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兄小馬大妳好..我在多年前有像你討教多層(5).想用來繁殖軟體.小魚....
可惜綠水養到黃掉......魚缸設計不良...維護不易..用1年就草草收兵.......
但是始終保持3尺缸3成層(上缸養魚下缸養軟體)..近來繁殖軟體小珍珠.花瓶.虎耳.木耳......有點成績.但維護不易.想請教你設計4尺/3-4層來繁殖軟體用簡易抽來做..
問題是:
1.如抽淤泥在後..看不到要如何抽.如作2側好嗎?
2.底缸入設厭氧區.藻缸的效果...順序是??
3.或是加個蛋白.用2次簡易抽.比較簡單..
4.有沒有簡易CP質最高的方法..
問題煩多.可以用電話連絡你嗎..謝謝.
你這缸已經是現成的活沙版簡易抽缸了小馬大 謝謝您的回覆
有關現成側濾改簡易抽的問題
因為我看我的現成側濾缸是如下所示
(此圖由Wenjy大的圖作修改 如有不妥 馬上刪除) 也謝謝wenjy大
是否
1.可不做任何更動 用浪板架高到下柵欄的高度 使存在集水區引流到污泥集中處?
2. 不要Wenjy大中的第二集中處有關西媽? (因為對現有側濾缸變動太大)
3. 或是要想辦法在主缸中作類似您的三角形玻璃加浪板作坡度 將污泥都導到下帳欄區?(我會撲砂)
不知我的問題是否清楚 再請小馬大解惑
水流和斜板由右至左,方向一致再補充一下,簡易抽的斜坡是由右而左,跟入水水流方向一致,請問這樣是不是可以獲得更好的淤泥集中效果呢? 淤泥集中在最左側的集中區後,再導入背側沉馬出水.....,請馬大提供一下看法...Thanks
這樣效果確實會更順暢喔
仔細看你圖,有發現很多細節你都考慮到了
將簡易抽有發揮到重點,而且針對自己需求作調整
真的用心的魚友喔~
若上視圖沉馬可以往右邊靠一點
左側的沉積區可以做整排延伸到最後,會更好
10cm高那片可做在沉馬區
到時沉馬區有可能會有一些次要的污泥
也可以在抽左側污泥時,順便抽一下
不客氣喔~==============================================
謝謝馬大回答.
主缸也設成簡易抽.在角落設置沉馬原意是要加強水流.
加強水流對生物也是有好處的
你這缸已經是現成的活沙版簡易抽缸了
有點好奇是在賣場買的,若是賣場賣的,簡易抽可能有量產了
還是接手魚友的
你的圖在下溢流的空間要加塑膠網喔
這一缸不用作任何修改了
可以採用裸缸 或薄沙缸 或厚活沙缸 任何一種均可
但若純養魚,建議採用前兩種
因為可能會有下藥的考量
軟體缸的話,三種都可選擇
濾材區若不方便diy斜板,也沒關係
濾材可能需要過一陣子就拿出來清洗一番
若是採用很低密度的魚口
清洗的時間可以延長1-2年左右再清即可
是還有一個作法,可以將污泥掃到最右側
在馬達的出水接一個分流到濾材區下方,往右邊沖
這樣也可將污泥帶至最右側
若你的沉馬架高一點,到時要抽污泥會比較好抽
水流和斜板由右至左,方向一致
這樣效果確實會更順暢喔
仔細看你圖,有發現很多細節你都考慮到了
將簡易抽有發揮到重點,而且針對自己需求作調整
真的用心的魚友喔~
若上視圖沉馬可以往右邊靠一點
左側的沉積區可以做整排延伸到最後,會更好
10cm高那片可做在沉馬區
到時沉馬區有可能會有一些次要的污泥
也可以在抽左側污泥時,順便抽一下
--->沉馬區要放兩顆EHEIM1262,可能沒有額外空間挪出給污泥區...
重新改版後,請馬大順便幫忙看一下設計 :
1. 主缸/副缸 : 共分為四區(主缸/溢流區/補水缸/配電區),主缸用10mm強化玻璃拉邊條,隔板用5mm一般玻璃,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1)上溢流區在右邊切 高5cm X 寬 2cm的溢流口,請問這樣的尺寸ok嗎? 斜切效果會不會比較好? 需要開
兩端溢流口嗎? 還是柵欄式的設計比較好? 請給一些建議......
(2) 隔板需要用黑玻璃嗎? 目前是打算在背部貼岩版...
2. 底缸區 :更改好的設計如下,外缸用8mm強化玻璃(不拉邊條),內隔板用5mm一般玻璃
3. 底缸濾材區(簡易抽) : 用8mm一般玻璃. 用三支三角板撐起 45cm x 45 cm之斜板... 總共用四支支撐架(寬5cm,高10cm),間隔剛好也是 5cm...支撐架會架在斜板出口處....
