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確實如此,因爲對比過H&S和AB的,發覺大型蛋白如果能提供相當的反應高度,通過水流和氣泡相互沖擊及氣泡經過一段比較長的反應距離效率會大大提升,而且由於設計是進水口直接和落水槽的出水管連接,即水經過落水槽的過濾棉和滴流系統就進入蛋白質分離器,經過過濾后再進入底部缸的生物過濾系統,可以大大減少產生NO2、NO3的污染源。其實大部分的蛋白質分離器的設計原理都差不多的,要麽通過高度,要麽通過管徑來提高過濾量,共通點都在如何能提供充足的氣流量和制造大小適中的氣泡。在大陸由於1408頭和針葉馬達(除了伊罕的)都很難找到,所以就用這種方式處理,這是我第五個分离器了,終于成功,累死我了,LH差點沒跟我翻臉,呵呵。下面引用由COB在 2004/03/23 09:09pm 發表的內容:
mavrick 兄所做出的DIY SKIMMER
真的是巧奪天工耶
我猜想造泡和設計上應該是參考AB TURBOFLOTOR 5000 TWIN
的吧...c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