化菌不夠多(強?),應該會遏止消化菌生長,是否整缸的水都會是機氮化物?

當然抓源頭是治本的方式沒錯
不過如果是緊急救急的話,換水是否可作急救的動作?
或是要將活體都移到備用缸,等水清才放回?

- - -
所以這次實驗的結果是因為異營菌大量繁殖嗎?
如果是的話,是否會因為這次事件後,更加強了缸內的硝化菌的強度了?


PS.結論是,久久翻缸一次,讓異營菌大量增生,再讓硝化菌大量作用,加強硝化菌強度!?
 
想請問
如果是產生大量異營菌,且硝化菌不夠多(強?),應該會遏止消化菌生長,是否整缸的水都會是機氮化物?

當然抓源頭是治本的方式沒錯
不過如果是緊急救急的話,換水是否可作急救的動作?
或是要將活體都移到備用缸,等水清才放回?

- - -
所以這次實驗的結果是因為異營菌大量繁殖嗎?
如果是的話,是否會因為這次事件後,更加強了缸內的硝化菌的強度了?


PS.結論是,久久翻缸一次,讓異營菌大量增生,再讓硝化菌大量作用,加強硝化菌強度!?

可以換水啊
可能要換大部分的水才看得到效果
以這樣大量菌種繁殖,對魚影響不大,可能對軟體就有影響了
如果備用缸最好畢竟任何變動都是有風險的


我自己常在測NO2
會發現在小缸(檢疫缸),濾材不多時有這種趨勢

餵食一樣的份量
餵飼料的時候
NO2幾乎不會上升
餵豐年蝦、蝦肉,隔兩天NO2就大於0.2ppm以上了
可能是飼料殘餘的C-N鍵以及C-P鍵的結構穩定
不容易被細菌分解成NH3
而蝦肉容易被分解成NH3

那麼以淤泥來說,容易分解的,相信細菌早就分解了
剩下是不容易分解的有機物
那麼這些有機物一旦大量在魚缸中
可能只會被異營菌利用,生成細胞
而不容易被分解成NH3

結果就是,缸中菌種大量生長
NH3沒生成,NO2也就不會爆紅了
也許要增加硝化菌
那麼也要等到,異營菌不被蛋白打出
大量死亡後,被分解才有可能生成NH3,進而強化硝化菌

但後半段的現象,在我的魚缸好像沒觀察到~~
 
我認為是碳氮比不同造成的,飼料的碳氮比 比較低,有足夠的碳就能讓異營菌拿來和成細胞,氨也能被利用就相對的剩餘的較少,所以硝化菌的氨負荷低自然no2也不大會升高,尤其是碳氮比很高的低蛋白飼料會最明顯.

而蝦肉蛋白質含量非常高,所以碳氮比很低,沒有足夠的碳可以合成細胞,所以氨剩餘量會比較大,這就是為何生餌的氨污染很高的主要原因...因為異營菌分解蛋白質的速率超高,這些瞬間升高的氨同樣的也會讓亞硝酸瞬間升高...

我用顯微鏡觀察過汙泥的主要成分是細菌,原蟲,線蟲,桎狀輪蟲,微型假殼生物,跟礦物質(無機物),這些汙泥微生物分解殘餌糞便的速度超非常驚人,最後都轉變成微生物與礦物質,我認為這些汙泥只要好好得找個某處沉澱不要在水中四處飄似乎就沒什麼害處,最怕的就是四處飄,飄久了魚就生病了...

所以要清理缸子最好不要有魚,先讓系統運轉一段時間後該沉澱的都沉澱了,水透徹了在放魚比較安全,其實傷害魚的根本不是氨或者亞硝酸,而是這些汙泥微生物,許多微生物都有纖毛且會游動,可以形成物理刺激讓魚去擦身,細菌的鞭毛也有黏附性沾染太多在傷口上抵抗力較弱的魚就容易感染了....當然強壯的魚是死不了啦.就算是短期的細菌感染過陣子也能靠自己自癒.
 
我認為是碳氮比不同造成的,飼料的碳氮比 比較低,有足夠的碳就能讓異營菌拿來和成細胞,氨也能被利用就相對的剩餘的較少,所以硝化菌的氨負荷低自然no2也不大會升高,尤其是碳氮比很高的低蛋白飼料會最明顯.

而蝦肉蛋白質含量非常高,所以碳氮比很低,沒有足夠的碳可以合成細胞,所以氨剩餘量會比較大,這就是為何生餌的氨污染很高的主要原因...因為異營菌分解蛋白質的速率超高,這些瞬間升高的氨同樣的也會讓亞硝酸瞬間升高...

我用顯微鏡觀察過汙泥的主要成分是細菌,原蟲,線蟲,桎狀輪蟲,微型假殼生物,跟礦物質(無機物),這些汙泥微生物分解殘餌糞便的速度超非常驚人,最後都轉變成微生物與礦物質,我認為這些汙泥只要好好得找個某處沉澱不要在水中四處飄似乎就沒什麼害處,最怕的就是四處飄,飄久了魚就生病了...

所以要清理缸子最好不要有魚,先讓系統運轉一段時間後該沉澱的都沉澱了,水透徹了在放魚比較安全,其實傷害魚的根本不是氨或者亞硝酸,而是這些汙泥微生物,許多微生物都有纖毛且會游動,可以形成物理刺激讓魚去擦身,細菌的鞭毛也有黏附性沾染太多在傷口上抵抗力較弱的魚就容易感染了....當然強壯的魚是死不了啦.就算是短期的細菌感染過陣子也能靠自己自癒.

實務的經驗雖重要 但還是需要理論的支持~
赤子的經驗談很值得參考.......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