4. 配管圖 :如圖所示....
1.若純養魚,倒缸的原因大致有兩種,硬體問題不列入考慮1. 所謂簡易抽的好處是說, 它具備了抽底砂(培菌多)的好處 , 卻不用清底砂 , 因為污泥會到集污區 抽調就可以了, 所以系統相對穩定, 可以養比較多魚 或比較不會倒缸, 是媽?
2. 您說的"馬達的出水接一個分流到濾材區下方,往右邊沖" 是說接一個分流到主缸的左側下方,埋在浪版下 往右衝 協助水流與髒污進到下溢流的集污區, 是這樣媽?
謝謝
1.若純養魚,倒缸的原因大致有兩種,硬體問題不列入考慮
第一種是不小心帶病蟲菌入缸,又處理不好而倒缸
第二種就是缸內某處累積污泥太多,導致水質惡劣而倒缸
後者若只靠換水,幫助有限,要抽掉污泥才是根本的方法
還有病蟲菌特別喜歡污泥區,這樣繁殖速度非常快速
所以若缸內存在太多污泥的情形下爆發病蟲菌,這時即使下藥,但效果有限(壓不住)
以上兩種原因都有連帶關係的
所以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抽掉污泥,以除去這些不良因素
減輕硝化系統的負擔
若再多放珊瑚砂來培菌,可以強化系統的穩定度,當然就比較不會倒缸了
簡易抽的優點是,經過設計讓污泥集中在方便抽除的區域
在有空時,就可以簡易將污泥抽除掉
2.因為前文有提到,若你沒有辦法自行diy在濾材區下方加斜板(第二集中區的位置)
那才會建議出水的管子引一條小分流到原本斜板的位置,往右邊沖
以彌補沒有作斜板的不足
若有不清楚,再歡迎討論
這個照片看起來不像簡易抽捏Dear 小馬大:
很感謝您都不厭其煩的幫我們回答問題
我詳細的爬完你所設計的各類型的簡易抽 我發現我側濾剛的第一格 其實很像您所提到的其中一個簡易抽類型
這一種簡易抽 它的下溢流孔 不在缸底 而是距缸底有一段距離 就像我的側濾缸 如下
我的問題是:
如果撲薄砂在缸底, 溢流孔在其上方, 那麼可以有效的將淤泥都吸往過濾格的集污區媽?
主缸離溢流孔比較遠的地方 雜質應該還是會沉到沙子上吧, 所以這類的缸子/設計 是不是只是說盡量收集污泥而已, 還是有洗底砂的必要?
這個照片看起來不像簡易抽捏
簡易抽在過濾槽前面要有一個隔板
在這個隔板的下方會累積污泥,這個才是簡易抽
你的沒有隔板,也就沒有集污區
左邊那區封起來看不見,我想應該是標準的側濾缸
難怪你會說,要diy更改很麻煩
有一個蠻重要的事,你的缸子下溢流孔洞很小
養水草缸的水流很弱,這樣沒關係
若海水缸的水流,會強很多
恐怕會在這裏宣洩不及
建議一定要採低密度或是生態養殖(這種成功率最高)
若夏天,不要超過29度,也是可以養的很漂亮
主缸的部份最好採裸缸
有可能會在溢流區下方那邊會有累積污泥
到時再從這邊抽掉(裸缸比較好抽)
濾材區大顆珊瑚砂放滿一點,當培菌用
濾材區看是否能從左側拍個照
在配置上比較好建議
1.上溢流的孔只有除油膜的功能
作在白棉區這邊就好
另外2cm太寬可能小魚會流過去
只要0.5cm即可,不過我通常會用一片軟管塞住
平常餵浮性小顆粒較不會被流走
目測較多油膜時,再取下放行
所以這區高3cm,寬0.5cm即可
2.若打算黏岩板,就不用黑玻璃了
3.底缸外圍其實用5mm強化即可
4.好像沒有看到逆止閥,右邊還有配電區
莫非除了溢流區外,這兩區是沒有水的
圖看起來很詳細也ok 的
總之,想必你用了很多精神在畫設計圖阿
---> 多謝馬大指導......前溢流板 3 cm 會不會太接近缸的上緣呢? 我的後溢流板打算比前溢流板低2cm(如果這樣設計,後溢流板離上緣就有5cm...)....上溢流口太高,不知道會不會失去除油墨的效果呢?(還有溢水的風險...)
另外,如果上溢流口斜切 (1 cm x 5 cm) 不知效果會不會必較好,還是 1 cm x 3 cm?
副缸有左-配電區(無水),中-補水區(淡水自動補水用)還有右-溢流區...出水口挖三個,其中兩個從儲水區拉管出水入主缸,一個從溢流區出水(備用)...目前打算出水口不要太深,暫不使用逆止閥...不知馬大的建議為何? 這部份其實還在考慮當中....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