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以高消耗的純鈣反缸來說,加kalk前pH頂峰僅7.8我認為也是很算是非常低的狀況了。若不是環境問題的話基本上代表你缸子的氣體交換不太夠。
另外在拉高pH後生物是否有什麼顯著的反應呢?若沒什麼差異的話直接無視或許也是個選擇。
但若之後消耗量增加,繼續提升鈣反輸出的確又有可能讓pH掉回去,這時可能就需要新增其他補充手段了。
消耗量的話可以透過測量鈣反出水KH來計算。
假設你的缸子是1000L、原始KH為8dKH、鈣反出水KH為30dKH,每天36L的出水量可提升約0.8dKH,而每天7.2L的kalk則同樣亦補充約0.8dKH,所以這個case下每日會消耗約1.6dKH。
*鈣反補充量(可自行帶入實際數值)=缸內KH×(缸子水量−鈣反每日出水)÷缸子水量+鈣反KH×鈣反每日出水÷缸子水量-缸內KH